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9-17 00:04:52| 人氣3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雙城記-台北與上海文化十年變遷  <城市、女性、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王安憶 黃錦樹 朱天心

  自從當了黃臉婆後,許久未曾參加任何文學性活動了,這次因為我心目中最棒的女性作家-王安憶又來台灣(不知道是她的第四或第五次),不想再錯過和她見面的機會,所以牙一咬,決定去看看我心中的“女作家”。

  關於這次的座談,是文化局在台北國際藝術村所辨,名為<雙城記-台北與上海文化十年變遷>,故名思義談的是台北和上海這十年來的變化,仔細觀察就知道主辨單位很有心,可以發現他們邀請的都是具有“雙城”身份的作家,不過,這份用心似乎有點白費,因為座談的主題,不僅與城市無關,和女性、文學之間,也離題太遠。

  座談會大概的走向,多半是難以控制的,聽起來有點像眾人對王安憶的考驗大會,甚至數次讓她說“這個問題很尖銳”,以致於在回答問題時,好幾次都不自覺地吼起來,說話速度又快又大聲,也不由得讓我這個“Fans”心疼起來,我不知道提問者究竟讀過多少王安憶的作品,致少我感覺她不太尊重作家。我想這部份還是別說太多,抱怨的話,還是姑且隱之吧!

  黃錦樹針對王安憶的作品<大陸台灣小說的語言比較>(關於這篇原文我不清楚是在那本期刊上,試著上網查過也查不到,若有人找得了,請告訴我在那裡,因為我不想只聽他們的片面之詞,還是必須看到原文,比較能了解作者確切的意思,謝謝!)提出了一些觀點,關於他的說法,王安憶也感認同。她說大陸小說重視的是場景鋪陳、書面畫面感,而台灣小說重視技巧、敘事、細節、規範、通順,充滿知識份子的腔調,對台灣小說家而言,故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語言,以及如何將口語轉化成敘述,更讓她震驚的是,台灣小說家居然連色彩性的東西,都可以用敘事來處理。

  這個比較論點讓我反省歸納了一下,的確,大陸作家如莫言、蘇童、王安憶、李銳、葉兆言(以上都是我喜歡的,故意列出來,純私心之故)等,在他們的作品中,舖陳和敘述的確大於故事的描寫,但也有例外,如葉兆言的<花煞>、<今夜星光燦爛>故事性就大於敘事性,而蘇童的寫實、莫言的魔幻更不在話下,而衛慧、棉棉的小說,在我看來,卻有些台灣味兒,也就是語言、結構和細節、故事(雖然我不覺得寫得好),與前輩寫法,完全不同,這會不會也可以歸究於這次座談“雙城”文化變遷的一個旁證呢?

  王安憶提出了一個“現代作家難為論”。她說現代作家很難做,因為太多人問妳的“看法”、“態度”、“觀點”,一定要發言,讓人家知道你的“立場”,但事實上,我只是覺得模糊而已,不行嗎?我聽到現場很多笑聲,顯然眾人也認同。我們可以在媒體上看到太多專家型的作家,真正為文學貢獻的,如九牛一毛,為文學犧牲奉獻的路是又窮又難行,能成為暢銷作家又不被人遺忘的,幾希矣!所以難怪這些作家必須想出其他路子來掙飯吃,這也無可厚非啊!只是在掙錢之餘,也為平凡大眾想想,係金A才能說,空發謬論,只會害死人而已。

  至於“海派作家”、“張氏傳人”的問題,王安憶作了些辯解。她拒絕和張愛玲產生聯結,她甚至說在她第一次看到張愛玲的小說時,其實是不喜歡的。她說會被人畫上等號,可能是因為她們同寫上海,寫的又都是通俗的寫實故事,所以才會讓人有這種聯結(慚愧,因為一開始我就不覺得她們之間有什麼關連,但因為讀了太多關於她們的評論之後,不由自主地就把她們畫上等號,要做個評論家,還真不能隨波逐流,自己的看法一定要堅持!慚愧一文可見前面寫的某篇關於長恨歌的。不過談到長恨歌,我就覺得自己也有些先前之明,在那篇文章中,我提到一些電影的觀點,因為我覺得這部小說很有可拍性,事實證明我沒看錯,明年初這部電影就可以問世了,現正拍攝中。),其實她的文字中有許多左翼看法,和張愛玲有太大的不同了。言下之意大概是認為張愛玲的東西太風花雪月,和她的小說相去太遠,至少她的小說中包含生命歷程及生命意義的,不及張那麼俗。

  王安憶遺憾大陸上的聲音太一致,變化不出好的作品,台灣之所以能那麼多元,多半是因為兩地文化教養的不同。她說她只讀了五年書,未來她要設法使自己的語言能獲得養料,又不致於脫離常態,我很快樂聽到她這麼說,因為這表示未來,我們一定可以有更多王安憶的好小說可以看(雖然伊格言說“王安憶是瘋了嗎?產量那麼大!”)。


外一章

  說了不抱怨,我還是忍不住一提,即然請了作家來座談,必要的尊重應該要給人家,我看見黃錦樹在發言時,頻頻望向臉色不太好看的主持人龍應台,緊張害怕地似乎怕講太多會挨罵(事實上他的確沒有太多發言機會),結果他自己也實在不掙氣,愈怕愈講不好,愈講不好就愈打哈哈,這樣倒顯得龍應台的反應很應該了;而朱天心在回答問題時,果然是不斷搓湯圓、打高空,愈文不對題愈好,說真的,聽了半天我還是捉不到她的重點,不懂她說話幹嘛不乾脆一點?叫我好不容易溜出家庭特地來聽的這場座談,變得無趣多了;當龍應台舉了沈從文的例子(王安憶和沈從文?差很多吧!)質問王安憶問題時,王說龍的問題太尖銳了(也就是這個問題導致王幾次揚聲說話,速度又快,明顯很緊張),龍居然說,我尖銳是沒有關係的,全台灣誰不知道我很尖銳?這…這是擺爛嗎?


  罵完了!


台長: 安琪莉亞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