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2-24 22:32:20| 人氣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猝死可以預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猝死可以預防

資料來源:

台視文化公司出版

常春月刊2010年12月號(VOL.333)

諮詢專家/ 黃瑞仁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甚至是猝死,其實不難。除了飲食控制之外,戒菸、多運動、定期檢查三高指數等,不僅可以及早揪出不利心血管疾病的因子,對於整體的健康也有幫助。

 

 關於猝死的原因,尤其是心因性的猝死,整體而言有4大危險因子,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醫師黃瑞仁稱之為「危及心臟血管的四大寇」,也就大家所熟知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這些造成身體動脈硬化的壞分子,除了抽菸之外,分別是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也就是大家常聽到的「三高」。

 

 由這些危險因子可以得知,要預防心臟血管疾病,甚至猝死,飲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現代人的飲食方式由於熱量普遍過高、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新鮮蔬果攝取不足等,再加上抽菸、運動量不足等生活習慣的問題,不僅對心血管疾病不利,甚至對於整體的健康而言都會造成傷害。因此,掌握以下原則,做好自我健康管理,猝死是可以預防的。

 

1、戒菸

根據研究指出,戒菸的成功與否,戒菸者的意志力是相當重要的,完全就在於吸菸者有沒有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情,如果戒菸者能下定決心,那麼戒菸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

 

2、每3個月測量1次血壓

 如果是無症狀或無家族病史(無遺傳體質)的人,在血壓的方面,平日惟有定期的測量才是最好的預防策略,至於多久測量1次?目前國際上並沒有特別的建議,不過至少每3個月左右測量1次,以便了解自己的血壓狀況。

 

 因為高血壓、高血糖這類的慢性病,幾乎是完全沒有症狀的,來的時候通常是無預警。如果發現收縮壓超過140mmHg、舒張壓超過90 mmHg,那麼就符合了高血壓的定義,就要去就醫了。

 

3、定期追蹤血糖值

 血糖方面的測量就比較複雜,如果想要得知血糖的高低,可由2種檢測的方式得知:

●測量空腹的血糖值:
    如果本身沒有糖尿病的家族遺傳,至少要做空腹血糖的檢測。

●測量飯後2個小時的血糖值:
 在學理上,飯後2小時的血糖測量值,比較能夠及早測知是否有高血糖的問題;但是實務上,飯後血糖的測量較不方便,有其不便利性。

 

 如果完全無症狀,沒有家族遺傳,至少要知道空腹血糖的情形,若擔心自己有糖尿病的問題,至少每3年要做1次飯後2小時的血糖檢測,這樣便能提早一步知道自己是否有糖尿病的傾向,或者是對於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所謂的「葡萄糖耐受性不良」所指的是已經快要變成糖尿病,但還沒有到達糖尿病的程度,但有必要開始加以注意。

 

4、定期抽血驗血脂

 空腹抽血檢查,就可得知膽固醇和血脂肪的指數,如果沒有症狀且無家族病史,建議每3年做1次檢查。

 

 從預防醫學的角度而言,定期了解猝死的危險因子是有其必要的。一旦發現有心血管疾病的徵兆,如果已經改變了不良的生活習慣,並定期2至3個月進行追蹤之後,還是沒有太大的改善時,就應該和醫師配合服用藥物加以控制。

 

5、遵從四低飲食

●低鹽:
很多研究報告證實,如果吃得太鹹,就容易罹患高血壓,所以想要預  防高血壓,在飲食上當然是要低鹽、口味不要過重;一旦發現有高血壓的傾向,就必須更要特別小心,講求低鹽的飲食。

 

●低油:
在飲食的建議上,黃瑞仁表示,油炸的食物要忌口,少吃為宜;因此,多吃青菜水果很重要,而且在烹調上最好只要汆燙一下就好,盡量不要加太多油,以清淡為原則。此外,特別提醒吃素的族群,由於素食在調理上有時為了讓口味比較好,會添加比較多的油,有研究顯示,吃素的人三酸甘油脂會偏高,所以要多加注意。

 

