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12-29 05:08:41| 人氣486| 回應16 | 上一篇 | 下一篇

譚老師的書出版了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譚家哲老師的兩部著作:《論語與中國思想研究》和《形上史論》近日已在唐山出版社悄悄地出版了。

回顧二十年來,社裡有不少朋友陸續從譚老師的教學、言談,草思與零星刊載的著述獲益,而今看到譚老師這兩部著作正式在書店裡擺出來,內心實有說不出的感動!我想,大家和譚老師問學、從遊的過程與時間長短容或有異,但如果說這些時光是大家在三研社的氛圍底下,另一充實而難忘的精采篇章,應該也不為過吧!即使未曾接觸過譚老師,而對論語、古琴、奕道,西方形上學、音樂、美學有興趣的朋友,若能撥空去買這兩部著作來閱讀,相信應該可以在自身的工作或教學研究之餘,為自己帶來不少思想的愉悅和生活啟發。

下回若譚老師得空北上,或許大家也可以約個時間一起找他來聊聊,重溫當學生的樂趣。

順祝 週末愉快 新年好

PS.譚老師這兩部著作的大綱可在東海哲學系譚老師網頁裡看到: http://www2.thu.edu.tw/~philo/index1.htm

台長: 臨風妍笑
人氣(486) | 回應(1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歷史思想 |
此分類上一篇:2006春日重遊巴黎,之二:「後現代」或「後近代」

Edith
昨天得空去書肆訂了!
2007-01-02 11:35:19
Edith
書拿到了
厚厚的三巨冊
看著頭就大
這似乎成了我的寒假作業......
2007-01-17 15:04:38
Edith
挑了一個喜歡的題目"懿美與美"先讀
進行緩慢
這樣的書目的不在知識性的建構
急不得
2007-01-29 13:44:16
Edith
無意中翻到書末的"跋"
譚老師曾親炙當代許多思想大師呢!
文中所述的為學態度很不同於目前國內有些學者為佔領學術山頭而有抄襲,掛名,...之類的狗屁倒竈事
我常覺得台灣社會價值之所以這麼分歧
就是許多人心中沒有典範
所以看不到天地的邊與生死的盡頭
2007-02-09 10:33:00
Edith
如果機緣夠的話
就受業於他門下

不過一想到寫論文
最令人恐懼的是面對空茫
好像把自己流放到全然陌生的地方
沒有退路...

出去玩幾天
2007-02-10 22:11:22
Edith
>說不定上了幾堂課就有許多想寫的論文了:)
您真會鼓勵人

每跨一步都得踩出清清楚楚的腳印
休閒式的讀書於我總覺不足
真要求學就得寫稐文
就如Kristeva說的:
"透過一再的流放,我們一再立命"
那需要勇氣/憨膽
在這之前容我有猶豫期 ^^

在職班是工作日的晚上或是寒暑假上課?
2007-02-14 11:43:27
Edith
譚老師都開些什麼課程?
2007-02-15 17:07:58
Edith
今天讀形上史論
被先生打趣說"後現代都要取消形上學了只有妳還看這樣的書"
他還建議我買一套送給校長
以阻止他三不五十push教師讀一些有的沒的書 ^^
2007-03-11 18:00:33
Edith
關於反諷

「反諷」是後現代文學與藝術很常見的手法,以對大家耳熟能詳的原作的仿作,稍事改變發展,達到幽默、諷刺,令觀者發出會心一笑的效果,或更進一步解構原作的「唯一性」、「絕對性」,使人朝另一個方向去思考問題。

最具代表性的藝術作品是杜象(Duchamp)的<芳泉>-一只簽了名的馬桶,還有<翹鬍子蒙娜麗莎>。

另外,得國戲劇巨擘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的<勇氣媽媽>,他以似非而是的手法揄揚戰爭,實則控訴戰爭;<高加索灰闌記>則是中國元雜劇<灰闌記>的仿作改編,透過他社會主義的辯證,將儒家思想的母愛家庭倫理轉換成社會倫理的主題。

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的<明室>(La Chambre Claire)是悼念亡母的療傷之作,明明是哀慟逾恆,許多情感有待宣洩,但面對<冬園>(巴特母親還是五歲小女孩的照片),巴特卻無話可說,於是這本討論攝影的書,主題最終竟是不斷談論著「沒什麼好談」的事,十分反諷,而無話可說卻更見作者傷痛之深。

當然最近的例子就是:分明了然人不能停止形上的探索,但在這形上學日益消褪的年代,只好無奈地嘲諷「後現代都要取消形上學了只有妳還看這樣的書。」在正言若反中透著某種隱痛。
2007-03-17 18:01:55
Wind
二十世紀法國第 一流的思想家很少人談"後現代"的
雖然他們裡面確實有好幾位是"後現代"思潮的源頭活水
如萊維納斯,傅柯,德希達
2007-03-18 06:00:03
Edith
後現代也不是跟現代那麼截然分明
它雖是現代的反動
但也是現代的產物 / 延伸
2007-03-19 10:01:00
Edith
明室(La Chambre Claire)
作者: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
出版社:台灣攝影

最近閱讀了幾本攝影相關書籍,<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Walter Benjamin)、<論攝影>(Susan Sontag)、<另一種影像敘事>(John Berger & Jean Mohr),還有這本<明室>,最喜歡這一本,翻看再三,不忍釋手。

