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2-08 09:11:54| 人氣55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週主題-知識份子] 新世代的定位與挑戰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傳統社會評價社會階層時,常將”讀過書”者視為所謂知識份子,相較於從事農業,工業,商業者,訂定出士農工商四種社會階層。到了近代,教育普及,拜義務教育之賜,一般人在出社會前均已能獲得一定的社會生活能立即相關”知識”。因此,傳統定義”知識份子”的依據及分界已經因為受教權下放自貴族特權至民間而遭受淘汰的命運。傳統知識份子定義作為某個階層的論述必須重新予以定義,或是除標籤化地將社會認同之責任加諸於及分散於所有所謂”讀過書的人”。

隨著社會經濟技術進步,民智全開,人民接受知識,吸收知識的管道增多,從一般學校教育乃至於社會教育,均能讓不同階層的人獲得所需要的知識。而前述社會多元化的條件促使下,使得知識的提供與需求走向更分工化及專業化專門化。但是亦由於資本主義領導世界趨勢下,自由主義及個人主義大行其道,在以知識作為社會階層分界,以及利益導向社會化過程,使得受教育者(知識獲得者)在專業分工下,逐漸趨向獨身於個人所在領域,與其他層面的人事物,成專業(職業)隔離,從社會學的角度而言,則是人際關係疏離的具體表現;同時,社會菁英(知識資訊產生者及提供者)亦為追求個人利益,或自閉於本身專業象牙塔中,而無法或缺乏意願創造及運用新知識。致使知識在現今社會中,知識在不當界定及介面運作下,成為工具性技能,同時,專業化社會追求專業技術提昇,卻無視於技術整合運用適當性,及社會價值扭曲與道德淪喪。

是故,所謂的知識份子在定義上,已經不是單純的”讀過書的人”;在定位上也不僅是狹隘的某個階層或菁英;受過教育者以及傳播知識者,如何在各自的領域向上提昇,同時兼顧社會正義及責任,是專業技術提昇後必須極力思考的問題;又,如何走出專業象牙塔,突破社會普遍意識的銍鋯,創造出新知識文化與觀念,亦是新知識接受及製造者應努力的目標。

本文未定義何為”知識份子”,乃因接受知識已經不是特權,不需透過定義而群體化,而重要的是,與知識互動的所有人,如何適當運用知識,如何提昇知識,增進社會利益,以及透過冷竣的技術,加入人文的意識。同時,網路世代的虛擬社會,知識傳播通路更寬廣更深入,如何運用更是重要課題。

台長: 木基
人氣(55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每週主題-(城市系列)-上海] 上海的聲音愈來愈近
此分類上一篇:" 不以為然 " 的歧視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