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2-01 00:59:09| 人氣4,00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腸攝影~~外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陣子我龍體欠安,吃東西常常覺得還沒吃飽就脹的好難受,加上沒事還一直打嗝,有時候還打嗝到想吐,因為人沒辦法不吃東西,可是當吃東西又很不舒服,很討厭看醫生的我,只好很自動的去看醫生了。到馬偕醫院看了腸胃科,遇到的醫生還不錯,蠻有耐心的〈真狗屎遇到好醫生,通常醫生都不是好東西〉,聽了我的症狀,說我是腸胃脹氣,開了一個禮拜的藥。
沒想到過了一個禮拜症狀還是一樣,只好再去看醫生,這次醫生安排我去照X光,看著我的X光片,醫生開始講解,哪裡是大腸,有黑黑小氣泡的地方是脹氣,說我大腸都是大便,因為塞滿了大便所以食物下不去,因此就產生脹氣。就開始問我排便的情形,是不是上大號的次數很少,每次的量不多。這時我心裡想,有時候大的便都要沖水兩次才沖乾淨,我的算少那其他人怎麼辦?醫生聽我的說法,就安排我做大腸攝影的檢查,想看看是不是我的大腸出問題,才會這樣...
重點來了,去批價後,到放射科排大腸攝影的時間,因為做檢查的前兩天只能吃白蠻頭和開水,其餘的都不能吃,而且,檢查的前一天下午每隔一小時必須喝冰鹽水,到了晚上要喝瀉肚子的藥,有喝的、吃的還有塞劑,檢查當天還要早起再塞一次塞劑,目的就要瀉肚子方便檢查。這時我心裡想,讓我死了吧.....待續

p.s大腸攝影介紹

大腸鋇劑攝影術

(Lower Gastrointestinal Series,簡稱LGI )

 


大腸鋇劑攝影術(LGI )又稱鋇劑灌腸攝影術(bariun enema),是檢查大腸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大腸鋇劑攝影術大致可分為兩種:單一對比灌腸攝影術(singlecontrast enema )及雙重對比灌腸攝影術(double-contrast enema )。前者操作較簡單,費用較便宜,可適用於診斷大腸急性阻塞、大腸廔管、懷疑有憩室炎或闌尾炎,及小孩子的巨大結腸症等。後者操作較複雜,費用較高,但診斷價值也較高。它不但可以觀察到大腸粘膜的細微變化,也可以偵測小型的息肉狀病灶及炎性大腸症之早期變化,對直腸之病灶也有較高的診斷力。有些醫院是以單一對比灌腸攝影術作為初步評估的工具,一旦無法解釋臨床問題,或者有可疑性病灶時,再接著作雙重對比灌腸攝影。但由於後者的診斷力較高,愈來愈多的醫院把雙重對比灌腸攝影作為第一線的大腸鋇劑檢查。


適應症---什麼時候應該安排這項檢查?

1.病人有便血、大便潛血陽性反應、腹痛、體重減輕、便秘或下痢、懷疑大腸及終迴腸有病灶時。

2.病人接受過大腸鏡檢查失敗或資料不全(如狹窄無法通過),欲瞭解全部大腸之狀況時。

3.為某些治療目的(如腸套疊)時。

禁忌---何種病人不適合作這項檢查?

1.懷疑大腸有穿孔現象的病人。

2.大腸正在急性大量出血的病人。

3.急性毒性巨大結腸症( toxic megacolon )的病人。

4.大腸或直腸剛作過內視鏡生檢。作生檢時採取極深的組織或者生檢範圍極廣泛的病人,接著作大腸X光鋇劑檢查可能有穿孔的危險。


準備工作:

1.術前灌腸是成功的關鍵---首先停用可能造成便秘之藥物(如鐵劑、抗痙攣劑等)。檢查前一天至兩天開始改吃低渣飲食或改喝液體食物。檢查前一天口服瀉劑(如Castor oil )令大便變成稀軟。檢查當天早上再作清洗灌腸(cleansing enema ) :使用2000ml 清水灌腸,將殘留的糞便清洗出來,以便檢查。

