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04 19:45:18| 人氣1,522|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服裝與空間設計的互動關係 (報告資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服裝與空間設計的互動關係----設計方法分析

by  林萬福、蔡淑儀

───────────────────────────────
一.前言
    〞 建築與服裝看似兩個不同範疇的藝術創作,其實在設計這個領域
    中,只是實體上切入及表達的方式不同,〞在精神上,它們同為〞空
    間設計的藝術創作〞〞。(蘇喻哲 1995)

    本報告目的是想分析不同設計領域中,因其主題上的相關性,設計
手法間的可能相互關係。
    以下試分析日本服裝設計師三宅一生(Issey Miyake)作品風格、創
作理念,並與室內設計師替其創造〞Showroom〞空間理念中找出由服裝設
計到室內設計中設計之相關性、創作方式、極其可能的設計方法。
 

二.服裝設計師簡介
■三宅一生(Issey Miyake)
    1938生於日本廣島,七歲時親眼目睹原子彈轟炸廣島的浩劫,慘痛
的記憶在他心靈深處留下難以磨滅的陰影,深深影響他的人生哲學與設
計理念。
    因此他在設計中盡量避開歷史與時間所帶來的沈重感覺。三宅曾說
:〞 我喜歡蒐集名錶,不是為了表面記載的準確時間,而是錶框的美觀
。擁有幻想力的人,哪還在乎時間的速度?〞
    就讀美術大學時決定日後要從事服裝設計的工作,下課後常常流連
於畫廊、時裝店、衣料廠以便對設計有更深的認識。
    大學畢業後,前往法國,並在巴黎的服裝雜誌社擔任挑選布料的工
作,面對各式各樣素材的質感、圖案、紋線、使他深深領悟到布料在整
體穿著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另外,三宅也覺得自己在剪裁上有從頭學
起的必要,於是他進入一家高級時裝店學習傳統的剪裁技術並曾加入姬
龍雪(Guy Laroche)與紀梵希(Givenchy) 的工作行列,學習西方的設計
精華。
    1968年,巴黎發生學生大暴動,三宅再一次目睹大動亂與國際趨勢
,他深為學生們追求民主的熱情所感動,及體會到個人自由的重要性。
在他的時裝中,可發現尋求民主精神的意味,可隨個人喜好,在各種場
合與時間,任意挑選穿法與搭配。
    之後,他回到日本開始開拓他的服裝王國,並於1970年提出〞 薄初
最低程度〞的口號(註一),1972年成立Issey Miyake 國際公司,經營其
作品的製作與銷售。1974年於東京開設第一家服飾店,隔年於巴黎成立
總店,與眾不同的設計風格,贏得了MAINICHI的設計獎。
    1988年在巴黎工藝美術館展出服裝作品,是第一位在該美術館展出
的當代設計個展,主要是因其個人具有相當藝術化的設計需求。
 

三.設計師創作風格及作品分析

    服裝設計是幻想力可自由馳騁的空間

    剪裁單純之美----單純的形式表現服裝的特點
    三宅為服裝最基本的質疑是〞為什麼要穿衣〞?衣服除了可以護體遮
羞外,他為自己找了一個理由是:一塊布。
    三宅的意思是,若想使服裝設計圖破現有瓶頸,唯一的方法是拋開
一切外在因素,將設計的目標放在最基本的起點。想想關於設計,所謂
〞衣服〞是什麼?衣服的本質又是什麼?
    一塊無袖無領無鈕扣的布,配上一條布腰帶,往身上一裹,便是一
件完整的服裝。追求一種單純簡潔。三宅所設計的衣服中鮮少出現圖案
、繡花及其他裝飾物;一般以曲線、色彩與布料,配合走路的姿勢,襯
出一種旋律動感。

    自由的空間
    三宅的服飾沒有固定的穿法、配搭方式或場合的侷限,提供高度自
由的空間。穿衣者可隨自己的喜愛盡情發揮,穿出自己的個性。就如三
宅所強調的:〞我的設計也可以說是沒有設計〞。

    多樣化的質料
    三宅所使用的服飾素材,遠遠超出一般西方服裝設計師所能想像的
範圍。從最細滑的絲綢到最粗糙的麻布,甚至竹、葉、紙、棉、塑膠、
聚酯纖維、樹脂等等,皆是其創作的元素。他慣以特別研發的素材和流
暢的剪裁,企圖讓衣服和身體有良好的律動關係,因為這才有生命。

