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8-04-01 08:44:59| 人氣27| 回應0 | 上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有老北京風味的地方 竟然不是天橋、前門、大柵欄

最有老北京風味的地方 竟然不是天橋、前門、大柵欄

地安門,俗稱後門,是明清時期皇城的北門,位於景山以北,鼓樓以南。北京城門有內城九門,外城七門,皇城四門,皇城其他三門,宮城四門,現代城門等。北京舊城有“內九外七皇城四”之說,地安門就是皇城四門之一,與它相對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天安門。

站在景山上北望北京的中軸線,近處是壽皇殿,中間是地安門,遠處是鼓樓。攝於1910年代。

站在鼓樓上南望中軸線,遠處是景山,中間是地安門,畫面右側是北海。攝於1920年代。

解放前的鼓樓外的護城河,遠處依稀可見安定門箭樓。從這張圖片可見當時北京市政疏於管理,滿目蕭索。

1954年,地安門還行車視野輔助系統沒有拆。李晞攝

1951年舉傢搬來北京的秋葉,就住在地安門內,走路去地安門隻要五六分鐘。對於地安門,她有一種特殊的感情:

地安門,北京的老百姓多稱之為“後門”,如今,這個詞當地名用也隻有真正的老北京才知道瞭。

雖說,它也是皇傢宮殿的一個組成部分,可是因為不在前臉兒上,加上清末民國的年月裡國力衰落,斷瞭經常的維修,所以顯得格外破敗,琉璃瓦的屋頂上長著一叢叢的荒草;粗大的門柱,紅漆早已剝落,木紋如青筋裸露,和在它兩廊下棲身的乞丐一樣蓬頭垢面的。

地安門盡管破舊,但建築的體量很偉岸,因為頂子高大,走在門洞裡時,人聲,車聲都有回音,格外響亮。夏天,門洞裡穿超越智慧財產權事務所|商標申請|台中商標申請|台中商標申請流程|台中商標註冊|台中商標註冊推薦堂風習習吹過,走過的行人頓時感到一陣清涼,而且是避雨的好去處。

冬天,門洞裡就不帝寶產後護理之家|台中產後護理之家|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台中產後護理中心|台中產後護理中心推薦是什麼好地方瞭,北京的冬天老刮西北風,冷風吹過門洞,比外面要大好幾級。頂風走過門洞,躬身縮脖,好像是過道關卡。

地安門最美的時候是在雪天,下雪的時候,世界顯得寂靜無聲,連路過的行人車輛似乎都會斂聲屏氣。大雪撫平瞭屋頂的茅草,在灰暗的天幕襯托下勾勒出宮廷建築特有的,剛勁而又優雅的曲線,在氤氳的氣霧中,地安門的氣勢陡然顯現,平和、端莊,大氣、大度。

1954年,由於阻礙交通,地安門被拆除。秋葉每次回到地安門時,看見一片白地,心裡總覺得空瞭一塊。這種感覺大概隻有經過、見過老北京的人,才會有體會。

地安門雁翅樓中國書店。

雁翅樓中國書店的店員正在整理書籍。孫戉攝

雁翅樓中國書店24小時不打烊,成瞭讀者的好去處。孫戉攝優美環保科技工程-靜電機安裝實例,靜電除油煙機安裝實例,靜電油煙處理機安裝實例

1950年代,與地安門同時拆除的還有地安門內雁翅樓。北京皇城的雁翅樓,其實有四座,除瞭地安門內的雁翅樓,故宮午門東西也有兩座雁翅門。

雁翅樓始建於1420年,位於地安門十字路口南端東西兩側,這裡曾是“地安門內兩傍樓房,系內務府三旗辦公之所”,也是北京中軸線上的著名景觀。

1923年夏,故宮建福宮起火,大殿與殿內寶物灰飛煙滅。溥儀知道,這場大火是監守自盜的太監所放。當時宮中太監偷盜成風,人人都將宮裡的“稀罕玩意”往外搗鼓。

建福宮大火20天後,溥儀一聲令下:宮裡800名太監一律出宮。據溥佳在《晚清宮廷生活見聞》一書中回憶說:

若叫這數百名太監流落街頭,未免有礙北京的治安。經過商量議定由內務府籌措一筆遣散費,北京有傢或有親朋投宿的,即可攜帶行李出宮;實在無處投奔的,暫時住在地安門雁翅樓內,待領到遣散費後,再各自回鄉。

2014年,地安門雁翅樓復建。隨後,這裡變成瞭中國書店24小時書店,成為京城愛書人又一處刷夜的好去處。

1961年,地安門商場售貨員馬洪詞 。李晞攝

1963年,地安門商場裡的顧客正在選購北京的搪瓷產品——洗臉盆。 李晞攝

1963年,地安門商場售貨員市先進工作者馬洪詞在教馬玉芳捆臉盆 。高宏攝

1964年,春節活動,西城區百貨管理處主任趙紹先、業務科長黃潤清在地安門商場廠甸售貨攤參加售貨。 李晞攝

對於“60後”來說,對地安門印象最深的當屬地標性建築——地安門百貨商場。

地安門商場始建於1952年,當時隻是一個門面不足100平方米,店員台中抽水肥僅十幾人的小店。1956年公私合營時,附近17戶私人商號並人,商店擴大後定名為“地安門百貨商場”。