2.如果懷疑病人是潰瘍性大腸炎或者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 ) 之急性期,不宜大量使用瀉劑(可能加重病情惡化)。如必要作大腸鋇劑攝影時,可以不需作灌腸準備即進行檢查。


檢查步驟:

1.在灌入造影劑之前需先拍攝一張腹部單純X光片,這張片子可以提供一些有用的資料:包括有無游離空氣、糞便是否太多、骨盆腔內有無鈣化、腫瘤或腹腔內有無放射線不透性或可透性物質,以供灌入造影劑後作比較。灌入大腸的造影劑通常是使用20%--25%的低密度鋇劑懸浮液,在螢光幕監視下慢慢自直腸灌入,可疑處再利用壓迫的方法以觀察清楚。例行檢查必須拍攝直腸、乙狀結腸、下行結腸、脾曲部、橫行結腸、肝曲部、上行結腸、盲腸、迴盲瓣、及終迴腸之局部X光片。任何可疑位置需加拍局部相片。照完後讓造影劑排出,再照一張排空後像(postevacuation film),可以看到大腸粘膜之類型,也具有診斷價值。

2.雙重對比灌腸攝影時,也要先拍攝一張腹部單純X光像作為參考。然後先灌入90% ~ 100%之高密度鋇劑懸浮液,直到脾曲部之高度,再灌入空氣,令病人翻轉,使整個大腸充滿鋇劑及空氣,再拍攝局部及全大腸相片。如果大腸呈痙攣或病人覺得不適時,靜脈注射1mg之glucagon ,使其痙攣減少,可以觀察到更清楚的大腸。

3.在直腸區域要特別小心,有許多病灶會因為鋇劑太充滿或鋇劑不足而漏失,必須同時拍攝側面像以便評估直腸後面的空間(retrorectal space )。

 

如何判讀結果?

1.先看檢查是否成功?這項檢查的失敗率有時高達10%,主要的失敗原因是準備不週,糞便滯留在大腸內,影響結果。如果是糞便滯留0在大腸內,應採取更積極的方法清洗大腸後再重作一次檢查。有時鋇劑灌腸攝影時會因為大腸內有阻塞性病灶(如腫瘤)而使鋇劑無法通過,此時可改用管徑較小的大腸鏡觀察此病灶,並進行生檢。

2.看報告是否完整?完整的檢查應包括全大腸及終迴腸的一小段。通常直腸乙狀結腸部份病灶最多,應有側面像及注意讀片結果。

3.大腸鋇劑X光片之判讀首先要注意有無任何人為缺陷:例如大的糞便留在腸內,有如息肉狀病變;細小的顆粒殘渣留在腸內,有如大腸炎。有些鋇劑沉澱在腸子後類似潰瘍,有些氣泡又會令人誤為息肉,這些都要先作鑑別診斷。

4.判讀時要看整個大腸之位置有無異動,是否被外物(如腫瘤、偽囊腫)所擠壓而變形或位移。其次看大腸的大小是否有改變,如果脹大可能有巨大結腸症、毒性巨大結腸症、腸套疊、扭結,或者遠端有腫瘤造成阻塞等。如果大腸壁有局部變小變狹或變硬,則可能有癌症、炎症、或者外來腫瘤之壓迫等原因。大腸粘膜之完整性也是重要的特徵,憩室是向外突出的袋子、息肉狀病變則是向內凸出的病變。雙重對比灌腸造影術可以觀察到大腸粘膜的細微變化,除了息肉、偽息肉這類病變外、粘膜之顆粒樣變化、淺潰瘍、深潰瘍、或廔管之變化都是診斷炎性腸症( IBD )的重要特徵。

5.大腸的息肉甚多時,應注意是否為息肉症 (polyposis )。息肉與癌症之鑑別診斷應注意大小(愈大愈可能為惡性)、形狀(不規則且表面粗糙者可能為惡性)、有無柄(無柄廣基性的較可能為惡性)等特徵。

台長: 不眠飛行
人氣(4,00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美國黑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5 03:26: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