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28 15:07:18| 人氣3,41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讀書:我輩孤雛+電影:銀翼殺手(欣宜)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視傳 欣宜


書名:我輩孤雛《When We Were Orphan》
作者: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4月


簡介:

30年代英國倫敦一名舉國知名的私家偵探克里斯多夫.班克斯,決定回到他兒時住所-上海的租界,尋找他年幼時失蹤的雙親。

此時的上海早已烽火連天,動盪不安-每個人都在追究為何事情何以至此。儘管克里斯多夫已於英國上流社會中取得地位,他卻寧可冒險放棄一切-包括那一生一次的戀情。對他來說,他的事業及地位,都只是為了尋找雙親所做的準備。面對他生命裡長久以來的暗影及謎團,他有著"非如此不可"的使命感。"這一次,逝去的童年,失去的雙親,他要一起尋回。"(註一)

他在即將淪陷的上海急忙的尋找雙親及兒時的日本玩伴-秋良的下落。遇見了以為能拯救中國的英國友人、急欲開戰的日本人、還有卑微的中國百姓。由多國人口組成的上海灘
,藉由這些人的言行,表明了對世界深沉的無力及喟嘆。

然而,當真相浮現,由記憶所構成的理解和現實間的巨大落差,卻心痛的令人難以承受……。



















註一:我輩孤雛封面標語。


內容:

石黑一雄,日裔英籍作家,1954年11月8日出生於日本長崎,父親為海洋生物研究學家,母親是典型相夫教子的日本中產階級家庭婦女 ,5歲時隨父親職務移居英國。"在僑居英國的幾年,父母隨時準備著研究經費一用完,便回日本,故而對孩子的傳統日本文化、道德規範的教育,從來沒放鬆過。石黑對西方文化的了解更多來自於母親伴讀的日本兒童讀物,英文只是一個外面的世界。石黑自幼的夢想是做個搖滾歌手。大學畢業後石黑做了兩年社會工作,在倫敦北區幫助無家可歸的流浪漢們,以後,突發奇想要當作家,便加入了東安格利亞大學(又名:英吉利大學)由名作家、批評家布蘭德布里(Malcolm Bradbury)主持的寫作課程。"(註二)於1980年代初期以短篇"莫名時有的哀愁"正式出道。作品量少而質精,幾乎每一本書皆被各大文學獎提名或得獎,最為台灣讀者所知的為1989年獲得英國布克獎的"長日將盡",曾被改編為電影。

作品介紹:


1981 Introductions 7:Stories by new writers(台灣無中譯本)

1982 群山淡景 A Pale View of Hills (winner of the Winifred Holtby Prize)

1986 浮世畫家 An Artist of the Floating World
(winner of the 1986 Whitbread Book of the Year Award, Premio Scanno, and   shortlisted for the 1986 Booker Prize)

1989 長日將盡 The Remains of the Day (winner of the 1989 Booker Prize)

1995 無法安慰 The Unconsoled(暫譯,台灣無中譯本)

2000 我輩孤雛 When We Were Orphans
(shortlisted for the 2000 Booker Prize and Whitbread Novel of the Year)

2003 悲歌之王(暫譯,電影劇本,台灣未上映)

2005 別讓我走 Never Let Me Go
     (Commonwealth Writers Prize)

2005 伯爵夫人The White Countess (暫譯,電影劇本,台灣未上映)





註二:引用至(書裡的風景)之(外鄉的山水)篇。 愷蒂著,遠流出版



作者出生於二戰後兩年,對二戰對人類影響的影響極有興趣,加上作者特殊的移民經驗,成了他書中永遠的命題:對自我的追尋、因恪守著錯誤信仰而抱憾終生的人們、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反思、質問世界的正義、人類對國家機器的壓迫無能為力……,這些後殖民文學主題,以及他特殊的身分(日裔英籍-兩個他必須認同的國家,皆為帝國主義國家),構成了他具國際性的眼光,也因問題的普世性,讓他受到國際間普遍的認同,被認為是未來可能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人選。

文風冷靜、自持而細膩,慣用回憶與現實交錯、第一人稱敘事,營造出一種優雅而迷離的風格。自詡為"現代國際主義作家"。

書中的主角-克里斯多夫‧班克斯,一名英國偵探,以打擊犯罪,抑止世界沉淪為職志。一心相信父母依舊健在(無法理解他為何如此偏執的相信這件事),天真的相信,英國必會維持世界的公理。他以為他有著崇高的使命,用模糊的記憶構成了:相信雙親是因崇高的理想(反對鴉片傾銷中國)而失蹤。-這一切,無非關於正義。

作者長於使用第一人稱敘事,徹底分析主角的內心狀態-回憶、反芻、敘述、自我辯解。但所有外在事物皆從主角的角度詮釋,即產生了事實與自白不符的情形,這迫使讀者必須讀出作者的謊言。但主角本身也生活在謊言和隱瞞底下。對雙親的想像及尊崇無非是他立志當偵探的原因。然而,當真相遠遠不是自己所相信的,甚至是與正義背道而馳的,這樣重大的心靈創傷,又該如何釋懷?

