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5-26 17:07:19| 人氣5,61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著名演奏家、聲樂家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世界著名演奏家、聲樂家、歌劇院

鋼琴家

鋼琴是學習音樂的入門、基礎樂器,一開始,幾乎所有演奏家都必須接觸它,有些人留下來,有些則往別的樂器發展,因此,「鋼琴演奏」是非常一門非常競爭的行業。全世界鋼琴家多得數不清,要在其中出人頭地,的確非常困難。所以,以下精選出來的大師,都是「鋼琴家中的鋼琴家」,同時為了方便購買(CD)、聆聽(現場),儘可能避免年代太久遠的。

魯賓斯坦(Arthur Rubunstein):1887年1月28日生於波蘭,1982年卒於日內瓦,是20世紀最著名鋼琴大師。華沙音樂學院畢業後,前往柏林深造。五十歲之前,魯賓斯坦將演奏事業的重心放在歐洲,1932年他突然謝絕一切邀約,沈潛了好幾年,1937年重新復出,果然有驚人成績,真正成為世界超級巨星也在此時。其成熟高超的技巧,已達爐火純青地步,令人嘆為觀止,特別是詮釋蕭邦的作品,全世界無人能出其右。

阿格利希(Martha Argerich):1941年6月5日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十六歲那年,在義大利波臣(Bozener Busoni)及瑞士日內瓦鋼琴大賽中奪魁後,開始她的演奏事業,1965年又在華沙蕭邦鋼琴大賽中得獎,和阿巴多合作灌錄的-普羅高菲夫(Prokofiew)第三號鋼琴協奏曲大受歡迎後,打開她在唱片界的市場,瑪爾塔艾格利的專長在室內樂及詮釋李斯持、舒曼、拉威爾、史特拉汶斯基等人作品。她那屬於個人的特殊詮釋法,傑利畢達克曾經並不欣賞:「這女子彈出來的東西根本毫無音樂性可言。」

阿勞(Claudio Arrau):1903年2月6日出生於智利,1991年卒於奧地利。11歲時舉辦第一次個人演奏會。1919、1920年連獲「李斯特獎」,1923年日內瓦鋼琴大賽得獎人,廿二歲即出任柏林「史坦宣音樂學院」教授,次年灌錄第一張唱片,1967年成立「阿勞基金會」,1978年榮獲柏林愛樂交響樂團最高榮譽獎章(Hans-von-Bulow-Madaille)。

阿胥肯那吉(Vladimir Ashenazy):1937年7月6日出生於蘇聯,八歲時第一次登台,廿二歲獲蕭邦鋼琴大賽第二名,次年,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得國際音樂大賽冠軍,接著,赴美巡迴演奏。1962年又獲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首獎,1963年離開祖國後,定居歐洲。阿胥肯那吉除了是優異鋼琴家外,同時也擔任倫敦皇家樂團指揮,1989年開始,被聘為柏林交響樂團指揮,1997/98,布拉格愛樂交響樂團指揮。

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1942年11月15日出生於阿根廷布宜諾艾利斯的巴倫波因不僅是傑出鋼琴家,同時也是著名指揮。七歲那年舉辦第一次鋼琴演奏會,被視為天才。十三歲在倫敦音樂廳登台。1964年和英國室內管絃樂團合作,在倫敦、巴黎、紐約登台演奏,所向披靡。1973年之後轉往指揮界發展,成就非凡。

米開朗傑里(Arturo Benedetti Michelangli):1920年1月5日出生於義大利,1995年6月12日卒於瑞士。一開始,他學的是小提琴,十歲之後,才在米蘭音樂學院正式接受鋼琴教育,十九歲獲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冠軍,次年,被聘為隆納(Bologna,義大利北部)音樂學院教師,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第一次在倫敦登臺,從此走上國際樂壇。1964年在義大利家鄉布雷希亞(Brescia)成立國際鋼琴音樂學院。米開朗傑里是百分之百的完美主義者,對任何細節都一絲不苟,甚至,他不彈演奏會現場所提供的鋼琴,而是隨身攜帶自己的琴和調音師。他彈出來的音色純凈無瑕,強調的是美學而不是力道與節奏,根據這項特質,除了蕭邦,最合適表現德布西作品。

布朗多(Arfred Brendel):1931年1月5日生於奧地利。十七歲開第一次演奏會,1960年在薩爾斯堡音樂節中與維也納愛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是他邁入國際樂壇的重要關鍵,以詮釋莫札特、舒伯特、李斯特作品著稱。1992-1996年,改變路線,彈奏貝多芬作品,深受歡迎,所灌製的CD、唱片銷路良好。獲科隆、倫敦、牛津、耶魯等著名大學頒發榮譽博士學位。

蓋博(Bruno Leonardo Gelber):1941年3月19日生於布宜諾艾利斯,八歲那年阿根廷電台為他舉辦第一次個人演奏會。十五歲時在布宜諾艾利斯與名指揮馬澤(Lorin Masszel)同台合作演出,1960年,十九歲獲瑪葵爾蒂(Marquerite-long)音樂大賽冠軍。

