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0-08 13:10:34| 人氣7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杏園隨想(2)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杏園隨想(2)
  
 這一回開始之前,我得先回應一下來自「透明心情」的feedback。(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yehmei0102/3/1241473797/20041001213538/) 首先,我一直很樂於看見有人回應我,甚至是質疑我。很奇怪的一件事,活到現在,我發覺自己受到的挑戰太少,願意與我對話或是針砭我的人太少。因此,我相當珍惜任何人給我的回應,也一直期待有意見上的交流。除此之外,其實我也一直幻想這種對讀者發話的模式,如果有一天得以成真,我想我會含笑入夢。

          1.Stupid!It`s relationship!

 這句話是戴正德老師從加拿大聽回來的,據說是改編自某經濟學家的名言:Stupid!It`s economy!意思大概是說,「別傻了!一切都是經濟問題!」同理,「別傻了!就是relationship!」這句話用來形容從醫者,似乎有一以貫之的作用。我們所關注的一切,都圍繞在與人的關係上。我初聽到這句話,對自己做了深深的反省。「關係」,我思考自己與其他人的關係,還是感到不滿意,因為我心中似乎有一個典範在那裡,清楚地標定著一個醫(學)生應達到的程度。

 仔細想起來,我不是真的厭惡與人交際。人生至今大部分的時間,我對自己的人際關係感到滿足。我還曾寫一篇文章來歌頌自己,說自己是一個視友情如命的人。我總是想,自己算得上是一個坦誠的朋友,也是一個古道熱腸的朋友。我要讓我的朋友感到舒適,我要讓他們沒有負擔。高中時期我有幾個「知己」,他們總是對我的坦承感到訝異。我總是這樣說:「我要重建你們對『人情』的信心。」

 你說「認識人其實是一件相當有趣的事。就把他當作是一本書,好好地去讀。」這句話深得我心。換句話說,我喜歡認識人,更不討厭認識人。我上任杏園社長之後,一直在傳達一個想法:「每個人背後都有故事。」在新聞台上有一篇文章-〈勇哉阿泰〉-開頭是這樣寫的:「一個球員的背後是一個人生,一個人生背後有千萬個角色,千萬個角色背後還有千萬個人生。」另外,在〈憶樺,叔叔跟你說〉裡,我把人生比喻成自助餐,而我是總是愛偷看別人夾了什麼菜。所以說,其實我不是anti-social的。我在想,可能是「技術性」的問題。

 妳談到了大一的情形,我想我也應該從這裡談起。因為,那勢必是一個轉折點。剛開始那一段時間,對我來說真的是很不好適應的。我參加了迎新宿營,在極短的時間裡面與一些人擦出極閃亮的火花,我深刻地感受到「營隊」這個「感情公式」的魔力。只是,當我以為,在激情過後,理當有機會用更樸實的方式認識別人,也讓別人認識的時候,我撲空了!這是我很鄉愿的一點:我以為跟高中一樣,一起上課,一起生活,我就能再度擁有一些關係。其實,好像在升上大學之前,我就意識到這樣的情況了。因為在中學時代,我用很樸實、平淡的方式,一點一滴累積了幾年,慢慢地在人際關係上實現了我的理想。理想的程度在畢業之前達到一個高峰:班上的同學support我到一種程度,對於我落入現實與理想的漩渦,每個人都對我信心滿滿;整個高三的同學對我也有所了解,從幾個活動當中認識了我這個人;跟老師之間,也形成了某種默契;在學校裡,我對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感到滿足。在畢業前夕,教官找我上台跟大家分享一些想法。所謂「好漢不提當年勇」,我不是在show off。事實上,我現在的想法跟當時一樣,認為這些事情根本不足言勇。我現在說出來,是一種分享。同時,我也發覺,高中時期的心理狀態,很可能就是造成我適應失調的原因。

