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9-03 21:28:10| 人氣267| 回應1 | 上一篇

讀「我們能這樣教性別嗎?」有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被這位母親打動了,她為中時那篇「我們能這樣教性別嗎?」寫下下面這篇文章。

   我是三個小孩的母親,一清早閱讀這篇一點都不尊重生命的偏見,感到非常憤怒,已經寫信給台大生命教育中心,祈請他們公開出面說明,到底陳復講師真的代表該單位的"扭曲"生命觀點?還是不過是個宗教基本教義者的掛羊頭賣狗肉?

  其實整篇文章看完,真的發現這極端的偏見,已經到了讓人不知該如何與之對話的搖頭與嘆息!

  我並無陳復"講師"的詭狡技巧,以一大堆虛飾的文字美化其異性戀沙文主義的猙獰面貌,而我只是一位沒有太多學術名詞可用的母親,誠心希望孩子,以及未來的子子孫孫能有性別平權的美麗新世界!

   我想,這篇文章激怒了太多人了!

  我的憤怒是出於母親的一種本能,想保護自己被欺凌的孩子,因為全世界的同志,都是我的孩子!

   在此揪心地分享只是一位母親的悲痛,卻也有母親最厚實的相信。我邀請所有的母親,都能以愛孩子的本能,一起用我們最溫柔與堅實的相信,守候我們的孩子能在性別平權的美麗世界裡成長!

*****
  就在中年懷胎第五個月時,一次與母親聊天的機會,偶然地說起了同志議題,一如既往地,母親又是無意識地複製著父親的偏差觀點與歧視言論,只是單面地覆述著:「你爸說這些人都是半男陽(台語意指半個男人)、查某體(台語貶抑意指女人的身體)與心理變態!」

  當我反問母親:「那你自己是怎麼想的呢?」

  這時她竟瞠目結舌,支支吾吾地完全吐露不出個人的觀點。

  於是,我跟母親提到葉永鋕事件,以及葉媽媽在彩虹遊行裡的真切感言。一位長期活在父權與男性沙文主義宰制下的南部農婦,曾經盲目地被最粗暴的異性戀沙文偏見給制約,而綁手綁腳地面對所有殘忍的欺凌,不知道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孩子,卻在歷經喪子之痛之後,勇敢挺身站出來,告訴大家:「同志就是我們的孩子,我們要以母親的愛,好好呵護他們!」。

  葉媽媽痛徹心費地失去了一個親愛孩子,卻用母親最寬厚、溫柔的力量,保護了全天下的同志孩子!

  當我邊說邊哭泣地告訴母親這位母親歷經痛苦後的勇敢,不知怎麼的,我感覺肚子裡的胎兒給了我一份更深邃與堅實的相信力量。

  「媽,我們都是有子女的人,當我們能以身為母親最本能的愛,像保護自己的孩子,去疼惜、關愛所有的同志,這世界就會減少一半的殺戮了!我相信這是上天讓我們有幸成為母親,所要履行的責任與義務。」

  說完,就連我自己都很意外,因為過去我與母親總是規避這個話題,即使不小心碰觸到了,我也總是以漫罵來譏嘲母親的偏執、沒知識,甚至是忿忿不平地反唇相譏說他們這些恐同者才是真正的變態。然而,第一次我可以這樣心平氣和地跟母親聊這個禁忌話題,而且以身為人母的柔軟,邀請她一起加入心疼同志的行列。

  母親先是有些怔忪地看著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說著,我這有別以往悍婦潑辣的模樣,果然震撼到她,她憨實地點點頭作為承諾,雖然她腦袋裡的意識還在詭譎抗辯著,但是母愛的本能被誘發之後,一份屬於母親的相信正要接棒。

  事後,我細想著這不可思議的一切,曖曖內含光地看見一份母性陰柔的「相信」,正在對我眨眨眼,就像我最愛唱的一首兒歌【媽媽的眼睛】:「美麗的,美麗的,天空裡,出來了光亮的小星星,好像是我媽媽慈愛的眼睛。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常常希望我做個好小孩,媽媽的眼睛我最喜愛!」。

  一位母親的相信,這份力量是無限廣嚴與涵容的,相較我過去以受害者自居的悲憤,跟異性戀沙文主義直接衝撞與叫囂對陣,或許這份非暴力的和平包容,更能造成人心質變。

  「我以孕育生命如同春到人間的母親溫柔,願意守候著我所愛的,直到永遠!哪裡有無明的黑暗,就有我相信的光,一如母親,守得住妊娠的苦,撐得過生產的痛,就是為了讓孩子降生到光明世界裡,而同志平權的美麗新世界,也是可以這樣像嬰兒般地降生到人間!」

  我的承諾,我願意~』
 


個人也被那篇文章喚起了過往的回憶:

國中時,大部分同學身體開始出現第二性徵,有位女同學胸部超級豐滿,經常被男同學取笑,我因為事不關己,向來低調以對。取笑的風潮後來越演越烈,甚至上數學課,當老師在黑板上寫下的數字和那位女同學的學號一樣時,竟也引來全班的哄堂大笑,這個數字成了一個奇異的符碼,開啟全班莫名笑點的符碼,連我這個無關的人嘴角也會不自覺的上揚。

轉學後,沒有這種集體霸凌的情事發生。但我記得班上有名男同學和我相處的很愉快,那時候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無法打進主流男同學的社交圈裡。那個男生長得很漂亮,秀秀氣氣的,功課好、品格好、運動神經佳,和我這樣粗手粗腳的人做朋友,好像少爺跟長工交朋友一樣。長大以後,我越來越明白,在性別上,男性經常被要求要manly,要有男子氣概,所以我的朋友再怎麼優秀,也無法進入主流的社交圈裡。

進入高中以後,甚麼樣的女生都有。有嬌羞美麗的、也有帥氣挺拔的,我在高中見識到甚麼叫多元,想起國中同學種種無知的行徑,我到現在還在後悔當時為什麼沒有阻止大家嘲笑那位女同學,甚至在某些時候,沉默讓我成為幫兇。我記得那位女同學的淚水,也記得我轉學前他開始經常請假不來上學,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也是幫兇之一。。。在那個性別僵化的年代,我們讓很多人受委屈。

如今,20年過去了,性別教育稍有進展,我們開始要告訴下一代性別可以是多元的,爸爸可以負責煮飯,媽媽可以負責家裡的修繕工程,有些家庭不一定會有爸爸或媽媽,家庭也可以是多元的。尊重同性戀、多元性別與多元情慾不是要解構異性戀、兩性關係與家庭價值,而是讓我們瞭解世界是豐富的,愛情並不侷限在兩性之間,家庭的組成不單單只是父母、小孩。我希望下一代的教育比我們成功,讓我國中遇到的事情不再重演。也許有一天,當不同氣質、不同性徵或不同性傾向的人都能夠被予以尊重的時候,葉詠誌事件或上個月臺大學生自殺的事件也許就可以避免了。  --by 2012.6.28

台長: guy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26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 個人分類: 彩虹國度 |
此分類上一篇:為什麼要支持熱線?

山風子民
分享了妳的文章
我也感動萬分
尊重多元是一個核心價值
就如同早餐店有許多種類一樣
每一種都有生存的權利
喜歡哪一種是每個人應有的權利
那篇文章
我沒有看過
我會試著找找看
許反對者打著宗教名義
卻是選擇性的詮釋教義
不過
我覺得不用悲觀
社會風氣漸開
同志見光度高
大家就會習以為常
如鄰居般看待
這個目標應該不會太遠
2012-12-12 08:37:1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