顧爾德(Glenn Gould):1932年9月25日生於加拿大多倫多,年僅五十歲便突然腦中風英年早逝。三歲開始學琴,十五歲時第一次登台,演奏貝多芬鋼琴協奏曲。立刻受到樂壇矚目,1955年進軍美國,十分成功,兩年後赴歐,足跡遍及歐陸各國、英國、蘇聯,被視為天才、怪傑(由於其奇特行徑與個別)。1964年以後,他對登台演奏失去興趣,從此,只灌錄唱片。顧爾德的專長在於巴洛克、古典和近代(如亨德密特、貝爾格、筍白克)的曲子,浪漫派作品則極少踫觸。

古爾達(Friedrich Gulda):1930年5月16日生於維也納,1946年瑞士日內瓦鋼琴大賽首獎得主,1950年在著名卡內基音樂廳登台,1960年,歐洲爵士交響樂團成立,他亦是創辦人之一。嘗試將古典樂與爵士樂融合在一起,1968年在奧地利成立「即興創作音樂學校」(Improvisationsschule)。弗利德古爾天生任性瀟灑,特立獨行,上台演奏時不穿燕尾服,經常是一件黑色套頭毛衣加一頂猶太小圓帽,但喜愛他的聽眾皆不以為意,名指揮家波恩姆(Boehm)甚至說:「他彈得實在好,穿游泳褲上台也可以接受。」(為了還報,有回弗利德古爾達竟破例穿上正式禮服),另外,除了是鋼琴家,他同時也作曲。

霍洛維玆(Vladimir Horowitz):1903年10月1日生於蘇俄,1989年卒於紐約,與魯賓斯坦一樣同屬20世紀大師。廿三歲那年離開祖國赴歐,巡迴演奏會奠定他的聲譽,不久,前往美國,三十歲時娶了名指揮家托斯堪里尼的女兒為妻,並在美國定居下來。赫洛維玆獨一無二的琴藝、觸鍵手法雖然不見得廣受樂評家推崇,但是,他賦予鋼琴屬於樂器本身之外的生命,尤其在詮釋俄國近代作曲家作品時,其超快速之中所韻含的律動,更是無人能及。他曾於聲譽最高時退隱十二年,1965年,沉潛之後的赫洛維玆技巧、境界更上一層樓,幾乎無人能比。1982年,三十年後,他重返歐洲樂壇,在倫敦、巴黎、米蘭、柏林、漢堡、維也納登台演奏,最後,回到離開61年的故鄉-蘇聯。

肯培夫(Wihelm Kempff):1895年11月25日生於德國,1991年卒於義大利。他九歲入柏林音樂學院就讀,1924-1929年期間並出任斯圖佳特音樂學院院長。威廉坎夫以演奏德國古典和浪漫時期作品見長,尤其偏向柔弱部份(p)的表現與處理,予人如詩如幻、層次分明的感覺。所以,他極少彈奏李斯特或蘇俄作曲家的作品。

波里尼(Maurizio Pollini):1942年1月5日生於米蘭。十五歲時即以彈奏蕭邦練習曲聞名。十七歲獲艾陀勒波里(Ettore-Pozzoli)鋼琴大賽首獎,隔年又得蕭邦鋼琴大賽第一名,隨後,拜在鋼琴大師阿圖諾米開朗基羅門下,詮釋蕭邦、貝多芬作品尤其有獨特風格,後來也經常演奏現代作曲家,如Boulez、Stockhausen、Nono等人作品。1981年,第一次嘗試指揮。1985年,朝另一個時期風格發展,開始彈奏巴哈作品,結果,大受歡迎,再創個人音樂事業的高峰。

李希特(Svjatoslav Richter):1915年3月7日生於烏克蘭,1997年卒於莫斯科。1937-1944期間就讀莫斯科音樂學院,師事世紀大鋼琴家,紐因浩斯(Heinrich Neuhaus),1942年浦羅高菲夫作品(鋼琴奏鳴曲)首演會上由他彈奏,1945年全俄鋼琴比賽冠軍,1960年赴美登台演奏,大為轟動,返回歐洲後,接著在英、法、奧地利等國舉辦演奏會。

內田光子(Mitsuko Uchida):1948年12月20日生於日本。廿一歲獲維也納「貝多芬」音樂大賽首獎,次年,又得華沙「蕭邦鋼琴比賽」冠軍,聲譽日隆,1982年,應邀在倫敦(Wigmore Hall)演奏全套莫札特鋼琴奏鳴曲,轟動一時,從此被視為鋼琴界詮釋莫札特作品權威。與英國室內樂團合作,灌錄不少CD、唱盤。四十歲時,第一次在紐約音樂廳登台,彈奏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深受好評,並獲頒贈古典樂獎章(Mumm-Champange-Classical-Music-Preises)至高之榮耀。次年,在莫札特音樂,再獲唱片公司頒贈獎章(Grammophonepreis)。是亞洲人當中,少數活躍樂壇國際知名人士。

