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6-18 15:51:18| 人氣391|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影偶的製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皮影戲的戲偶,可稱為影偶,影偶的製作,原以紙為材,後改用皮革。宋吳自牧的【夢梁錄】卷二十記載:「 更有弄影戲者,元汴京初以素紙雕簇,自後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裝飾,不致損壞。」

台灣的影偶製作技術自大陸傳入,影偶多半由演師依據傳統造形仿製,製作過程頗為複雜,一般可分為五個階段:

a010.jpg (26958 bytes)  

(一) 刮皮

    牛皮,驢皮和羊皮均可,其中羊皮毛細管多且粗不適雕刻;牛皮則太硬;以驢皮為最佳,但台灣不產驢,均用牛皮。選用小牛皮,將其泡入水中三四天,取出刮一刮後再泡,如此四次,刮到最薄為止,然後曬乾。

(二) 刻製

       按照要刻的人物道具,把藍圖放在皮下,用鋼針畫出周圍的輪廊線,用雕刀依輪廓線分別割成小塊,再泡入涼水中,直到濕度適中時,取出陰乾,用棗木刀用力磨擦使之光亮,用尖筆畫出藍圖中所有的線紋及點眼,鋪在濕布條裡,雕刻時較省力,細雕出眼、鼻、囗、頭髮和衣棠,刻完後用木板壓平。

(三) 染色

    在刻好壓平的影偶上著色,主要的顏色有黑色、綠色、紅色、黃色以及黃銀色;著色分為濃與淡兩部,染時,兩面都要染色,如此才能顯出影偶的艷麗。

上色時特別要注意影偶在燈光下的效果。

(四) 熨燙 

    色完成後,先令其陰乾,然後用木板壓平,再熨燙,使影偶服貼光潔,熨燙時溫度不宜太高,否則會變色,燙好後用紙夾起來以保持平整,然後塗以桐油,就成半透明的影偶。

(五) 定綴

    影偶人物的構成分 : 頭部、身軀和四肢 (腕、手臂、腿) 等部份。雕製時,是影偶的部份與部份分開製造的,因此,製完後需將影偶的各部份縫綴起來。一般影偶的身軀呈袋形,以便嵌入頭部,增加人物造形。其他部份結合處穿孔、用線定綴,每定一處兩面各打一桔,用刀柄壓平,如此,則綴成影偶,能運作自如了。

(六)裝桿

     偶中裝桿的有影人、動物和小部份的道具。裝桿是便於演出時操作,一般影偶裝兩桿,一根固定在身部,另一在腕部。唯一裝三支桿子的只有文弱婀娜的女子,一支裝在胸前,雙手各扣一支。操演時就能做出各種動作。

    上述是台灣民間藝人製作影偶通常的方法和用材,並不代表其他地區,因民間藝人最會就便使用,他們不曾死死板板的守著某些材料方法而去捨近就遠。影偶要雕得好,最難的是線條的美。在小小一塊皮上,要使無數緊密聯繫的線連綿不斷,毫不勉強,那份刀工,即便對職業雕刻家也是種艱難的考驗。雕刻皮影是平面上的製作,要給人強烈的立體感。畫面結構適當,空白疏密虛實都有事先的設計。影偶的頭是製作中創作性最高的部份,眼睛、鼻子、眉子、嘴唇都經過誇張,而組合出一張張不同的面孔,簡單的線條,清晰,分出好人、壞人、老少長幼。

    一般影偶高度約在八寸與一尺之間,以平面側身呈現,一般以「立七、坐五、蹲三、四指遮半天,兩足佔一肩」 的比例製作,但較大陸影偶略小,因出於台灣的地理風格。小影人在鄉間演出,觀眾不多,小手小腳便可饜足他們的觀賞。而在造形上大陸影偶直線較多,顯得簡單、明晰和嚴肅。台灣影偶曲線較多,顯得溫和柔順,各有所長。


 

  OK!這就是我們的報告

                           15號製作

台長: 泖迷
人氣(391)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皮影戲呀! |
此分類下一篇:中國傳統皮影戲
此分類上一篇:皮影戲的起源與發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