巴特以快門的起落隱喻生死。一張靜照,如將景物框住,讓時間停止在那一剎那。假如照片內容是人物,那麼生死的感觸會更強烈。

這本小書是悼念亡母之作,哀痛逾恆,他拒絕以科學的客觀來談論攝影,因為個人的哀傷之情無法/不願意被科學歸類簡化,為求個體的獨特性,他反而出之以情感,尤其是悲愴,做為探尋攝影(照片)的根本起點。因此他不像Walter Benjamin那樣去做攝影的歷史探源,也不像Susan Sontag那樣去做社會學的、倫理學的、美學的探討,或如John Berger & Jean Mohr那樣去探討另外一種解讀照片的可能。三者都出之以理性的筆調,唯獨巴特出之以散文與小說的形式來論攝影,個人身影無時不出入對攝影本質的哲學性探究,藉以療傷止痛。因此傷痛之情與攝影的探討是二而一的,憂傷氣息瀰漫全書。基本上小說散文之於論說是不同性質的體材,這本書的寫作風格無疑非常個別性,勢必遭人批評為純屬個人囈語,毫無客觀性的科學價值,因為無法類推,套句張愛玲的話,就說他是在瞪著自己的肚臍眼吧。

但奇怪的是,在這些談攝影的代表性作品中,我獨獨偏愛Barthe的<明室>,書名本身也夠反諷的了,Barthe不用攝影的「暗箱」,而採用暗箱發明以前的描像器,亦即「明室」,意思是攝影毫無神祕之處,一張照片就是你所看到的樣子,這也正是Barthe不斷告訴我們的攝影真相:一張照片只說明了「此曾在」(Ça a été)和「即是此」(C’est ça),除此之外沒別的了。

Barthe以現象學方法,剝洋蔥似的,帶著自我的意向性,來一趟哲學探險,層層剝落照片的「知面」與「刺點」的表象,最後走入過去、現在、未來彼此交融的時間幻象裡,不時將自己的觀點/感受以納入括弧的方式呈現在字裡行間,存而不論,使自己既在又不在,最後直探攝影的核心-如洋蔥,什麼也沒有-是空,除去現象的幻覺:包括對母親的愛、母親的亡故、自己的將死事實,當一切幻覺都泯除之後,反而能如如地看待現象的起落。因此,Barthe的結論是:看著母親的照片,他要談論的是「沒什麼好談」的事。那麼,Barthe對母親的愛使他以為一張母親的照片終將對他顯露什麼特別的意義,終可將母親的愛永遠挽留,因而對攝影所做的種種灼熱又悲切的探討竟成罔然,人子的哀傷無法被撫慰。

照片本身是平面的、平淡的、平板的,無法穿透它獲得任何深邃的意義,而「沒什麼好談」的事,不屬攝影,屬形上學。Barthe書中提到:

福樓拜(Flaubert)嘲諷(但他真的在嘲諷?)布華與貝格謝(Bouvard et Pécuchet)對天空、星辰、時間、生命、無限等事事探問。而攝影對我提出的亦是這類問題,屬於一種「憨傻」而簡單的形上學(複雜的是答案):也許這才是真正的形上學。

當Barthe探討攝影與死亡的關係時,提到人在相機前擺出自認為好看的姿勢,其實是在面對即將被相機框住的自己的死亡,是在抗拒死亡。這讓我聯想到中國最具美學精神的魏晉,那時的人很看重生命美學,追求一種風度,一種具有獨特性的個人丰采,希望給別人/後人心中留下一禎美麗的身影。這像極了現代人在相機前擺弄姿勢,然後定住。
因此,我們的生,就是我們的死。

我不能同意這只是巴特的囈語,他的「個別的主體科學」的形上探尋路數,與西方形上學的涵蓋萬有而為一切根源的龐大知識體系的架構迥然不同,毋寧更接近禪宗的方式。巴特繞了一大圈,山是山,山不是山,山又是山,一切復歸於平常,於是西方形上學勢微之後,可能從別處找到出口。

最終人面對的不是知識,而是紛繁的生命情境。形上學真能/會取消嗎?

巴特於1977年遭喪母之慟,次年於法蘭西學院發表的著名演講<長久以來,我早早就寢>,其中曾詳細說明母喪與為何採取這樣獨特的寫作方式之間的關聯。對他而言,喪母即其「生命旅途的中站」,一個不可復返的轉捩點,此後,他不可能再重複過去的寫作形式。

一種寫作形式的選擇,相應於生命中某一階段的認知面貌,寫作形式的改變不能單純視為偶然隨意的決定。巴特的<明室>選擇這麼獨特的方式來談論攝影,Sontag評論其不夠融通,但這也正是我深愛此書更勝其他的原因。
2007-03-21 13:29:01
Edith
把現象學導論翻出來閱讀Levinas那一章
的確和我研究的女性主義倫理學說法有諸多異曲同工之處
可惜國內對外國思想家的引介步調似乎慢了點
等我學好法文再去讀Levinas頭髮都白了...
2007-03-25 19:42:23
臨風妍笑
選了三篇曰&quot美學三論&quot作為上課教材

Wind
2007-04-03 14:02:34
Edith
譚老師的書切中東西文化要害
對根本問題的看法是相同的
所以讀來很順
透過他的作品我看得更深更廣
只是有些terms的用法需要先在腦子裡做程式轉換
不過這些都是枝節末微的事
2007-04-09 13:17:15
Edith
學生對美學三論的接受度如何?
2007-04-13 14:00: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