波拉西亞(Murray Perahia):1947年4月19日出生於紐約,五歲開始學琴,九歲,1972年國際鋼琴大賽得獎後,開始走紅。次年,應邀赴歐巡迴演奏,聲譽更隆。波拉西亞本人對室內樂較感興趣,透過他敏銳、善感、詩人般的氣質,詮釋莫札特、蕭邦、舒曼、布拉姆斯作品尤其獨到,波拉西亞不只是鋼琴家,同時也是英國室內樂團指揮。

沁莫曼(Krystian Zimmerman):1956年12月5日出生於波蘭,十九歲時獲蕭邦鋼琴比賽第一名,從此受矚目,不斷在歐洲各地登台。不久,應邀赴美國、日本,並與伯恩斯坦、卡拉揚等指揮名家合作同臺演出,屬新生代中的佼佼者。他具有敏銳的詩人特質,自我要求極高,傾向完美主義,不喜歡頻繁登臺,在技巧風格上,堪與米開朗傑里相提並論,蕭邦、李斯特、德布西作品是他的最愛。
赧爾金(Ruldolf Serkin):1903年3月28日出生於波西米亞,卒於1991年。音樂教育完成於維也納,當時,他甚至跟隨荀白克學作曲。十二歲時登台擔任孟德爾頌g小調協奏曲鋼琴部分,一鳴驚人,從此受矚目。十七歲在柏林結識當時小提琴名家艾道夫布希,經常同台演出,之後,和艾道夫布希拉大提琴的弟弟一起組成三重奏,聞名一時。後來,魯道夫赧爾金甚至娶了艾道夫布希的女兒。二次大戰爆發後,他們全家移民新大陸,成為美國公民,並受聘為費城音樂學院教授,1968-1976年擔任院長。1957年,第一次重返德國。魯道夫赧爾金的演奏風格十分大膽、熱情,他勇於向自己挑戰,賦予曲子戲劇性的高潮起伏,不少樂評家將他歸為「狂野派」。這種傾向維持至八十高齡仍不改。

席夫(Andr’s Schiff):1953年12月21日出生於布達佩斯,可以說是匈牙利最知名的鋼琴家,他先就讀於家鄉的李斯特音樂學院,後赴倫敦深造。廿一歲時,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首獎,之後,除了在世界各大城市登台,並與著名樂團合作,例如芝加哥、柏林、維也納和倫敦等。他的演奏特色是,不強調屬於個人化表現,忠實地將莫札特、舒伯特、巴哈作品的原意、精神,細膩地傳達給聽眾。

波哥雷黎奇(Ivo Pogorelich):1958年10月20日出生於南斯拉夫貝爾格勒,卻在莫斯科完成音樂教育,廿二歲參加蕭邦鋼琴比賽,第三回合時被淘汰,當時擔任裁判之一的女鋼琴家瑪爾塔艾格利大不以為然,立即憤而離席,因此造成轟動。隨即接連不斷的演奏會讓他走紅國際,波哥雷黎奇對樂句的詮釋手法特殊,他彈奏莫札特、蕭邦、李斯特、莫索斯基作品尤其獨樹一幟,充滿個人風格。成名之後,1989年他在德國巴德沃里斯歐芬(Bad Worishofen)創辦波哥雷黎奇音樂節,提供年輕音樂家出頭的機會,收入所得大半捐贈慈善公益機構。

季辛(Evgeny Kissin):1971年10月10日出生的俄籍鋼琴家季辛,以年紀來說,應該尚未到擠身大師級演奏家之列的地步,但從演奏技巧來說,卻已出神入化,任何難度再高的曲子到他手裡,竟輕巧得令人絲毫不覺,算是演奏的最高境界。第一次被家人發掘他的音樂天份,是在不滿一歲時。當時,長他十幾歲的姊姊正在彈鋼琴,突然間,十一個月大的季辛從搖籃坐起來,正確無誤地把旋律哼了一遍。一歲半開始,便由擔任鋼琴教師的母親啟蒙下,開始學琴,練習時間從每天二十分鐘,增加到一個小時,正式入學前,已經可以自動增至四小時。他對音樂的確有一番狂熱,唸小學時,放學後回,家鞋、帽也不脫,第一件事便是衝到鋼琴前面坐下來彈一曲。母親了解他對音樂一種本能的需求,所以也不多加阻止。他在樂壇上真正嶄露頭角是十二歲那年,參加莫斯科音樂大賽,以蕭邦鋼琴協奏曲奪魁。後經卡拉揚賞識,大力提拔,從此以其高超技巧琴藝風靡全球,被譽為「鋼琴之神」、「繼赫洛維玆之後的鋼琴大師」。許多鋼琴家不喜歡「安可曲」,季辛並不害怕被聽眾要求加奏,1993年在義大利隆納(Bologna),熱情的樂迷不斷要求加奏,總共彈了十三首「恩可曲」,直到深夜十二點半,舞台工作人員抗議,才被迫散去。對於練習,基辛有他獨到的看法:「即使是鋼琴家,每天練二到四小時足矣,若有人整天練琴,只有兩種可能:第一、他除此之外沒事幹,第二、缺乏天份才華。」