 除此之外,我被動的態度也是個問題。在大一這一年,我沒有嘗試主動去認識別人,也沒有太主動地表現自我。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就慢慢有一種脫離核心的感覺出現了。我想,沒有參加系上的活動,是一個關鍵。其中,又以沒有參加營隊為主。我的直屬學長是個活躍的人,他三番兩次地提醒我,要多參加系上活動。我跟直屬學妹第一次見面的時候,我也建議她多參加系上活動,沒想到她反問一句:「你不是都不參加的嗎?」這句話讓我楞了一下,原來我身上已經有標籤了。為了化解尷尬,我只好跟學妹說:「系上最大的活動我一直都有參加啊!就是去上課。」學妹回答:「哦!有聽說啊!你每堂必到嘛!」

 有一段時間,是真的感覺自己與系上脫節了。儘管是每堂課必到,但我卻感受不到任何的歸屬感(sense of belonging)。這個情形是我難忘的,也是我一直嘗試用故事寫出來的。因為我中學6年讀的是同一個學校,沒有太多進入新團體的經驗。一直是到上了大學,我才感受到,在進入新團體的時候,「歸屬感」與「被認同感」有多麼重要。既然是人類原生的需求,我自然也會去追尋。回想起來,要得到滿足,似乎應該跟上「潮流」,走入人群-I mean-參加營隊。

 從結果論來看,跑營隊的人確實是班上的核心分子。在他們身上,我看到青春的活力,與大學生應有的熱情。如果系上沒有這一群人,恐怕後果是難以想像的。然而我為何置身事外?我曾經回答:「體力太差」。也曾經回答:「不適合營隊生活」。不管我怎麼回答,站在所謂「營隊魔人」的立場,一定有可以說服我、反駁我的說法。事實上,我以為即便不參加營隊,也可以遵循我中學時代的模式,走「另一條路」去尋求歸屬感與認同感。沒想到,這樣的想法又讓我走上那條「人跡罕至」的路。

 在我最感到不安的大一上學期,我這樣寫著:「當我看見身旁的人不斷地為彼此製造交集,我竟感到惶恐。」這可能也是我不參加營隊的原因。我曉得營隊在系上扮演珍珠項鍊的角色,它把參予其中的人串在一起。因為我只是個旁觀者,所以我也只能談自己的經驗。高中時代我參加過一個營隊(東海環科營),這個營隊影響了我後來的志願。當時我就感到很震撼,我沒有想到營隊有如此大的魔力。它可以在極短的時間裡面,把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拉到極近。參加營隊之前,我從來沒有想過,原來人與人之間可以這樣認識。然而,可想而知的是,從營隊回來之後,我們這一群人有深深的感動,當然也信誓旦旦要保持聯繫。只是,快速建立起來的感動,也快速地消逝了。當時我感到驚恐!怎麼人與人之前的情感,可以這樣「來匆匆去匆匆」。直到進了醫學系,參加了迎新宿營。宿營裡,整個進行的模式和活動,與我當年參加環科營有異曲同工之妙。唯一不同的是,我的隊友,我的隊輔,還有在台上表演的人。有了第一次的經驗,我預期到這個營隊將帶給我的感動,還有將建立起來的感情。我這樣想:營隊就像一個公式,把一群陌生人帶進這個公式,等號右邊就可以產生我們想要的結果,建立起預期中的感情。就我後來的觀察,這個公式在全台灣的大學院校裡是通用的。有類似的模式,有類似的手法,唯一不同的是參予的人。當然,不同的人將激發出不同的火花。

 或許是我天生的「非主流」性格作祟,我逃避了這樣的公式,試圖尋找其他的出口。不可諱言,營隊是很強大的「工具」,某種程度而言像是一個「儀式」。就好像一道門一樣,你想要從A到B,就應該要通過這一道門。顯然,我不想從這一道門走出去。然而,這並不代表我不想要從A走到B。可是,邏輯的問題將我陷於不義。p => q是一個正確的命題,~p => ~q也正確嗎?參加營隊的人,是熱情的;不參加營隊的人,就冷漠嗎?類似的窘境其實不少。有一回某個活動要分配工作,(當時我的新聞台剛開張,我把新聞台當作生活重心。)有一個同學跟我說:「子勤最閒了!都沒有參加什麼活動,那就給你做好了。」我不是一個自私的人,也一直很願意為人服務。只是,我不能接受這樣的說法。參加活動的人 => 很忙;不參加活動的人 => 很閒?