這又是石黑另一個書寫主題。他著迷於書寫二戰倖存下的人們。他筆下的人物多是帝國主義的信仰者(在此書則不那麼明顯)或犧牲者。這些人,在背負著過去的錯誤,又該如何度過餘生?

作者曾自述:「我的人物表現出一種殊死的勇氣,儘管他們看到,自己已用生命的一大部分時間來做徒勞的事,但他們仍然繼續做下去。我敬佩他們。他們可以瞭解自己。問題只是,生命消逝得太快了。」

他給的答案,不外乎是愛與寬容。他總是在結尾,給了我們一點愛的光亮-那是克里斯多夫為自己贏得的-他監護的一名父母雙亡的孤女,給了他展開新生活的希望。最後,他昭然若揭的說:「……我們的命運是以孤兒的眼光看待世界,長年追逐著父母消逝的暗影。……只有盡全力把使命完成,在此之前,別無解脫之途,心中無法得到片刻的寧靜。」(註三)

我想,這句話意可以這樣解釋:在這世上,我們有如孤兒。我們必須尋找出自己的認同及存在的理由。

我認為存在主義的氣氛極為濃厚,悲觀卻也肯定人生的價值。

我愛讀他的書,是因為他給了我們生存的光亮……。



註三:(我輩孤雛)P371頁,石黑一雄著


******************************


書名:(銀翼殺手)Blade Runner
導演:雷利‧史考特 Ridey Scoot
原著:飛利浦‧狄克
演員:哈里遜福特
   HYPERLINK "http://app.atmovies.com.tw/star/star.cfm?action=stardata&starid=sDH4004652" 黛瑞漢娜 
   HYPERLINK "http://app.atmovies.com.tw/star/star.cfm?action=stardata&starid=sJH4002816" 詹姆士洪
   HYPERLINK "http://app.atmovies.com.tw/star/star.cfm?action=stardata&starid=sRH4002857" 魯格豪爾
上映日期:1982.6.28



簡介:

2019年,在外太空殖民所增加人口,製造了為數不少的複製人,而這些複製人發生暴動,使得地球政府不得不提前讓他們「退休」。瑞克(哈里遜福特飾)乃負責執行「銷毀」任務的「銀翼殺手」。而他卻在追殺的過程中,愛上了一位女複製人(西恩楊飾)……。




心得:


I’ve seen things you people wouldn’t believe.
Attack ships on fire off the shoulder of Orion.
I watched c-beams glitter in the dark near the Tanhauser Gate.
All those...moments will be lost...in time.
Like...tears...in rain.
Time...to die.
﹝洪凌之中譯版本﹞
我所見過的事物
你們人類絕對無法置信
我目睹戰船在獵戶星座的端沿起火燃燒
在海面上可見火花然映的絕美光芒
然而,這些都將在轉瞬間消逝無影
如同雨滴中的淚水

上面的唸白是一名複製人在將死之際的喃喃自語。
故事發生在2019年的洛杉磯,美國最大的生化企業泰瑞公司所生產的複製人,產生了自我意識,為了尋求人生的意義與更長的生命﹝複製人的使用期限僅有四年﹞,因而叛逃;哈里遜福特飾演的特警「銀翼殺手」小組負責捕殺這些外表與人類完全相同﹝甚至更完美﹞的複製人,竟而使他自己陷入了自我質疑的歷程,甚至愛上了其中一名完美的複製人。對於生命、對於人生存的意義,藉由像是對照形象的複製人,來闡述其意義。
令人深刻的其實不是那些毫無生氣的人類,而是那些一心只想生存的複製人。他們激越的生命形象,帶給人極大的震撼。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3,41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讀書心得 |
此分類下一篇:讀書:誰切了乳酪(元廷)
此分類上一篇:電影:天賜良醫+讀書:追風箏的孩子(風雅)

葉蝶
1.二戰(前)後出生的日本文學家,受到西化相當的深,而日本二十世紀諸多「文學家」(敬稱),所關注與深掘的人性、哲學或歷史等深刻面向,也是使我相當著迷於日本文學的原因所在。

2.「菊花與劍」是一個象徵的概念,來形容日本這個民族,絕美、淒美但是卻有一種悲劇的、殘忍的矛盾民族性,也因為這樣,日本的許多文學刻畫是相當具有層次與深度的。

2.「銀翼殺手」這部距今已經二十多年的老片,在影史尚有它的特殊意義,名列「科幻經典」之片。片中以「複製人」為題材的電影,日後卻在科學上成真。

3.如果有參考,要列網址來源如:http://worker.bluecircus.net/archives/2002/01/post_46.html
2007-06-28 18:24:42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