小提琴家
曼紐因(Yehudi Menuhin):1916年4月22日出生於紐約,11歲時便在巴黎音樂會上一鳴驚人,兩年後,在柏林又有更傑出表現,當時有幾乎全德名人政要都到齊了,愛因斯坦說了一句話:「這時候,我們終於知道,上帝是存在的。」19歲時,跟隨樂團全世界巡迴,共演出110場,二次大戰期間,為紅十字慈善籌款,演出高達500多場。或許因為幼年時太突出的驚人表現,日後便很難有突破,所幸,他多方位發展,1956年在瑞土成立葛士塔特音樂節,1963年創辦「曼紐因音樂學校」,1969-1972擔任汶德梭爾音樂節總監,1981年被聘為倫敦皇家交響樂團總裁。

史坦(Isaac Stern):1920年7月21日生於蘇俄烏克蘭,十一歲隨父母移民舊金山。史坦不屬於天才兒童型,家人也未特意培養他的音樂技能,十歲時偶然間從班上同學那裡借來一把提琴,只是「試拉一下」,沒想到這次無心插柳,竟造成他從此和小提琴終身結緣。
他的演奏技巧大半自學而來,外形圓短矮胖的史坦雖不符合許多人對音樂家浪漫的想像,在臺上卻有令人陶醉、折服的本領,極受歡迎。他每年登臺次數不下150回,同時灌錄唱片、CD、上電視、廣播、拍電影及紀錄片(1979年《從毛澤東到莫札特》,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部),非常活躍。史坦和曼紐因一樣,來自猶太家庭(他內心深處十分認同猶太血統,二次大戰後,發誓不踏上德國土地),成名後也致力於作育英才,發掘、提拔音樂方面俱有天份才華的年輕演奏家,並且積極為以色列爭取政治權益。50年代,美、蘇冷戰方酣時,美籍的史坦與俄籍小提琴大師歐伊史特拉夫(David Oistrach,1908-74)兩人互相欣賞,合作無間舉辦許多小提琴二重奏演奏會及灌錄唱片,可見音樂是沒有國界的。

克雷門(Kremer Gidon ):1947年2月27日生出於立陶宛,來自「德國-猶太」家庭,第一堂小提琴課由父親親自授予。後來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小提琴大師歐伊史特拉夫。廿三歲獲柴可夫斯基音樂比賽首獎,當時獎章由他的老師親自頒發。獲獎後,蘇聯終於發放護照,允許他出國演奏,從此,足跡踏遍整個歐洲,甚至全世界。克雷門擁有天真、熱情、好奇的赤子之心,他的音樂都是先經過再三反芻之後,才傳達給聽眾。當然,這一點,有些樂評家不以為然,覺得有失作者原意。但,克雷門的琴音確實有其個人獨特風格,每每帶給聽眾全新的感受。

帕爾曼(Itzak Perlman):1945年8月31日生出於以色到特拉維夫。他對音樂的天份很早就被發掘,十三歲便以天才兒童身份保送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十九歲獲全美最重要的列汶特理(Lewentritt)小提琴比賽冠軍,廿二歲和同行杜比琳(Toby Lynn)結婚。之後,便展開一系列歐洲巡迴演奏會,並接受唱片公司委托,灌錄許多暢銷CD(經常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其中西貝流土作品最受歡迎,次為普羅高菲夫,另外還有他和俄籍名鋼琴家阿胥肯那吉一起灌錄的十首貝多芬鋼琴、小提琴奏鳴曲,愛樂者亦不應錯過)。
五歲時得了小兒麻痹症的帕爾曼,行動不便必須撐鐵架上臺,坐著演奏,但他個性樂觀開朗風趣,總是帶給聽眾愉悅的感覺,再加上高超的琴藝,小提琴一到他手裏,扣人心絃、令人陶醉,誘惑性的琴音流洩出來,所有的同情便消逸無蹤,取向代之的是驚訝與讚嘆。

祖克曼(Pinchas Zuckerman):1948年7月16日,與史坦有許多共同點,難怪情同手足,例如,他們都生出於臺拉維夫,十三歲時被艾薩斯坦發掘,獲以色列-美國基金會資助,前往美國深造,倆人不僅同班,也先後得到同一小提琴大賽冠軍,巧的是,都在廿二歲左右和音樂界同行結婚。1982年12月以色列慶祝胡伯曼(Hubermann Broislaw,1936年創立巴勒斯坦交響樂團的小提琴家)誕生一百週年,邀請全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齊聚一堂,大會為最後一天誰唱壓軸傷腦筋時,此刻,由祖克曼脫穎而出,呈現在全世界愛樂者,從此,成為小提琴界國際知名超級巨星。同行相忌,在各行各業中幾乎是定律,但祖克曼和史坦無論台上台下都是最好夥伴,他們一同登台、灌錄唱片,風格接近,互相贊賞,默契十足。