    服裝中的民族意識與茶道精神
    三宅在日本的傳統服飾中找尋靈感,使往昔貴族、平民與武士常用
的質料、縫製手法與衣著輪廓重現於流行舞臺上。
    此外,三宅喜好將最粗糙的布料配以細緻的手法來表日本茶道的內
在蘊涵。在粗曠中顯露出蒼勁,細緻中顯露出冷靜,正如茶道中協調、
空寂、神祕的寓意。

    存在服裝中相吸與相斥的矛盾性
    當時歐洲的設計師一向偏好將衣服縫製成細緻貼身,成為穿者的第
二層肌膚,隨著穿衣者的一舉一動牽引出一種動態的美感。
    但在這一觀點上,三宅卻持相反的看法。他認為肉體與衣服之間應
有適當的空間,布與肉體應各有主張,布的表面會隨肉體的牽動而產生
褶紋,證明兩者之間存有相吸與相斥性。而他的使命,便是將相吸與相
斥性結為一體。棉、麻、木棉、毛料、絲絨等素材都可以用非常自由的
方式打摺,穿在身上散發出立體的效果。彩虹般的五彩繽紛,使身體增
添律動的感覺

    反璞歸真
    充滿活力、原創力的70年代
    停滯不前的80年代
    反璞歸真的90年代
    〞 以前的我迫切的想讓大家認識我,認識我的作品。但是,現在沒
有這個必要了,很多人只要稍微一瞄便能辨識出我的作品。我沒有必要
極盡所能地標新立異了。〞(三宅一生)
    設計師原是以需求為出發點,一旦設計作品受到肯定之後,就較傾
向藝術作品的創作方式,是以個人理想為出發點,而非為市場需求而左
右。但服裝設計師的最終目標,應是創造出使人穿在身上感到欣愉的衣
服,而非追求美術館展出的名譽。
    〞 一個人如果忘記了生存的喜悅,又如何能創作出使人稱心愉快的
衣服?〞(三宅一生)
    三宅90年代的服裝構想,是以穿著的喜悅為主,輕便、自在、容易
清洗為基本的附帶條件。大量採用摺皺(pleats)素材,並期望有朝一日
,摺皺能取代T恤牛仔褲的舒適輕便。

    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創作靈感的來源
    〞 以一件非常普通的襯衫為原點,試著開始一個全新的構想。不論
是欣賞一幅水墨畫、聆聽一場音樂會或看一場電影,都會使我激發出無
限的靈感,同時也告訴我許多未來的世界。〞(三宅一生)
    生活經驗對設計的過程有一定而顯著的影響,藉由對周遭環境敏銳
的觀察,往往使設計者累積更多的設計資源,也是其作品能具有與他人
不同之特殊風格最主要因素。
 

四.三宅一生之Showroom空間設計方法分析
    服裝設計師透過Showroom的空間將作品呈給大眾,Showroom除了在
機能上是一個商業行為的空間外,又應在意念傳達上如何與服裝設計師
作品特色相呼應,是我們想要了解的。
    以下就三宅一生在臺灣臺中百貨公司兩個Showroom案例做一分析。

    ■1992  臺中中友百貨公司A棟2樓  室內設計師陳健一
    一般性的整體規劃方向
    捨棄一般專櫃的設計方式,將專賣店的精神引進,其中包含空間的
層次感(因為面積的關係,在一般專櫃中較不易有多層次空間的傳達)。
雖然內外賣場只有十二坪大,但在平面規劃時仍極力朝:禮遇購物者、
隱密的更衣空間、半開放的試衣間等,刻意融匯了專櫃與專賣店的特色
於整體空間內。

    空間與服飾之間的互動
    品牌與Showroom有其既定的Image,冷調是Issey Miyake 特定的空
間訴求。
    在設計時考慮Issey Miyake本身的設計精神及企業文化形象。冷調
銀色佈滿背景牆面和地面,為加強空間層次的張力,後段則以彩度相當
高的橘紅色穿插,除卻冷調所造成的疏離感。企圖創造空間的溫馨感以
吸引顧客。

    ■1994    臺中中友百貨公司A棟2樓  室內設計師陳健一
    一般性的整體規劃方向
    仍是延續以往將專賣店精神引入的方式,在小空間中創造層次感。
    百貨公司專櫃因應商業需求改裝頻率高,因此素材的選擇是重要的
關鍵,尤其地板和壁面。
    在國外三宅一生之Showroom以壓克力、鋁板、清水牆等材質作為牆
或地的主要素材,但國內設計師則以彩晶石(註二)為主要地材,壁材則
以彩雲壁為主。

