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5-16 20:28:39| 人氣1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開示語共勉100.12月-101.3月

推薦 1 收藏 1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暦100年12/30科期 九龍濟公活佛戍時開示

  凡人常面臨於生活及工作上的不如意(如自己的七情六慾或是子女債……),凡人可知如何來看待此些不如意之事,今天以此標題向各位探討。

  為什麼會有不如意呢?第一是因與生帶來之前因後果互相牽連,人如果生起比較心態時,就會更不如意,即使是生活上的小事,也會看的很重大,遇此逆境時,要用另一種心態來看待,人如果事事皆要與人比較時,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氣場會更亂,磁場不好運途就更不好了。

  而人一生之中要賺多少錢不是一開始就注定好的,那是要靠自己腳踏實地以走正途的方式來奮鬥的,不是靠投機,有正姻緣時, 師尊一定會幫忙(而有家庭的要先將家庭顧圓滿才可以)不要有比較心態,要以"這是我們原要面對的,是應去面對及還債的心態"來面對,到底是子女欠父母或父母欠子女的都不一定,不如意是自己造成的,莫怨天尤人,更別牽連怨祖先之祖德不好……,祖先相當無辜,要認清。

  本科期以凡人之"不如意"共勉,多聽多思考才能除去此煩惱。

 

國暦101’16科期 九龍濟公活佛開示:

凡人在人生過程中,除了不如意外,尚有哪些煩惱呢?

今日就針對修持與不修持來討論!

凡人總是說要等到時機適當之時再來修持,這是一種"自我阻礙",總藉口要"子孫大一點""未成家立業"……,在每個階段總會找許多的藉口,但在這過程中,往往因人的自以為是而延誤了要做該件事的最恰當時機,要把握當下只要是正途之事,如身體來講,人不可能一直擁有20歲的強健身體,要加緊腳步,把握有肉身之時來行修持之事,平常也是,行善是不能等的,要把握當下,凡事不能有太多理由及藉口來延誤了該行何事的正當時機,等到你想要做之時,可能"為時以晚",所以要積極的行事,這方面層面包含很廣,自己要好好思考,好好把握該如何來做才是"活在當下"。

 

國暦101’1/14 九龍濟公活佛開示

 

暪者暪不識

識者不能暪

心存敬意有感應,瑤門之中若閃神,易入魔道毀前程,自毀路途唯心魔,心魔存於虛空之中,存在大千娑婆界,人人有了心魔,法唯有突破心魔才能步蓮華。

 

娑婆世界大千俗塵,唯有心魔擾道行。

 

心魔何來?來自爾等自心(最怕走火入魔)。

心魔何去?去於爾息。(即日常生活中來修持)。

 

凡人目前入瑤門走修持之路,無大錯但有小問題要改進,因小錯誤會成習慣,是不好的,小錯誤的習慣是魔的前身。

 

心若發惡念即是魔

心若發慈悲即是佛  此二者只是一線之隔。

 

"腳踏入門方修持,腳踏出門放生去。"如此的方式是不好的,要時時刻刻都要小心注意自己是一個修持之人。

 

國暦101’2/10科期 九龍濟公活佛開示(101第一科期)

 

  開學了,要收心了。

心要收回,本科期以"感受圓融"與大家共勉。

  凡間之人在意的是自己的感受,人要能圓融感受才是真正的感受,若讓別人不舒服的感受就不夠圓融,感受不能圓融時,就不能放入身及聽入心。

  人是一個群聚動物,要與別人相處,不能以自己的感受為感受,因太主觀了,不夠圓滿,若自己個人的感受讓他人不愉快,就會產生貪。慳。痴,那是不好,人的七情六欲生起就會產生是非,那您的感受就是是非的產生源。

  人做生意賺錢要賺該賺的,不過分也不會良心不安,若太投機取巧,惟利是圖,對我們也不好,從事服務業是一種良心事業,不可貪,要取之有道才不造成不好後果,業障是會隨人,當感受與他人有所衝突時,小小承受是有無形上的收入(即功德收入),業障也會消除對自己有幫助,做生意時才有正財收入,宗教是要先顧肚子才顧佛祖,正途不貪取,仙佛皆會在無形中來幫忙。個人感受放下,做大承受是一種功德,過去因教育眾生的認知度不足,人要先自助,神佛才能幫助您,累世業障要消除,運途才會順利,心誠則正,道教血脈要求嚴,要走出不同於傳統道教的路,非同傳統只要求神通的法門,悶心自問,自之心要找回才可。

 

國暦101’3/16科期 九龍濟公活佛開示

 

本次以角色地位來共勉:

  堂生於一間堂內扮演的"角色"是"協助堂務、服務眾生及兄弟姐妹妹、輔助堂主及副堂主來完成聖業"。

1.  其實於堂內,很多人未盡責,未盡提醒堂主及副堂主平日做法上有那些方法是不好的,可能有那些不週全之處,堂生對於這些事皆有幫忙提醒之責。

2.  角色扮演中,堂生若於管理委員會內有擔任委員之職務者,於籌備活動時,要有委員的角色,何場所及何時點要扮演何角色,適當時機扮演合宜的角色,回自己生活中時,在自己家庭中又該扮演好適合自己的角色(如為人父母親或為人子女),勿混亂(如在堂中扮演職場上的老闆或於家庭中為人父時郤扮演堂內温順堂生的角色,如此是不洽當的)要理清楚。

3.  堂生要指正堂主及副堂主做法不妥之處,在堂務內是要大家(兄弟姐妹)互相鼓勵,堂生也要有堂生該有的口氣及姿態。

而以"地位"來講,不是高低的地位,而指的是擔任那個職務,而在當下的職務要好好盡責發揮。在堂內,您是否有發揮您的良能,雖同為堂生,但在各自不同的地位(擔當不同的職責),雖在不同的地位,但同於堂內,彼此語言的表達要恰當,於堂內要講於堂內此地位應當講的話,而出社會時,要講出社會話才適當。

 

平日,針對堂內師父開示的話,若有疑問要提出來問才會進步,師尊只是幫助我們將我們應當行使的責任行使完。

 

 

 

 

 

 

 

台長: carol
人氣(120)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1)|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