慕特(Anne-Sophie Mutter):1963年6月29日生出於德國巴登州。七歲時,連續兩次獲小提琴青少年音樂大賽冠軍,十三歲,受卡拉揚賞識提攜,經常與柏林愛樂交響樂團,當時轟動一時,之後,陸續有許多世界著名樂團及指揮爭相與她合作。1985年,在莫斯科登台演奏,隔年,被聘為倫敦皇家音樂學院小提琴組教席,1988年應邀前往紐約演奏。

慕洛娃(Viktoria Mullova):1959年9月27日生出於莫斯科。16歲時,一舉拿下汶納瓦斯基(Wienawski)音樂大賽冠軍,五年後,又在郝爾辛斯基獲「西貝流士音樂大賽」首獎,隔年,乘勝追擊,獲得「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首獎,可謂音樂大賽的常勝軍,為她開拓演奏事業的大好前程,1983年,流亡美國,灌錄唱片、CD(例如,具多芬的三重奏、布拉姆斯的鋼琴、小提琴二重奏),很快打開知名度。1994年開始不斷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奏。

凡格洛夫(Maxim Vengerov):1974年8月20日生出於蘇聯西伯利亞小城(Nowosibirsk)。十五歲即在阿姆斯特丹、倫敦、東京和薩爾斯堡登台,獲國際樂壇肯定。次年,得國際音樂大賽"卡爾富雷斯"(Carl-Flesh)首獎,更增聲勢,不久,應邀赴美,與紐約及以色列愛樂交響樂團合作演出,大為轟動。隔年,柏林、倫敦、薩爾斯堡(音樂節)等地樂團也爭相邀請他。1995年開始,不斷在世界各大音樂廳登台,與著名交響樂團合作,例如,費城、舊金山、倫敦等。在年輕一輩音樂家中,算是十分突出優異的頂尖人物。尤其,他演奏時,不同於傳統的嚴肅正經,經常表現得一派輕鬆逗趣,可見其功力之高,應付艱難曲目尚游刃有餘。

陳美(Vanessa Mae Vanakorn Nicholson):1979年生出於新加坡,與帕格尼尼同月同日生,只是整整晚了196年。三歲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四歲隨家人移民至倫敦,五歲時第一次正式上小提琴課。十歲那年,與大型交響樂團同台演出,一鳴驚人,被譽為現代「曼紐因」,兩年後,開始她的國際巡邏演奏會,灌錄許多銷售率量驚人的CD。不少人認為她只是運氣、時機好,行銷、包裝政策成功,並沒有資格列入小提琴名家之流,但,她的確俱音樂天份、才華,巧妙結合古典、現代,屬時代性創舉,身為當今最受歡迎的國際巨星(尤其是年輕人),卻是不爭的事實。


聲樂家
聲樂與其他器樂不同,對一般器樂演奏家,十九歲已經是可以蓋棺論定的年齡了,而聲樂家家則並非如此,通常要到三十歲才漸入高峰,因此,聲樂界少見早慧的天才,這與身體結構有關,對聲樂家而言,身體便是他們的「樂器」。

女聲
妮爾森(Birgit Nilsson):女高音,1918年5月17日生於瑞典。廿八歲時斯哥爾摩歌劇院登台演唱韋伯《魔彈射手》中女主角,一砲而紅,接著,前往歐洲內陸發展,維也納、拜魯特、慕尼黑、米蘭、紐約等音樂重鎮歌劇院都留下她繞樑三日不絕的歌聲,逐漸成為華格納歌劇的權威,1957-1970年駐唱拜魯特歌劇院。1986年以後,從舞台上退休,專事教學。

瑪蒂絲(Edith Mathis):女高音,1938年2月11日生於瑞士洛桑。十八歲時在洛桑歌劇院登台演唱莫札特《魔笛》,因而被認可。1959-1963受聘於科隆歌劇院,以演唱莫札特歌劇為主,成為一方權威。之後,跳槽到柏林歌劇院,聲勢有增無減,全球大歌劇院,例如,倫敦、紐約、漢堡、慕尼黑、薩爾斯堡音樂節都有她的足跡。

芭爾特莎(Agnes Baltsa):女中音,1944年11月19日生於希臘。廿四歲時在法蘭克福歌劇院演唱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一鳴驚人,次年又在維也納歌劇院表現傑出,1976年開始,薩爾斯堡音樂季中多次與卡拉揚合作,1982年受聘柏林歌劇院,被視為台柱。