    空間與服飾之間的互動
    細部空間模擬:空間原是素淨的,面對四方形的框框真找不出空間
的層次、光影等,後來因將更衣空間延伸到柱子後方,空間才有了點層
次,所有東西除了柱子、更衣室固定外,其餘皆是活動組合的架構,可
自行設計再組構。
    櫃臺面為拔河繩排列而成,與ISSEY宛似毛毛蟲卷曲式的圍巾相互輝
映,壁材之所以決定也是因其服飾皺摺,如紙擠壓般的形狀而意外得來
的靈感。
    在色彩的使用上,以白色冷色調為主,以凸顯服裝之多彩性。
 

五.服裝設計及其Showroom空間設計之互動關係設計方法分析
    〞服飾的意義不僅是身體的遮蔽物,也是重構身體再現(represe-
-ntation)的工具〞(室內 N0.37 p.112)。
    服裝Showroom空間的意義可以透過分析設計的過程進行更深層的思
考,因為它不像一般普通商品賣場,比較著重商業機能 (例如,可以擺
放最多商品的陳列方式) ,而是必須傳達更多的理念和內涵,因為它所
要展示的商品,本身已有強烈的設計理念支持,如同意藝術品般的展示
方式是較常見的手法。
    雖然服裝Showroom常被定位為短暫性的室內設計,但Robert Venturi
認為服裝Showroom不但有創造性的想法,對細部處理、新科技、新材料
的運用,都比大型建築的設計更具前瞻性和創造層次,更有機會看到成
果。服飾反應時間、場所二向度,對應至服飾空間有著更多發展彈性與
演繹舞臺。
    以下將從三宅一生的服裝設計理念與其服裝Showroom空間芬者之創
作過程解讀並試圖導引出設計方法之關連性。

    時間的涵構
    通常因為服裝是流行性較強的商品,具季節性,因此非歷史、非紀
念性的空間設計策略常會成為Showroom設計時重要課題。
    但是三宅的服裝常常避開歷史與時間的因素 (四季的區分不似一般
服裝明顯 ),因此我們不容易在他的Showroom中看到因時間的轉換,場
景隨之變動,時間在此是凝聚的,整個Showroom反而像是一個藝術品長
期展示場。

    想像力
    想像力是創作的來源,製造出許多令人驚奇的可能性。
    三宅一生最重要的設計理念之一,是對布料創造出各種不同的可能
性,有布料的魔術師之稱。他對於布料上的研製、開發與應用神乎其技
,歸因於對幻想的絕對自由與無限、不預設立場。
    同樣一塊布,我們看到的是棉麻或絲綢,三宅看到的卻是〞可能性〞

    在他的Showroom中傳達同樣的訊息,並非那麼重視實用價值,而是
運用空間的設計手法蘊涵更多的想像力與故事在其中。空間感並非具象
的實際範圍,而是更有想像、自由、包容性的可能。

    簡潔
    〞 〞less is more〞,三宅的服裝有此特色,企圖擺脫一般傳統對服
裝的要求:要美麗、講究剪裁合身、做工細緻等等,而是幾乎以沒有形
式的方式呈現,留了許多空間給予穿衣的人思考、聯想,但又能帶來全
然的心靈悸動,而非分裂遊走的純視覺觀感。〞(蘇喻哲 1995)
    這種簡潔的特色被室內設計師運用到空間中,轉化成素淨的層次與
光影,以使服裝之特色凸顯服裝,並利用空間之可變性,留給業者更多
創意的幅度與可能性。

    層次 色彩 質感
    三宅打破傳統平面的概念,人衣一體全然呈現,如置身大自然一般
的自在,因不同的人而展現各自不同的獨特個性。三宅曾說他的服裝適
合每一個對自己身體有自信的人穿。這是種由內到外層次的展現。
    室內設計師從服裝本身的意象出發,希望在有限的空間中塑造出有
層次的格局。
    三宅運用大量柔和明豔的色彩協調搭配,而不過份奪目搶了穿著者
的風采,並利用服裝傳達一種開放愉悅、無拘無束的意念,他認為自己
並非製作服裝而是製造幸福。
    在其Showroom所使用的色彩就冷色調為主,無意去搶奪服裝的焦點
,但為了避免過度單調與冰冷,仍在空間中仍在背景空間適度使用高彩
度的橘紅色,以拉近與顧客間的距離。
    三宅服裝最重要的特點之一是其創新的〞皺摺〞觀念,這種觀念亦被
室內設計師轉化到Showroom中,如壁材的選擇是因其服飾的縐褶如紙擠
壓般的形狀所得來的靈感。

