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17 12:00:02| 人氣30|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孩子不聽話怎麽辦?4個心理學效應,讓家長體驗教育中的智慧

軒軒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但卻讓軒軒媽非常頭疼,因為之前那個乖孩子不見了,現在的軒軒,變得既叛逆又不聽話,吃飯時間不好好吃飯,被媽媽說了兩句後,就直接把筷子壹扔,不吃了;媽媽晚上不讓他玩手機,催他快點睡覺,他居然把手機都給扔在地上;媽媽很多次讓他不要在公共場所到處亂跑,美國黑金他就是不聽,還差點跑丟壹次……害得媽媽不得不對他更加嚴格,壹天至少要吼好幾次,傷身又傷神。

 

 

其實,孩子壹開始的不聽話,也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不聽話”,而只是壹種嘗試而已,如果父母矯枉過正的話,才會演變成真正的不聽話。那麽,孩子不聽話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壹、孩子不聽話有哪些原因?

 

1、父母忽視了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兩歲以後,自我意識就會開始發展,運動能力也大大的提升,這個時候的孩子,會意識到“自我”的力量,對什麽都好奇,所以什麽事情都想去嘗試壹番,比如這裏摸摸,那裏碰碰,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這種“好奇心”,對孩子嚴加指責,甚至訓斥打罵的話,就會引起孩子的不滿,從而越來越不聽話。

 

 

2、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父母總以為孩子還小,不懂事,所以從來不給他們表達意見的機會,不管孩子是做對了事情還是做錯了事情,都不給他們表達感受的機會,而是盲目的實施獎懲措施,壹切以“我覺得應該怎樣”出發,必利勁而不是問孩子感覺如何,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自己受到了輕視,也不願意與父母溝通,對於父母說的話,更不願意去聽,於是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3、父母沒有給孩子選擇權

 

父母喜歡為孩子規劃好壹切,比如什麽時候起床,什麽時候睡覺,都是強制規定的,從來沒有問孩子的意見;再比如給孩子報興趣班,只是看哪些類別對孩子的將來發展有幫助,而不是讓孩子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久而久之,會令孩子產生挫折感,失去學習的興趣,變得越來越不聽話。

 

 

其實,“不聽話”和“叛逆”是每個孩子都要經歷的過程,如果父母不能正確對待,用壹些錯誤的方式來矯正的話,就有可能培養出真正難以管教的孩子!

 

二、面對孩子不聽話時,家長容易陷入哪些誤區?

 

1、對孩子進行嚴厲打擊

 

有的父母在面對孩子不聽話時,想通過“壓迫”的方式來使他們臣服,有的是直接打罵,打到孩子求饒為止;有的是把孩子關黑屋,讓他們恐懼得連連求饒;還有的是在寒冬季節讓孩子在外面受凍,必利吉或是在酷暑之際讓孩子暴曬太陽……所有這些嚴厲懲罰的手段,不但不能改正孩子的不聽話,反而會讓他們留下心理陰影,關上跟父母交流的大門。

 

 

2、嘮嘮叨叨反復說教

 

有的父母喜歡抓住孩子的壹點小錯誤反復說教,並且還特別喜歡翻舊賬,比如孩子回來得晚了壹點,就開啟了唐僧念經模式:“跟妳說了多少遍了,必須要按時回家,妳聽過玩物喪誌嗎?聽過因為晚回家而被拐走的例子嗎……”說得沒完沒了,並且以前還說過很多遍,孩子根本就壹個字都聽不進去,他會很反感的想:“我不就是晚回來了壹點點嗎?這樣沒完沒了的說,我更不想回家了。”於是,父母不但沒有換回壹個聽話的孩子,反而把孩子越推越遠。

 

3、對孩子實行冷暴力

 

有的父母因為孩子不聽話,就實施了冷暴力措施,讓孩子在家中感覺自己跟透明的壹樣,孩子要開家長會,不去;孩子班上組織活動,不去;孩子想問父母壹個問題,不理……這樣的措施雖然可以讓孩子長教訓,犀利士但卻讓他們失去了安全感,性格也會變得冷漠。

 

 

總之,有智慧的父母,面對孩子不聽話時,是不會使用上面三種錯誤措施的,他們會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有技巧地引導孩子變得聽話,這就需要運用到下面4個心理學效應。

 

三、4個心理學效應,讓家長體驗教育中的智慧

 

1、“超限效應”

 

什麽叫超限效應?就是指傾訴者不厭其煩的強調壹個東西,結果卻引起了傾聽者的不耐煩或逆反心理。

 

在家教中,如果孩子有壹次考得不理想,父母說了他壹次,他會覺得愧疚,但如果孩子犯了其他錯誤,父母又把成績的這事拿出來炒現飯,三番五次的說教和嘮叨的話,孩子就會從壹開始的愧疚心理,演變成反感和討厭,壹旦被逼急了,就會出現逆反心理:“我就是要考不好”、“我就是要氣妳們”。久而久之,妳就將收獲壹個不聽話的孩子。

 

 

2、“德西效應”

 

什麽是德西效應?就是壹個叫德西的人做的壹個實驗:有A組和B組兩組同齡的學生,因為同樣的興趣愛好,參與了難題解答比賽。在比賽中途,德西對A組的同學說,只要他們答對壹題,德國必邦就能領到1美元,但是卻沒有對B組的同學說,結果後來,他發現沒有物質獎勵刺激的B組同學,對解題的積極性遠遠大於A組同學。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當妳用錯誤的方式去激勵孩子時,反而會減少孩子的內在動力。在家教中同樣如此,如果孩子不吃飯或是不學習,父母用各種物質去刺激他的話,他可能會馬上完成,但卻失去了內在的動力,以後甚至會以這些來要挾父母;如果父母是直接講吃飯和學習對孩子自己的好處的話,他則有了自身的動力。

 

3、“南風效應”

 

什麽是南風效應?就是壹個寓言故事:北風和南風想看看誰的威力更大,能讓行人把身上的衣服脫掉。北風想把行人的衣服吹掉,結果北風刺骨,行人為了保暖,反而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吹得很舒服,行人覺得暖和,開始解開紐扣脫下衣服,享受著微風徐來。

 

在家教中同樣如此,如果父母用傷人的話語來對待孩子的話,孩子更加不願意去服從,內心也會更加反抗;如果父母用溫和有耐心的語調去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如沐春風的話,孩子也更願意打開內心,去接受父母的意見。

 

4、“標簽效應”

 

什麽是標簽效應?簡單壹點的說法,就是指人的身上壹旦被貼上某種標簽,就會不自覺往那個標簽的方向去發展。

 

在家教中,父母壹定要摒棄給孩子貼負面標簽,而是多貼正面標簽。比如孩子做作業很認真,父母可以給他貼上“認真”的標簽,孩子心理也會很高興,威爾剛覺得自己得到了認可,從此會更加認真學習。靈活運用“標簽效應”,強化孩子好的行為,淡化孩子不好的行為,孩子將會變得更加積極與正面。

 

 

總之,孩子不聽話並非是孩子的錯,而是父母不正確的教育方式造成的,要教育好孩子,壹定要尊重孩子的成長規律、把他們當獨立的生命個體,靈活運用這4個心理學效應,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

更多貼文分享請點擊進入 https://www.twyaoju.com

台長: larissaris321
人氣(3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