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9-08 21:35:57| 人氣1,6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王正方的三本書談起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視頻中看了唐湘龍訪談王正方,知道他最近又出新書:《調笑如昔一少年》。聽他在訪談中談及書中涉及的往事,突然生出興趣和感慨。於是再搜尋了他的其他著作,包括:《十年顛沛一頑童》和《孤獨在一起:我記得那些可愛的人》。於是網購了王正方這三本傳記書,用意在於補課——補我缺席的歷史記憶和經歷、補我不曾介入的生命過程。

他大我九歲,大約是我哥哥姊姊的一代。不過到了大家都七、八十的年紀,這樣的差距可以不計了;總的來說,可以歸到同一代了。而我讀其書的目的就在彌補自己不曾經受的、屬於中國大歷史中的一些個人際遇的細節。這些事蹟,在我生命中是缺略的。原因固然是那大變革的時代中我不是還未出生就是年紀尚小,再方面父母很少或不便在我們子女面前談論往事。我還記得初高中時一家睡塌塌米,孩子和父母的房間隔一道紙門。晚上聽爸媽談到大陸的叔叔和老鄰居,甚為掛念⋯⋯。等到我年紀大了,再也聽不進父母講古⋯⋯。直到父母均仙逝,才在父親手書的資料中找到他所經歷的隻字片語,勉強拼湊出父親來台前的經歷。

所以,我是懷著贖罪的心情來閱讀王正方的傳記故事。某方面來說,也是從頭溫習具體到個人的抗戰以來的中國近代史,和1950, 60年代的台灣社會,以至於什麼是中國人、中國情,和日常生活中呈現的中國文化和習俗。

最近看了些大陸的連續劇,著重在改革開放前後的人情世故,既非古裝劇也不是光鮮亮麗的時裝劇,角色皆非富豪人家,而是一般平民的人情刻畫和中國人處事待人的精神態度,從中體悟到一些與西方影劇截然不同的地方。其中最大的醒悟是:我這個二戰後出生的一代,其實被浮面的西方影響糟蹋了。以至於所了解的中國文化藝術等等全是抽象的文字上的,而從小浸染的好萊塢或後來的美式歐式電影、文化、藝術等形塑了這個我。我身上的中國要素少得可憐。那些中國人特有的情懷和待人接物之道,全都缺如。有的只是生吞活剝、只看到外表的西式作為。也許汲取了些許西方特點,但最終來說,對中國本身的了解其實是不足的。尤其身在台灣社會,離中國愈來愈遠,只剩一個抽象的歷史符號中國。而在我們的社會實踐中,愈來愈多美、日要素,屬於中國人的特質愈顯稀薄、愈顯陌生。

這是我的感慨。那種東西應該是活生生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來的,因為深厚歷史底蘊而從內滋長出來的,卻非揠苗助長式的一昧由外澆灌。這種由內而外的壯大才是我要的。王正方的三本傳記算是開始的起步吧!







台長: Katle and Joe
人氣(1,626)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閱讀手記 |
此分類下一篇:讀《山水天地間》摘錄一
此分類上一篇:沃霍爾:拜物教引論 / 波德里亜《藝術的共謀》書摘二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