●低膽固醇:
大家都以為膽固醇會受到食物的影響會很大,其實不然。事實上,食物影響膽固醇大約20%左右,80%其實是遺傳因子早已註定的,不過在食物的選擇上,高膽固醇的食物還是應該盡量避免。所謂的高膽固醇食物,包括腦、脊椎(如龍髓湯等)、有殼的海鮮(如龍蝦、螃蟹、蛤蜊等)等,都是高膽固醇的食物,因此,這些食物千萬不要攝取過量。

 

●低糖: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的患者不能吃得太甜,吃得過甜容易導致血糖的上升;此外,黃瑞仁特別提到,吃了太甜的食物,在體內容易轉化成為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血脂肪同時也就容易增加。

 

 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是一種由三個脂肪酸分子與一個甘油分子酯化組成的化合物,是由碳水化合物合成並貯存於動物脂肪細胞內的中性脂肪,當血液中的中性脂肪過多時,就會和膽固醇一樣,形成動脈硬化性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太甜的食物不要吃太多。

 

6、適當的運動

 國人在生活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習慣病,其實還包含了運動量的不足。黃瑞仁指出:「一般建議的運動量,每週至少要維持5天的運動,每天運動30分鐘以上;如果沒辦法維持5天的運動時間,那麼每週至少要達到150分鐘以上。」

 

 而每1次運動的強度,最好可以達到心跳速率每分鐘110跳至130跳,所謂1次的運動,指的是至少要持續10分鐘以上,而且心跳要達到每分鐘110跳以上,如此才定義為運動。所以,像是去逛街Shopping並不能算是運動,因為逛街通常都是慢慢逛,心跳又不會增加;另外,像是打高爾夫球也不能算是運動,因為打高爾夫球,心跳不會達到每分鐘110跳以上。醫師建議大家,包括快走、慢跑、騎單車、游泳等運動,都是很理想的運動。

 

 此外,醫師並不建議那些已經有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進行一些挑戰自我體能極限的運動。因此,在運動的強度上,只要達到最大的心跳110跳至130跳即可,絕對不建議挑戰體能極限的運動,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7、藥物的控制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心因性猝死的預防,是可以採取服用藥物加以控制與預防。針對高血壓、心臟病發作、腦中風、血管性死亡或心血管性死亡等事件發生的藥物,目前都有很好的藥物可以控制。像抗凝血劑(warfarin)、保栓通(Plavix)、阿斯匹靈(Aspirin)等藥物,都是用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常見藥物。

 

 而在藥物的選擇與使用上,最重要的就是要讓病患服用之後,沒有不適感和副作用,因為一旦服用之後有副作用,病患就無法長期的服用藥物,因而降低了療效。由於這類慢性病的治療目標是長期性的,醫師的責任就是必須依照每位病人對於藥物的不同反應,做出最好的用藥選擇,如此病患才會願意長期服用藥物,也才能提高服藥的順從性。

 

8、要有正確的觀念

 這些生活習慣病的慢性病病患,必須要建立一個正確的觀念,就是千萬不能以有沒有症狀來作為疾病是否得到良好控制的依據。黃瑞仁進一步表示,要知道血壓有沒有控制好,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定期量測血壓,才能知道血壓控制得好不好。

 

 血糖的道理也是一樣的,不能說完全沒有不舒服,就代表血糖控制得很好,這是完全不對的;必須靠定期的量測空腹和飯後2小時的血糖得知;而高膽固醇也是完全沒有症狀的,惟有定期的抽血檢驗才能知道。

運動強度如何掌握?
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運動強度,可利用下面公式來計算:

(1)、先利用年齡來推算最大心跳估計?公式為:220─年齡=最大心跳率(次/分鐘)

 

(2)、再利用最大心跳率,來推算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運動強度,公式為:最大心跳率(次 /分鐘)×運動強度70±6%=最低至最高達成心跳率(次/分鐘)

 

如有益50歲年齡心血管健康的運動強度為:(220-50) 70 ± 6%=109~129(次/分鐘)

 

 


台長: 柚子
人氣(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醫學知識 |
此分類下一篇:猝死前,身體發出哪些警訊?
此分類上一篇:眼前一亮 走入睛彩人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