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5-10 03:50:39| 人氣1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馬戲名揚國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馬戲名揚國際
- 千禧年巡迴歐洲表演
聲威遠播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老祖宗的家傳一個個漂洋過海造成趨勢,早已不是新聞,在一片「東風西漸」熱潮中,中國馬戲團傑出的技藝,恐怕是當中最讓歐美人士心服口服的一項。至少,馬戲團每個國家都有,它的確是站在立足點一致的基礎上,共同公平競爭上。最難得的是,中國馬戲團延襲千年傳統,保持了自己的品牌、特色與風格,不僅獨樹一幟,同時又能技巧方面和西方馬戲團一較長短,在國際間已建立良好口碑,被公認俱有世界一流水準。再加上電視、媒體經常轉播報導,更加速聲名遠播。
中國馬戲淵遠流長
「馬戲」其實是西方名詞,這種結合身體、肌肉、心神、平衡感、挑戰人類體能極限的特技表演在中國稱「雜技團」,淵遠流長,起源自走民間江湖賣弄雜耍討生活的街頭藝人,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後來不斷演進,逐漸從馬路街頭登堂入室到皇室貴族的深宅大院,同時,在民間也十分普及,遇有宗教節慶、婚喪典禮,稍有財力的人家便會請來馬戲班子助興。尤其,到了唐朝,馬戲藝人社會地位提昇到「藝術家」階層,不少官宦巨賈長年供養他們,馬戲業者進一步有系統訓練、培植人才。宋朝之後,由於蒙古勢力入侵,重新回到馬路街頭、民間節慶場合,另方面,民族的融合也帶來新的活力、點子與技巧,十九世紀的清末,隨著國勢衰微,馬戲團也有沒落趨勢,為了生計,許多人被迫必須放棄本行,從事別的行業,或離鄉背景、遠赴重洋,不少雜技演員就在此時來到歐洲。1949年後,馬戲團成為國營事業,由文化部(廳)統籌管理,在政府部門有計劃的培養訓練下,技巧、境界方面更上一層樓,並打開國際知名度。
「陰陽」國家馬戲團賣座,受國際矚目
在全中國一百多個馬戲團體中,來自廣東省的「陰陽」國家馬戲團,堪稱當中的佼佼者,是唯一接受國家頒贈「藝壇楷模」表揚的團體。「陰陽」成立於1951年,至今已近半個世紀,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時代也未曾中斷,他們不斷精益求精,以精湛高難度技巧獲得不計其數的獎杯、獎牌,在國際知名比賽中奪金牌已成家常便飯,例如,最近的一次是1998年蒙地卡羅(Monte Carlo)國際馬戲比賽的金丑獎,這也是全世界特技演員所夢魅以求最高榮譽,所到之處,當地政要必慕名列席欣賞,連前後兩屆德國總統都親自蒞臨。
不久前,去年十月,「陰陽」國家馬戲團應邀在德國慕尼黑演出,當時反應熱烈,場場爆滿,甚至一票難求,經紀人見行情看好,再度安排在巴伐利亞邦首府慕尼黑演出,這麼密集的在同一個城市出現,幾乎十分罕見,對經紀公司而言,有點違反常態規則,勢必冒一定風險。沒想到,當天,又是全滿,這五個多月來,從南到北馬不停蹄在德國各大城市演出170場,賣座、受歡迎的情況幾乎少有例外,所以,炙手可熱,合約不斷,他們回去之後,稍微喘口氣,今年秋天又將再度赴歐。實際上,「陰陽」國家馬戲團大半年都在世界各國演出,待在國內的時間反而不多。至今已一百一十七次漂洋過海,去過五十四個不同的國家。
入場價格並不低,平均每張約廿五美元,但事後,觀眾紛紛覺得值回票價。因為,節目不僅緊張精彩,扣人心絃,幾度令觀眾忘了喘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各項表演與現代科技結合,從場地、燈光、服裝、音樂、串場…到色彩搭配、舞台背景,甚至演員臉上細微的表情、動作無一不精心設計,予人和諧流暢感覺,即使在做高難度動作時,也沒有令人提心吊膽的壓力。雖然是純中國式音樂,現場觀眾打拍子,明顯令人感覺,中國馬戲已從傳統雜耍技藝中脫胎換骨,成為令人耳目一新的專門藝術。
終場之後,筆者利用機會,有幸訪問到「陰陽」國家馬戲團,團長寧根福先生,以下是談話紀錄:
問:這場馬戲表演感覺上十分與眾不同,好像經專人設計過?
答:我們有導演張繼鋼先生,由他負責統籌場地、燈光、服裝、音樂、串場…,每一季過後就重新設計節目和動作。同時有專人作曲,配樂都是針對每一個節目的性質特別譜寫。甚至每一季表演也有專門主題,像上次配合「紅燈高照」主題,舞台上就掛滿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紅燈籠,以加強整體美感。
基本上,國外的場地並不全然理想,國內我們有專門設計建造的室內舞台,更能發揮效果,但出門在外,也只好將就。

問:馬戲表演必須百分之百全神貫注,但現場那麼吵,在掌聲、音樂、各種雜音干擾下,演員如何集中注意力?
答:這是馬戲團表演者的先決條件,不會分神的本事,像節目中有一個演員,同時耍十二個球,必須一邊滾動,一邊受掌控,讓它們不脫離、蹦跳出去,這個節骨眼兒上,稍微有一點閃失,就完了。同時,他們已經習慣在這種環境下表演,甚至,音樂是一種節奏性的指示,所以,對音樂的感受性,在整個訓練過程中非常重要,隨著韻律起伏,陰、陽揉和,找出內在平衡點。另外,是透過不間斷練習,即使現在住在旅館裏,團員每天還是要六點起床,練習倒立一、兩個小時,從中體會身體的感覺和力量的分佈。上台前,還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靜坐(或打坐),加強氣的流動,凝聚意志力。

問:團員看上去年紀非常輕,馬戲團是不是有什麼年齡限制?
答:我們這次出來的四十多位,平均年齡大約廿二歲,最小的才十三歲。由於一些特技表演要求身體的最佳柔軟度,一般情況,通常女性表演壽命大約卅,男性稍微長一些,可以到四十歲。

問:這麼年輕就從台上退下來,他們如何安排之後的出路、前景?
答:我們有訓練學員的學校,可以當老師,把一身功夫傳給下一代,或自己開班授徒,也有人改行從商,另外他們還有退休金,生活應該是有保障。

問:人才是如何發掘?貴團來自廣東,團員是否皆屬廣東籍?
答:我們透過不同管道,尋找俱天賦、潛力的新秀,有的來自馬戲家庭,有些從運動員裏挑,甚至到舞蹈學校物色,像跳天鵝湖的吳珍彤就是專業出身的舞者。「陰陽」雖屬於廣東,實際上,廣東省籍的只有百分之十,大半是來自全國各地精英,一些必須作下腰、劈腿、翻滾的當然年齡愈小愈好,六、七歲左右就要開始訓練。像表演「小和尚」的吳彬彬和「中國新娘」的孫亞英(Sun Jia-Yin)都屬於天才兒童型,他們六歲的時候就已經得到國際大獎。

問:團員收入如何?
答:由國家給付的基本工資是1200人民幣,但有配房,再加上各種津貼,和每次表演額外的表演酬勞,零零總總加起來差不多有2000-3000人民幣,像我們這次出來,除了國內工資照領,每人每天還有四十美元進帳。像這次巡迴一圈下來,每個人可以分到六、七千美元。平均說起來,算是相當不錯。

台長: 小雲
人氣(1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