 這樣一路寫下來,其實是在紀錄我自己碰到的挫折跟窘境。生命經驗裡面,也有好幾次是因為走在潮流之外,不知不覺感到惶恐。而我相信,未來也一定還會碰到相似的情形。話說回來,最後我選擇在杏園社去找尋自己的歸屬感。原因是,那裡有我高中時代的理想,有一個核心價值在那裡。當某一群人是因為那個理想掛在那裡,驅使他們走過去追尋,然後聚在一起產生某種共同的命運,共同的情感的時候,那樣的狀態是讓我心安的。這大概足以解釋我大一所作的選擇。

 其實還想再談一個價值觀,它是我在高中時代建立起來的。我初中的時候有過「政治」的抱負,但在高中時期剛好完全相反。其中經歷了一些轉折,熟悉我的朋友大概很清楚,不熟悉我的朋友可以看我的那一篇英文作業〈A Real Dream〉。簡單地說,我在高中時代期許自己未來可以當一個「學術人」,能夠有所謂「學者風範」。那個時期,我對政治跟社會已經冷感了。在學校裡,我也很不希望被看作是「長袖善舞」的人,更不願意讓自己成為我導師口中的「風雲人物」(一部份是因為他預言風雲人物聯考都失足)。所以我一直在作一些「類學者」的事情,比如說幫班上檢討英文考卷,比如說從網路上蒐集最新的科學資料,貼在佈告欄上;有一次化學老師(廣東籍)用數學家-丘成桐-的例子來勉勵我們,希望我們從他的人生中得到一點啟發。下課之後,我就上網找了邱成桐的資料,看完以後深受影響,所以我印出來與全班同學分享。丘是四個得過斐爾茲獎(數學界的諾貝爾獎)的東方人之一,可以說是天才型的科學家。昨天我重新找了這份資料,(http://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16_1_09/)我把當時影響我最深的幾句話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把腦袋分兩個地方同時做事,學問真的要做得好的話,要「朝思夢想」,可是如果朝思夢想有一半的功夫在政治上,我想這是基本上做不到的。政治的活動跟賺錢的活動一樣,你想靜下來,人家不見得想讓你靜下來。譬如你今天想坐下來做問題,中午接到電話,要你去見某某大使,在這個情形下,你看這個事情看得重要,某某大使來了,對你的政冶活動有很大的幫助,你不可能不想它。你明明在需要解決問題的時候,你即使不參加也得花了功夫去想這個事情。所以就受到了影響,受到了影響就很難做下去了。 】
 
 這一段話讓我下定決心要靜下心來作學問。之所以說要「靜」下心來,當然是因為在那之前我是「動」的。如果有注意到我在〈玫瑰花園 之 緣起〉所寫的,就會發現我有曾經是相當活躍的。我甚至用「跳梁小丑」來形容自己。不過,在體驗過passion和fame之後,我開始回頭去尋找真實的自我。所以我要自己靜下心來,不知不覺走上了所謂「低調」的境界。有一些朋友把我形容成是「內斂」,或許有時候內斂過了頭,也是不太健康的。

 這一個section是該停下來了。我談了太多「我」了,作家陳映真說這一代的年輕人太喜歡指著自己肚臍說「我如何如何」,看來我還是在潮流之內的。因為篇幅超出我的預期,加上我還沒有吃午飯,這一回也先就此打住。 

台長: 玫瑰先生
人氣(7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