貝樂絲(Hildegard Behrens):女高音,1937年2月9日生於德國,原來唸法律,畢業後,才發現聲樂才是終身職志,這時候,轉入富來堡音樂學院,三十歲開始在杜塞爾多歌劇院夫駐唱,兩年後轉往紐約歌劇院,1977年在薩爾斯堡音樂季中與卡拉揚合作,1979年於蒙地卡羅因演唱華格納作品《女武神》,聲名大噪,1983年開始在舉世聞名的拜魯特歌劇院專門演唱華格納作品,後轉赴紐約及巴黎歌劇院。

喬樂絲(Gwyneth Jones):女高音,1936年11月7日出生於英國威爾斯郡,廿六歲時在瑞士蘇黎世嶄露頭角,不久,倫敦歌劇院也請她登台,1965年第一次公開嘗試華格納歌劇,成績斐然,次年,應邀前往華格納歌劇的故鄉-拜魯特,此時,身價節節上昇,1967年與大指揮家伯恩斯坦合作在紐約演出馬勒《第八交響曲》,聲譽達到最高點,從此,經常在漢堡、巴黎、維也納、紐約等各大歌劇院登臺。

綠桑內克(Leonie Rysanek):女高音,1926年11月14日出生於維也納,廿三歲時在因斯布魯克登台,成績斐然,接著,被網羅在德國薩爾布呂克歌劇院旗下,1951年在拜魯特歌劇院演唱華格納作品,深受好評,後來,同一角色曾在倫敦、維也納等歌劇院演出,1957年應邀前往美國舊金山歌劇院,1959年,在紐約歌劇院登台,1972年應邀在巴黎歌劇院演唱史特勞斯作品。

珍貝可(Janet Baker):女中音,1933年8月21日出生於英國約克郡,廿三歲那年獲卡特琳費理爾音樂大賽首獎,並得到薩爾斯堡莫札特獎學金,1966年在倫敦歌劇院演唱莫札特及白僚士歌劇,大放異彩,從此更加名揚國際樂壇。但成名之後的珍貝可十分愛惜羽毛,她不願讓頻繁的旅途奔波傷害嗓子的品質,要聽她的歌,只好親自跑一趙英國。而聽過現場的人都認為,珍貝可的歌聲圓潤溫暖,的確值回票價。

顧洛娃(Edita Gruberova):花腔女高音,生於1946年12月23日。1970年在維也納歌劇院的「夜后」一角(莫札特《魔笛》)讓她一砲而紅,同年,便接到薩爾斯堡音樂節的邀約,演出莫札特的《後宮誘拐》;1977年,第一次在紐約歌劇院登台,再度演唱夜后一角,唱完之後,先是全場默靜,然後聽眾席的掌聲如火山爆發,一發不能收。1989年,慶祝法國革命200週年,於凡爾賽歌劇院演出《茶花女》。

韓德莉克(Babara Hendricks):女高音,1948年11月20日出生於美國阿肯色州。廿八歲那年,在舊金山歌劇院登台演唱蒙特威爾地作品,一砲而紅,接著,進軍歐洲,在柏林歌劇院演唱莫札特《費加洛婚禮》中蘇珊娜和威爾地《弄臣》中的吉兒。1981年,於薩爾斯堡音樂節中再度演唱莫札特作品《魔笛》中的帕米娜。之後,不斷在歐洲各大歌劇院(如巴黎、維也納、米蘭等)演唱。

法絲貝德(Brigitte Fassbaender):女中音,1939年7月3日出生於柏林。1961年在巴伐利亞歌劇院登台,演唱奧芬巴哈作品,大受好評,接著,繼續演唱比才、威爾地、莫札特、華格納等人作品,樂壇基礎從奠定。1971年在倫敦歌劇院登台,次年,赴巴黎歌劇院演唱華格納作品,她同時是薩爾斯堡音樂節的常客,1988年並擔任歌劇導演。

派萊絲(Margaret Price):女高音,1941年4月13日生於威爾斯。廿一歲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出莫札特作品《費加洛婚禮》,十分成功,一年後,同一戲碼在倫敦歌劇院演出。1969年赴美,於舊金山歌劇院登台,再度擔任莫札特作品《魔笛》的女主角,兩年後,在科隆歌劇院演出「唐喬凡尼」,再次轟動,隨即應邀前往慕尼黑、巴黎、紐約等歌劇院,1981年在舊金山歌劇院與義大利著名高音男帕瓦洛帝同台演出威爾地名作《阿伊達》。

費芮妮(Mirella Freni):女高音,1935年2月27日生於義大利。廿歲時在義大利演唱卡門一角,其台風音質自然優雅,受到大眾矚目。隨後,應邀赴荷蘭、倫敦、米蘭、紐約、芝加哥等各大歌劇院登台,並與世界一流名指揮合作,1967年維奧地聲樂大賽冠軍得主,1986年隨維也納歌劇樂團赴日本巡迴演唱。

卡芭蕾(Montserrat Caball?):女高音,1933年4月12日生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先後在故鄉和米蘭接受音樂教育,1965年紐約登台,從此聞名,不斷受邀,例如,米蘭、維也納、漢堡、柏林、莫斯科、蘇黎世、日內瓦、布達奡等都歌劇院有她的足跡。