1958年,商場與宏豐百貨店、源豐百貨店、永通誠佈店、恒達佈店合並後,營業面積有近千米,職工有170多人。主要經營服裝、鞋帽、日用百貨和兒童用品等。從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商場職工艱苦奮鬥,決心把幾個小門店改建成大商場。歷經5年的努力,鼓樓前西側終於矗立起一座有一定規模的百貨營業大樓。

擴建後的地安門百貨商場,共有5層。營業面積達3800平方米,員工增加到560人。內設百貨、搪瓷、服裝、鞋帽、交電、鐘表、紡織、傢用電器等19大類貨品。當時有“南有天橋,北有地百”的說法。

1984年的地安門商場夜市。李晞攝

“新地百”改完後的效果圖。據悉,今年全新改造後的“新地百”將重張開業,將引入創意文化、閱讀空間、高端休閑業態、不再以百貨為主業。

地安門地區,還包括地安門外大街、鐘鼓樓和什剎海。這裡歷來就是老北京味最濃的區域。

地安門外大街舊時分為兩段。以後門橋為界,以此至鼓樓,明稱鼓樓下大街,因在鼓樓之下而得名。清光緒《順天府志》稱鼓樓大街。以南,清時稱地安門大街(從後門橋至景山後街)。民國初未變。後,以地安門為界,以北稱地安門大街,以南稱地安門內大街。新中國成立後稱地安門外大街。

城門開,順著皇城延伸出來的地安門大街,越過後門橋,可以望見霧靄中的鼓樓,街道兩旁,從元朝開始就是一個繁華的後市。

據1934年北平市商會編印的《北平市商會會員錄》記載,當時地安門至鼓樓一帶,正式參加各同業公會的商號共有137傢,可謂百業匯集。有句老話,叫“東單西四鼓樓前”,說的是京城最繁華的地界, “鼓樓前”就是其中之一。

地安門還有一個傳統,古玩店特別多。自打1924年溥儀被逐出宮,紫禁城裡的一批寶貝流落出來,出瞭神武門,直接匯聚在地安門一帶,由此帶動瞭古董買賣。一些專門制造贗品的高手也會集於此,其偽造的字畫,即為著名的“後門造”。林立的店鋪外,往往還擠著一堆支著佈傘的小攤,賣什麼的都有。據從小住在地安門的張先得老人講,大街上有一條岔子胡同,平時“根本看不見胡同口”,全被小攤擠滿瞭。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地安門外大街修成六七米寬的碎石路(原為石板道,後損壞)。清宣統元年(1909年),北長街、景山東街、地安門內大街修成碎石路面。1912年,原皇城禁區開放,地安門內大街也包括在內,社會車輛由此開始通行。1936年地安門內大街和地安門外大街由工務局修建瞭瀝青路面。

1930年代的鐘鼓樓和後海。

19世紀末的鐘樓灣。

1954年,後海的夏日。

1961年,鼓樓草廠胡同二號的老大娘朱淑貞帶動周圍群眾講衛生 。

1962年,鼓樓大街。江定保攝

什剎海自古就是北京一塊人傑地靈的地方。什剎海沿岸開滿瞭酒吧,一度喧囂、吵鬧、煙火氣極重,入夜以後更是燈紅酒綠。老北京人一般都繞著走。不過,最近什剎海消停多瞭,沿岸許多酒吧、餐館都關張瞭,違建也拆瞭。不知道曾經那個閑適、風雅的什剎海還能不能回來。

從小住在什剎海的朱傢溍先生,曾經有這樣一段生動的回憶:

從白米斜街西口北行,漫步到什剎海南岸,想一面走著一面“尋夢”。迎面先看見鼓樓鐘樓,波光倒影,依舊是當年的景致。

記得當時每天晚上聽見鼓樓打鼓由慢而快的三通,據說是一百零八。但我沒數過,隻覺得有點像《擊鼓罵曹》的“漁陽三撾”。打過鼓,停一會兒,又撞鐘。夜裡十二點鐘又一次。早晨天亮以前又一次。早晚兩次我每天聽得見,覺得很好聽,又感覺很嚴肅,因為我常聽見這樣口氣的話:“別鬧瞭,該睡覺瞭,鼓樓都打鼓。”夜裡十二點鐘的鼓我很少聽見,偶然正趕上,好像有點可怕.什麼理由,說不出來。民國13年,優待清皇室條件修改,首先取消瞭第一條“大清皇帝尊號仍存不廢……”連帶著“鑾輿衛”當然就沒有瞭。因而鑾輿衛所派專司打鼓的旗鼓手也就失業瞭,從此北京的鐘鼓聲不再響瞭。

1974年,鐘樓灣居委會熱情舉辦青少年校外活動站。司馬小萌攝

1975年,地安門郵局女郵遞員王玉如在為居民送報刊 。

1977年,北京市西城區地安門副食商場職工在黨支部領導下,認真做好春節供應工作。這是春節售貨大棚一角。 胡敦志攝

1980年,在地安門商場地下營業室裡,顧客們正在選購應時商品。 李晞攝

1981年,已經顯得比較簡陋的後海兒童遊樂設施。呂堅攝

1983年,春節鼓樓花燈會。 胡敦志攝

1983年,春節鼓樓花燈會剪影,千盞彩燈喜迎春。 胡敦志攝

圖 | 北京日報圖片庫

資料來源 | 《什剎海的老字號和特色店》《平安大街》《北京四九城裡的風流歲月》

原創新媒體制作人員:黃加佳

(原標題:地安門:最有老北京風味的地方)

來源:北京日報 舊京圖說

台長: kmcey26602
人氣(2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