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8-13 20:01:46| 人氣1,60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書說/侯文詠極短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就字數而言,侯文詠是這一年來我最熟悉的作家。一個作家對讀者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的。在接觸侯文詠的文字之前,會讓我「選作者不選書」的,大概就只有光禹吧!

  一年前,考完聯考之後,我滿腹對台灣教育的不滿,無處可說,也說不出來。同一時刻,侯文詠出了《危險心靈》。不久,我錄取醫學系的消息傳來,班上一個從醫意志堅定,順利錄取台大醫科的同學,用侯文詠來鼓勵我,希望我在這一條路上也有自己的風采。不久,我當然也看了《白色巨塔》,也才慢慢知道,原來有不少人因為這一本書立下從醫的志向,也讓很多人對醫界改觀。

  相較於許多和我年齡相仿的醫學生,對侯文詠的作品,我似乎是後知後覺了點。所以,就像是一部電影沒有從頭看起,我得倒帶回去,重新去了解侯文詠其人其文。事實上,寫還《危險心靈》之後,侯文詠上媒體談了幾次新書,引起教改的討論風潮。之後,據悉他就閉關了。我在想,莫非他又找到新的寫作主題?當然也很好奇,下一次他會端出什麼菜來。

  答案在將近一年後的現在揭曉。這一本《侯文詠極短篇》,集結了60個作者人生中親身經歷,或是從身旁朋友聽來的故事。侯文詠的作品大概分為兩三個階段,這一次以極短篇集結成書,其實在風格上略顯突兀。畢竟,60個故事串成一本書,就很難用一個核心價值去描述這本書。不過,基本上,就寫作的「形式」而言,對侯文詠本身是一種新的突破。

  極短篇是很特殊的一種寫作型式。在有限的文字裡面,將一個故事的場景、人物、劇情交代清楚。極短篇的「節奏」是很迷人的。故事的結尾,通常是點到為止,再不然就是嘎然而止。然而,篇幅越小,極短篇就越顯獨特。所以,就如同侯文詠自己形容的,一個極短篇就是一個故事。然而,極短篇背後的意義,往往是由讀者自行去發揮。在侯文詠這60個故事裡面,其實有相當豐富的類型:有一些讓你會心一笑;有一些讓你停下來思考;當然也有純粹的經驗。對讀者而言,全書從頭到尾有一個理所當然的特色,就是-容易閱讀。

  上個禮拜,侯文詠上蔡康永的節目談這一本新書,讓我找到了這本書的一些附加價值。據侯文詠的朋友表示,他是一個善於講故事的人。蔡康永問他一次寫60個故事的動機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在書的序裡頭寫得很清楚。而我也認為,這本書的序言是有「紀錄」的價值。

一年前SARS爆發,侯文詠埋首為《危險心靈》作結尾。事實上,看過那本書的人應該感覺得出來,書的收尾顯得很不自然。侯文詠說,書裡的劇情已經走入一種荒謬的境界,到最後越來越無法收拾。當然,這就是尾聲不自然的原因了。不過,侯文詠在極短篇的序言裡,他寫下了當時的心境:「我在小說荒謬的結尾裡掙扎著,一點也沒想到小說外面等著的,卻是另一個更荒謬的世界。」他所說的更荒謬的世界,指的是受到SARS包圍的台灣島。然後,侯文詠重讀了《十日談》。《十日談》講的是,在黑死病流行的期間,一群男女逃到郊外去避疫,因為太無聊了,彼此約定每天講一個故事和大家分享。侯文詠從中得到了靈感,他開始思索,在沉重的氣氛之下,用什麼樣的方式來留下紀錄。當然,最後的成品就是極短篇中的60個故事。

  這本書的序言寫得很誠懇,也很迷人,它紀錄了一個作家在大事件中的思考軌跡。然而,侯文詠對「故事」所作的詮釋,再次和我心底的聲音響起共鳴。他說:「人一方面要吃東西才能活下去,另一個方面,沒有故事,人大概也是活不下去的。」這句話對我來說是適用的。很難想像,如果有一天,法律禁止人們說故事給彼此聽,那會是什麼樣的世界?不能否認的是,「故事」是迷人的。對小朋友來說,與其你喊破喉嚨叫他安靜,還不如你的一句「來!我講一個故事給你聽。從前從前…」,小朋友聽到這句話,哪一個不是乖乖地坐下來聽你的故事?所以這是很有趣的現象。人們從故事裡面,知道不同時間,不同空間的人,過著什麼樣的日子?好像非得要聽了故事,我們才能夠安心地繼續過生活。

  故事的魔力是驚人的。高中時代,我參加過幾次演講比賽,對怎麼樣吸引聽眾有小小的研究。其實,沒有人喜歡聽生硬的論述和艱深的理論。我對於那種喜歡賣弄學術專業的人很反感。最能夠抓住聽眾注意力的,絕對還是小故事或是親身經驗的分享。就連課堂上,老師上課也有同樣的情形。只要老師一離題,開始說起他的人生經驗,台下忙著作自己事情的同學,多少會把注意力轉向老師。由此可見,人對於「故事」有一種先天的欲求,只是不經提醒,不容易發現罷了。就我自己來說,和一個陌生人見面之初,對於這個人背後的人生故事,總是有很高的興趣。不是探人隱私,只是會很想知道,眼前的這個人,在他的人生過程中經歷的什麼事,有什麼樣可以和我分享的故事。相同地,如果有人想了解我的人生故事,通常我也會不吝嗇地與人分享。

  我想,時代再紛亂,人還是有聽故事的慾望。就像食物有儲藏的必要,為了迎接亂世的到來,我們要適時地收藏一些故事,以備不時之需。(作者為中山醫大杏園社長) 

台長: 玫瑰先生
人氣(1,60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