雪莉史蒂德(Cheryl Studer):女高音,1957年生於美國。在美國、維也納完成其音樂教育。廿三歲在慕尼黑登台,成功踏上音樂事業的第一步,之後,德國各大歌劇院邀約不斷,1986年第一次在巴黎登台,演活了莫扎特作品《魔笛》中的帕米娜一角,1989年應邀前往維也納、薩爾斯堡音樂節,十分成功,從此擠身國際巨星之流。

男聲
帕瓦洛帝(Luciano Pavarotti):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1935年10月12日生於義大利。廿六歲獲國際聲樂大賽首獎,他那自然動聽的絕妙歌聲震驚樂壇人士,很快成名。倫敦、米蘭、紐約、阿姆斯特丹、巴塞隆納等歌劇院都爭相邀請他,甚至遠征澳大利亞。所到之處,無不風靡。其後,不斷在世界各地旅行演唱,是當今世上最受歡迎的聲樂家。

多明哥(Placido Domingo):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1934年1月21日生於西班牙馬德里。廿六歲時在墨西哥歌劇院演唱威爾地作品《茶花女》,成績斐然,走出第一步,隨後,被聘為紐約歌劇院駐唱,身價水漲船高,米蘭、倫敦、巴黎、薩爾斯堡(音樂節)等全世界一流歌劇院紛紛爭相邀請他,甚至拍起電影來(《茶花女》、《卡門》、《奧泰羅》),洛杉磯歌劇院並聘他為顧問,1993年第一次在拜魯特音樂節中,正式公開演唱華格納作品。

卡瑞拉斯(Jose Carreras):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1946年12月5日生於西班牙巴賽隆納。廿四歲時在巴賽隆納歌劇院演唱威爾第作品《拿布果》,打開知名度後,隔年,錦上添花,獲「威爾第聲樂大賽」首獎,隨後,在紐約、倫敦、維也納,全世界最著名歌劇院演唱,1976、1977年與卡拉揚、阿巴度等名指揮合作,接著,又在薩爾斯堡音樂節中登台,擔任《阿伊達》劇中男主角,1990年,第一次在羅馬和帕瓦洛帝、卡瑞拉斯聯合獻唱,即,舉世矚目的「合稱三大天王演唱會」(後來又在巴黎有一次)。四十一歲時突然得不治之症-白血病,卻奇蹟式地復原,從死門關走回後,卡瑞拉斯心境改變,他每年將收入大半捐贈慈善事業,特別是有關白血病的研究。歌舞《卡門》中的荷西是卡內拉斯最喜愛、也是他的拿手的角色,演過不下二百場。

雷納(Kollo Rene):男高音,1937年11月20日生於德國柏林,廿八歲開始,逐漸在德國樂壇闖出知名度,1969年,以演唱華格納作品獲激賞,從此,成為這方面著名權威之一,全世界各大歌劇院都有他登台演唱的身影。

施耐爾(Peter Schreier):男高音,1935年7月29日生於德國小城邁森。廿二歲,第一次在德勒斯登歌劇院演出貝多芬作品《費黛理奧》,擔任男配角,受到矚目,不久,被柏林歌劇院網羅,1966年第一次在拜魯特歌劇院登台,十分成功,次年應邀於維也納、薩爾斯堡音樂節中演唱,聲譽日隆,同年赴美,在紐約歌劇院演出多齣莫扎特作品,返歐之後,米蘭、布宜諾艾利斯歌劇院也請他登台。1974年與卡拉揚同台演出,譽為音樂界盛事之一。

來孟帝(Ruggero Raimondi):男中音,1941年10月3日生於義大利波隆尼亞,廿三歲獲斯波雷多(Spoleto)聲樂大賽首獎,隨後,應威尼斯歌劇院之聘,擔任駐唱。聲譽日隆,米蘭、紐約、倫敦、漢堡、巴黎、日內瓦、貝莎多(Pesarto)等歌劇院,甚至走向螢光幕,拍起電影《卡門》。

帝修地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男中音,1925年5月28日生於德國柏林。廿三歲第一次在柏林市立歌劇院登台,漸受矚目。1954年、1956年兩次在拜魯特音樂節中有傑出表現,成功地更上一層樓。次年,被維也納歌劇院網羅,1963年,在巴伐利亞歌劇院演出史特勞斯作品,轟動一時,兩年後,在倫敦歌劇院擔任同一角色,1981年被聘任為柏林藝術學院教授,1992年從舞台上退休。他個人最大的成就是,將德國歌曲帶到至高的藝術境界。

庫特(Moll Kurt):男低音,1938年4月11日生於德國科隆附近,廿三歲時於阿亨市立歌劇院演唱威爾地作品,成績優異,奠定跨入樂壇的良好基礎,1968年,第一次在拜魯特歌劇院擔任華格納劇中角色,深受聽眾及樂評家讚賞,逐漸走紅,不斷受到漢堡、慕尼黑、維也納、薩爾斯堡音樂節等劇院邀約,1974年赴美,在舊金山歌劇院登台,大為轟動,後又應邀前往倫敦、布宜諾艾麗斯、巴塞隆納、米蘭、巴黎等大歌劇院演唱。