    符號的傳遞
    符號的傳遞可區分為兩種,一是具象的,延續服飾原有之語彙加以
轉換至空間中,在三宅之Showroom中設計師沿用三宅既有的服飾語彙,
融入室內各局部空間,細部處理,例如將拔河繩類比為如毛毛蟲捲曲式
的圍巾而設計出的麻繩箱櫃臺。
    一是抽象的在空間設計設計中傳達服裝的空間感,以服飾作為空間
形式本質的手段。在Showroom中,設計師沒有太多繁瑣的空間理念負擔
,成就了空間元素完整的視覺效果,就如服裝所要表達的簡單、明朗。


    〞 生活經驗、都會意象、象徵符號等工具傳遞文化訊息,室內設計
與服裝設計同樣有都會面具之器用本質。〞(室內 N0.37 p.113)
    當我們穿上三宅一生的衣服(所謂名牌服飾)究竟是為了找尋自我,
或是隱藏自己?〞 通常穿了三宅一生的服裝後有兩種情形:一種是更像
自己,另一種是可以在他的服裝裏遊戲和潛逃,周遭的人看到你好像很
古怪,自己卻玩的挺高興,有點很認真遊戲人生的味道。〞(蘇喻哲1995
 p.60)
    轉換到Showroom中,也許我們也可提出同樣的問題,究竟當我們進
入這裡是要獲得真正所好或只是了某種社會價值的表徵 (穿上名牌等於
擁有身分地位或以名牌來凸顯自己的身份地位)。
 

台長: 凱洛
人氣(1,522)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資料匯集暫放 |
此分類下一篇:後現代服裝設計 (報告資料)
此分類上一篇:亞洲設計師,讓世界屏息以待 (報告資料)

凱洛
六.結論
    〞 莫札特的鋼琴與其他鋼琴家有一樣多的黑白鍵,他卻能做出震驚
全世界的樂曲。我們都在用有限的機械性工具,卻要創造〞偉大〞的設計
,前者就是功能,後者是情緒。功能是有限的,唯有情緒才能突破,但
是如果功能本身就不成立,純用情緒做訴求就是說謊。〞──艾斯林傑
(Hartmut Esslinger)(註三)

    服裝設計與空間設計看似兩種不同的設計領域,但其實是有很大的
相關性的,除了基本機能的需求外,都更強調情境的塑造、想像力的重
要及情感的投入,因為唯有作品注入設計師的情感才會有生命,感動自
己也感動別人。
    上述是以室內設計師與服裝設計師間接的理念轉換來設計服裝之
Showroom空間,這其中以沿用、轉換、矛盾、對比、隱喻、類比等等方
式肢用了許多設計手法上的承載。
    另一點要提到的是,若是由服裝設計師親自參與設計Showroom空間
的設計,或許更能做到〞看到空間想到衣服,看到衣服想到空間〞的境界
。設計的領域是寬廣且相通的,正因如此可創造出許多更令人驚訝的可
能性。
 
 

註一:三宅認為衣服的演進必須回朔到原始的想法,以一種迫切的慾望
      為基點,將最真實的姿勢表露出來。重新捉住衣服回歸原始的重
      點,是三宅對流行所下的註解。(化身工作室 1993)

註二:為近似洗石子的白色顆粒狀60cmX60cm覆面材

註三:青蛙(frogdesign)設計公司總裁,是1930年代以來美國最有影響
      力的工業設計師。
 

參考資料:
吳迎春等著 1995 <<設計王國義大利>> 臺北:天下雜誌
化身工作室策劃 1993 <<名牌服飾的故事>> 臺北:希代出版社
陳建一等 1995 <服飾展演舞臺> <<室內>> 37期
胡碩峰等 1993 <服裝Showroom的展示空間與情懷> <<室內>> 27期
蘇喻哲 1995 <建築師談服裝中的空間感> <<雅砌>> 69 期

http://www.yuntech.edu.tw/~yangyf/boo/toofas3.htm
2006-12-04 19:45:44
日本藤素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5 17:21:4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