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0 10:00:10| 人氣5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諸葛心中有寧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小時候,還沒有電腦的時代,日子好像單純些,可以看見大人拿把椅子坐在門口或樹下,還有小孩從水缸裡撈出他們等了半天的西瓜,終於涼透了,即將分到一片鮮肥的紅果肉。當午後微風吹過殘餘的瓜皮,那股清香穿透樹上的蟬鳴,就這樣隨便躺在長條板凳上,不知道自己正在享受那個好像可持持續到永遠的平靜。

然後,小孩子們和稻田上的米粒一樣長大,我也到台北市讀書,讀了很多年,然後又出國,然後忙忙碌碌。現在。每天要接觸與快速吸收很多訊息,還要關心很多事,沒時間肖想什麼平靜的田園生活,除非是每年一次的度假--還得費盡心力去規劃。

人,也許本性是好動的,好動、好玩,然後惹一堆麻煩,在這樣的慣性生活中,離開那種原先的寧靜無憂愈來愈遠,想要拉一下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不過,總是會有這樣的時候,你會想喘口氣,想一個人孤獨一下。

以下這篇文章,雖然不是很酷炫,但在某種程度上傳達了傳統的人生觀中的美,悠悠遠遠的,讓我們的心弦動一下。



非淡泊無以明志 非寧靜無以致遠
 
作者﹕貫明
 
 
 
人生的旅程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在面對挫折與苦難時,如果想保持一份豁達的情懷,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就需要有一種博大的胸襟和非凡的氣度。一般人非常看重個人利益的得失,因此就很難控制自己的七情六欲,只能在情天恨海中隨波逐流。而修煉人則能把名利情色看得很淡,也能做到寬容忍讓,其胸襟和氣度 自然遠在一般人之上。寧靜致遠則是一種更高的精神境界,它不是通過外界的環境或外力來改變自身的心靈狀態,而是用內心的寧靜來豐富自身的想像力。在紅塵濁世中通過修養自己的心靈使其達到平淡祥和的境界,就如蚌之含砂,在孤獨與痛苦中孕育著璀璨的明珠。因此,我認為一個人在最寧靜時刻的思維,就是他的靈魂昇華後最珍貴的思想結晶。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兩句名言出於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簡單樸素,才能顯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熱鬧,心境安寧清靜,才能達到遠大目標。諸葛亮在《誡子書》的開篇便諄諄告誡他的子弟,要「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也就是要保持清心寡欲,以成就高尚的道德情操。「淡泊明志」,可使人品味人生,領略人生,頓悟人生;「寧靜致遠」,讓人潛心修煉,心如靜水,胸襟開闊,天人合一,達到物我兩忘的「空靈」境界。

寧靜對於人而言,是一種高貴的形式,真正的寧靜,屬於內心充滿力量的人,任何時候,任何惡劣的環境中,他只會徹底地反省自己,不會把別人當成意識型態及個人利害方面的敵人。一個內心充滿力量的人,也極少滋生別人打敗自己的仇怨。

心靈的寧靜,能與宇宙時空中無窮無盡的能量連接在一起,潛移默化地使人的靈魂昇華,會把一切美好的東西變得永遠充滿神秘色彩。為了放淡自己的各種欲望,我習慣在孤燈夜靜的書案前,頭靠著鬆軟的椅背,輕輕地合上疲憊的眼睛,閉目養神,忘記自己,忘記世上困擾人的一切。 在寧靜中,我的生命變得猶如滿天的輕風細雨那樣悠長、清澈、溫和,緩緩的逍遙於宇宙時空之中……

一個人要想消除心靈的煩惱,寧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珍愛生命,就必須修心養性。人總有一天會走到生命的終點,金錢散盡,一切都如過眼雲煙,只有精神長存世間,所以人生的追求應該是一種境界。在紛紛擾擾的世界上,心靈當似不動的高山,安貧樂道;不能像水中的雜草,隨波逐流。居住在鬧市,在嘈雜的環境之中,不必關閉門窗,任它潮起潮落,風來浪湧,我自 悠然如局外之人,沒有什麼能改變心中的寧靜。身在紅塵中,而心早已出世,在白雲之上。

人生的煩惱來自於非分的欲望,種種誘惑使人心中的明月蒙塵。淡泊明志,寧靜致遠,這兩句話包含了極其高深的修心養性之道。修養心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值得用一生去琢磨。



 

台長: 無遮,小光,一休
人氣(5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生活/小故事 |
此分類下一篇:西藏組圖
此分類上一篇:一塊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