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10 12:17:26| 人氣2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210(二)孟德爾頌6十六歲1825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古典啟示錄】線上收聽

http://www.family977.com.tw/Reprogress_00.asp?strDay=20090210

 

第一段節目(長度26分鐘)


音樂0@@曲名:「b小調第三號鋼琴四重奏,作品3」第三樂章/ -5'58"【CD-TK7】

**作曲家:孟德爾頌

**演奏者:Bartholdy Piano Quartet

**唱片公司:Naxos

**CD編號:8.550967

**專輯名稱:孟德爾頌「第二、三號鋼琴四重奏」

 

OS1(各位愛樂的朋友晚安,這裡是FM97.7古典音樂台,我是喜歡跟您分享音樂的老朋友歐頭,歡迎收聽今晚的「古典啟示錄」,不知道收音機旁的您,今天過得好嗎?

禮拜二「時空DoReMe」單元,讓我們一起乘著音樂的翅膀翱翔世界、穿梭時空吧。09年上半年是孟德爾頌專題的第6集、主題十六歲1825年,今晚讓歐頭幫您把孟德爾頌相關的音樂史地拉在一塊兒吧。

The Piano Quartet No. 3 in B minor, Opus 3, was written in 1824 and 1825 and dedicated to Goethe. It represents a still more confident and mature handling of the chosen medium. The piano starts the Allegro molto first movement, joined then by the strings and there is an interesting bridge passage leading to the piano introduction of the D major second subject and a livelier coda, preceding the central development section. Fragments of the first subject lead to the final recapitulation, with its B major second subject and B minor coda. The slow movement is an E major Andante with interesting twists of harmony, while the following F sharp minor Allegro molto, with its contrasting B major central section, suggests something of the gossamer world of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The quartet ends with a vigorous final Allegro vivace, which contains a closing reference to the first movement and again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passage-work for the piano, a feature of these early compositions, suggesting the circumstances of their composition and intended first performance at home. It was, however, this quartet that, coupled with the obvious wealth of the Mendelssohn family, convinced Cherubini of the viability of a musical career for the boy. He perceived in the work, however, a wealth of musical ideas, prodigally displayed, if Mendelssohn did "met trop d'étoffe dans son habit".

音樂1@@曲名:「b小調第三號鋼琴四重奏,作品3」第四樂章/ -10'28"【CD-TK8】

**作曲家:孟德爾頌

**演奏者:Bartholdy Piano Quartet

**唱片公司:Naxos

**CD編號:8.550967

**專輯名稱:孟德爾頌「第二、三號鋼琴四重奏」

 

OS21825這一年孟德爾頌造訪花都巴黎,在春天時分與作曲家凱魯畢尼碰面,如果歐頭印象沒記錯的話,凱魯畢尼當時是巴黎音樂院院長,給了孟德爾頌很大的鼓勵,要他在音樂路上更加打拼。

音樂2@@曲名:「Medee」/ -7'53"【CD-TK2】

**作曲家:凱魯畢尼(Luigi Cherubini)

**演奏者:馬利納指揮聖馬丁學院管絃樂團

**唱片公司:EMI

**CD編號:CDC 7 54438 2

**專輯名稱:凱魯畢尼「序曲集」

【廣告1】

 

第二段節目(長度26分鐘)

OS3這裡是FM97.7古典音樂台 歡迎回到【古典啟示錄】禮拜二「時空DoReMe」下半段的時間,我是OTTO我們繼續來聽孟德爾頌專題的第6集、主題十六歲1825年。

孟德爾頌1825年十六歲,離成年還有兩年,但在這一年他卻完成了好幾首重要作品,包括上半段節目我們聽的獻給歌德的第三號鋼琴四重奏,以及歌劇《卡馬喬的婚禮》(The Marriage of Camacho),這齣歌劇是由當時已經51歲的史彭替尼擔任指揮首演(這位史彭替尼就是從義大利到德國並且是歷史上第一位使用指揮棒、指揮台的指揮),還有就是知名的弦樂八重奏。

音樂3@@曲名:「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作品20」第一樂章熱情如火的中庸快板/ -14'24"【CD-TK1】

**作曲家:孟德爾頌

**演奏者:維也納八重奏團

**唱片公司:Decca

**CD編號:421 093-2

**專輯名稱:孟德爾頌「八重奏」、貝多芬「九重奏」

 

OS4:弦樂八重奏這樣的編制在樂壇上並不多見,其實就是把弦樂四重奏的編制乘以二,而孟德爾頌之所以會採用這樣編制來創作,一來因為他寫作初期相當喜愛弦樂為主的作品,其次就是受到當時41歲的史博的影響,我們先前說過孟德爾頌小時候史博的作品就十分流行。

史博仿效威尼斯派的二重合唱,讓兩組弦樂四重奏產生對話、對立的音樂效果,而孟德爾頌在這首曲子上把這種想法發揮得淋漓盡致,一來有室內樂的親密感,二來又有超越室內樂的音樂張力,他自己在樂譜上都要求要以交響曲的風格來演出,更具幻想與絢麗色彩,不過他這樣的要求,也讓有些人反而認為這首八重奏在精神上不能稱為室內樂。

音樂4@@曲名:「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作品20」第三樂章詼諧曲/ -4'42"【CD-TK3】

**作曲家:孟德爾頌

**演奏者:維也納八重奏團

**唱片公司:Decca

**CD編號:421 093-2

**專輯名稱:孟德爾頌「八重奏」、貝多芬「九重奏」

 

OS516歲的孟德爾頌第一次到巴黎,就在那裡走紅,他人生的第一首重要經典弦樂八重奏也問世,這首作品獻給他的朋友,柏林愛樂協會創辦人同時也是小提琴演奏家Eduard Rietz。下週二時空DoReMe進入17歲的孟德爾頌他的仲夏夜之夢序曲問世了……。

今晚的節目接近尾聲,最後我們來聽………。OTTO要在好聽的音樂聲中跟您說再會了,明晚「古典啟示錄」我們再一同在空中分享音樂,晚安、掰掰。

音樂5@@曲名:「降E大調弦樂八重奏,作品20」第四樂章急板/ -6'31"【CD-TK4】

**作曲家:孟德爾頌

**演奏者:維也納八重奏團

**唱片公司:Decca

**CD編號:421 093-2

**專輯名稱:孟德爾頌「八重奏」、貝多芬「九重奏」

【廣告2】

台中古典音樂台FM97.7【古典啟示錄】線上收聽

http://www.family977.com.tw/Reprogress_00.asp?strDay=20090210

 

台長: 歐頭
人氣(2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週二@時空DoReMe |
此分類下一篇:2009-0217(二)孟德爾頌7十七歲1826年
此分類上一篇:2009-0203(二)孟德爾頌5 十五歲1824年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