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02 15:38:34| 人氣6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知識系列─肥胖的因素〈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第三個肥胖的因素是新陳代謝效率

有人會發現即使自己跟他人吃的一樣少、運動跟他人一樣多,還是會發胖。相信此跟消化機能有一定的關係。一個消化機能很好的人會比一個消化機制不好的人較容易發胖。此外,不同的新陳代謝程度也有關連,新陳代謝影響營養燃燒的多寡,營養燃燒掉的人愈少,儲存起來的就愈多。新陳代謝的不同可以解釋為何有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發胖。

近來有研究認為,新陳代謝效率的不同有一部分是遺傳的。Bouchard於1990年進行了一個研究,看看過量的進食對十二對男性同卵雙生子的影響。他們每天都吃他身體需要的多出一千卡路里的食物,他們每天的活動都盡量相同,少運動量。一百天後,發現二十四個受試者都變胖了,但是他們增加的體重卻不是全部一樣,分別重十磅至三十磅。更不同的是這些脂肪堆積的地方,有的受試者胖在肚子上,有的則胖在大腿及臀部。最重要的是,每一個增加的體重跟他的雙胞胎兄弟很相似,而且所肥胖的部位也很相同。假如有一個人胖在大腿及臀部,則他的雙胞胎也胖在大腿及臀部去。此發現指出人的身體在處理過量的卡路里上是很不相同的,而且指出這些新陳代謝的形態是有遺傳性的。

第四個因素自然是遺傳基因的問題

根據Curney的研究報告認為,若父母雙親都是肥胖的話,其子女有73%的機率屬於肥胖。而雙親之中若有一人為肥胖,則其子女有40%的機率屬於肥胖。若父母雙親都不肥胖的話,則其子女中只有9%的機率屬於肥胖。可見遺傳因素亦佔有一重要的地位。

在基因方面,控制調節肥胖表現的基因(如:SAIP、CPE、LEP等),調節身體能量平衡的基因(如:UCP1、UCP2、UCP3等) 控制進食行為的基因(如:MC3R、MC4R等),控制調節脂肪組織的分化基因(如:ADRB3等)。在醫學上研究認為,這些基因可以對脂肪組織的堆積及形成作用有某程度的影響。

(待續)

台長: 天使企鵝
人氣(6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