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30 02:32:24| 人氣2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第一稿!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兒童社會情緒障礙 亞斯柏格症


王韻齡/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

早期療育中心臨床心理師


David(化名),五歲小男孩,有張嚴肅的臉,在學校從不主動找其他孩子,任何創造性遊戲都獨自一人,但如果有人要找他玩,他有時也會加入,但是為了想玩那台小車子。他常用很大的聲音,回答他早已經知道答案的問題,也在教室製造噪音,卻沒發現已經影響同學。

媽媽發現他有一些不尋常的狀況,像迷戀冷氣機上顯示的數字,有公式性或儀式化行為,像開關燈、機械性地拆解玩具,事情一定得按照自己的順序,像是用特定的方式把湯匙、碗、杯子在桌上排好,晚上一定要看「獅子王」錄影帶才上床。

Kevin(化名),八歲男生,喜歡重複玩同一盤棋,是個被動的小孩,已經讀到二年級,仍不知道隔壁同學的名字。

他很希望加入別人的遊戲,但只抓著同學衣服,沒有開口。大部分同學不和他互動,有些同學對他很壞,要他舔廁所地板,他也覺得沒什麼不對。他常有奇怪的臉部表情,通常和當時的情境無關,他不太知道自己的行為和別人感受有關,像絆倒弟弟,卻只注意弟弟的頭撞到地上發生什麼事。和同學相比,他的閱讀和拼字相當好,但理解很差。

Jason(化名),十歲,之前的學校認為他是問題學生,所以請他轉學。他想要有朋友,但常用推或踢接近其他孩子,方法笨拙,讓人受驚、不愉快。他常覺得自己是全班笑柄,總覺得有人會找他麻煩,而且反應過度。在課堂上他很難了解老師所下的指令,也對遊戲規則感到困難,他緊張但無法表達感受,有時還會冒出和當時情境無關的一句話。

以上這些皆是疑似亞斯柏格症(Asperger)的個案。亞斯柏格症開始受到注意,是1944年亞斯柏格醫生報告四位有社交互動缺失(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的男孩案例,1993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正式承認。

這類個案通常是在兩歲左右逐漸出現社會情緒障礙和人際互動異常,極度自我中心、缺乏同情心、講話像學者、常對某事物有執著且特殊喜好。他們喜歡自己獨處,對個人空間有強烈自主性,如果其他人太靠近會有不舒服的感覺。

從事的遊戲大多是機械性活動,像組合、拆解,內容缺乏彈性。努力想社會化但經常受挫,而且由於眼睛不太看人,對於一般人都能理解的社會訊息感到極大困難,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

他們懂的單字和詞很多,但溝通卻有困難,像是不太會用適當的音量,或在適當時機提出要求,內容大多集中在他們喜愛的主題,而且千篇一律。他們不易了解笑話,有壓力時,溝通品質明顯退步。

雖然這類的小孩有社會情緒和人際互動的困難,但也有很多優勢能力,他們可以十分專注於有興趣的事物,不易分心;有的對於字詞具有很好的記憶能力;在某些科學領域上有著高深的知識。

如何協助這類小孩?一方面可至有開社會情緒課程的醫院接受專業協助,或家長可利用一些日常的具體事物、圖像或實際演練的方式引導。

例如,可以利用繪本或故事書,引導其進入故事中的社會情境,以故事教導小朋友,像是書中人物如何表達情緒?如何解決問題?故事中的人物怎麼跟別人交朋友?朋友的重要性是什麼?甚至可以反過來詢問他,如果你是某某某你會怎麼感覺呢?會怎麼做呢?從中學習情緒表達、同理心及問題解決的能力。

平時在家,家長應以開放傾聽的態度,鼓勵小孩說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在學校發生的事情,若小孩遭到挫折或被同學欺負,也不要有太大的情緒反應,除了傾聽,也可以和小孩一起討論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式。

對於固執性較強的小孩,家長曾允諾要做什麼事卻不得已更改時,應提早跟小孩說,並提出解決方法,避免引發太大的情緒反彈。此外,平時可利用機會教導小孩事情的多面樣,A看到的不一定就是B看到的,增加其彈性思考的能力。


【2005-01-24/聯合報/E4版/健康】


回標題頁







本頁為 2/2 筆

其他新聞





關於udndata | 請來信 | 聯合報系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圖文轉載授權 | 行銷業務


著作權所有、轉載必究

台長: lilien
人氣(2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