亞當(Theo Adam):男低音,1926年生於德國德勒斯登,專精華格納歌劇,曾在世界各大著名歌劇院駐唱,例如,德勒斯登歌劇院、拜魯特歌劇院、柏林歌劇院、紐約歌劇院等。

艾斯特(Simo Estes):男低音,1938年3月2日生於美國愛荷華州,廿七歲獲巴伐利亞電台音樂大賽聲樂組冠軍,次年又在柴可夫斯基音樂大賽中奪魁,此後,正式展開其音樂生涯,不斷在漢堡、紐約、米蘭、蘇黎世等地登台。1978年在拜魯特音樂節中演唱,這也是第一位演唱華格納作品的黑人聲樂家,1986年開始,受聘於紐約茱麗亞音樂學院。

派瑞爾(Hermann Prey):男中音,1929年7月11日生於柏林。廿二歲,第一次正式登台演唱貝多芬歌劇,隔年,漢堡歌劇院演唱莫札特作品,逐漸被樂壇注意,1959年應邀在薩爾斯堡音樂節中演出,深受好評,奠定其歌唱事業基礎。次年,赴紐約登台,演唱華格納作品,十分成功。之後,拜魯特歌劇院經常聘請他擔綱演出華格納歌劇。法國、倫敦也相繼邀他登台。

艾拉蓋爾(Giacomo Aragall):男高音,1939年6月6日生於巴塞隆納。先後在當地和米蘭接受音樂教育,廿四歲時第一次在威尼斯登台,後又得聲樂比賽冠軍,從此奠定事業基礎,之後,不斷在歐洲各地著名歌劇院演唱。
克勞斯(Alfredo Kraus):男高音,1927年9月24日生於西班牙伽那利群島,長大後在米蘭接受音樂教,廿九歲第一次在埃及開羅登台,成功地跨出第一步,不久,得到米蘭歌劇院演唱機會,名氣漸大,接下來的倫敦、維也納、愛丁堡、芝加哥、布宜諾艾利斯更確定他的國際地位。1962年薩爾斯堡音樂中,大出風頭,又有突出表現。

利馬(Luis Lima):男高音,1948年9月12日生於阿根廷,先後在布宜諾艾利斯、馬德里、米蘭接受音樂教育。廿六、七歲時獲連項聲樂比賽冠軍,從此成功步入樂壇,隔年應邀在里斯本、邁因斯、斯圖加特、柏林、漢堡、慕尼黑等歌劇院登台,下一個事業高潮是在米蘭、紐約、維也納以及薩爾斯堡音樂節中演出,確定其國際巨星地位。

艾拉其亞(Francisco Arazia):男高音,1950年10月4日生於墨西哥。廿四歲那年,因在德國演唱海頓神劇《創世紀》一砲而紅,從此,接連於蘇黎世、杜塞爾道夫、布魯賽爾、斯圖佳特等歌劇院演唱。1977年,應邀在薩爾斯堡音樂節中演出,聲譽更隆,慕尼黑歌劇院聘他為駐唱,拜魯特、巴黎、維也納、倫敦都相繼請他登台。

艾特南多(Wladimir Atlantow):男高音,1939年2月16日生於列寧格勒,父親是聲樂家。廿七歲獲莫斯科音樂大賽聲樂組冠軍,從此建立知名度,不久被網羅在莫斯科歌劇院旗下,維也納、米蘭、柏林、慕尼黑等著名歌劇院也相繼邀請他。

波尼梭羅(Franco Bonisollo):男高音,1938年生於義大利,1961年,在聲樂比賽中獲獎又被成名聲樂家(Giancarlo Monotti)提拔賞識,很快走紅,1968年維也納歌劇院聘他為駐唱,從此,歐洲各大歌劇院不斷有他登台的身影,甚至還有人請他拍電影。

霍夫曼(Peter Hofmann):男高音,1944年8月12日生於捷克,原來為運動員,後來卻在聲樂界發展,他1969年即出道,真正成為國際巨星卻在十年後,經常在劇中扮演英雄角色,漢堡、斯圖佳特、慕尼黑、柏林、倫敦、維也納、芝加哥、舊金山、莫斯科、拜魯特、里斯本、巴塞隆納、巴黎等歌劇院都有他的歌聲繞樑。

喬奧羅夫(Nicolai Chiaurov):男低音,1929年9月13日生於保加利亞,先後在蘇菲亞、莫斯科、列寧格勒接受音樂教育,成名於巴黎聲樂比賽中,獲得冠軍,之後,米蘭、倫敦、維也納歌劇院登台,並在薩爾斯堡音樂節中多次與卡拉揚合作演出。




台長: 小雲
人氣(5,619) | 回應(1)|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印度神油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2 12:52:3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