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2-10 12:42:06| 人氣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隨心看】「歸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回家了幾天,睡自己家裡的床,還是很不習慣;基本上自從我家搬家後,那張新床,我也很少躺在上面倒是真的…。我不知道是那床真的有問題,還是我的背有問題,我每天都很不舒服地起床,一躺在那張床上,就很不對勁。我真的覺得那張床有問題。今天我終於忍不住,問我妹會不會覺得那床有問題…(因我們的床是同一時間買的彈簧床,一樣的規格材質)她說:是妳有問題罷,妳一定很不適合去旅行。

關「旅行」什麼事情?我實在不懂這關「旅行」什麼事情。也很不喜歡這樣被「歸類」。我不是個認床的人,這我很清楚,但我的確感到不舒服,也覺得那張床有問題。

一個人認不認床,就算他會認床,只要他想去旅行,都會有辦法去解決與適應的,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自己的生活習慣,旅行的過程不就是把自己和那些生活習慣作一番調整,然後擺進去,甚至是與人的交往和認識,我覺得沒有任何地方本來就該搭配你搭配得好好的。沒有任何一個人可能完完整整適合「旅行」的,但只要有想要去旅行的想法,就可以出發前去了。就像我們所知道的,旅行的「路途」上,不見得每一樣東西都會像是在家裡那般方便,主要是那是你想要去看看的地方,不是嗎?人的生活空間究竟本來就不同。「方不方便」對於有些人而言不是問題,「享不享受」、「感覺好不好」或許是問題,「融入發現的衝擊」或許是另外一個問題,到底每個人在意的事情、欲求的事情是不一樣的。

「旅行」實際上打破很多原本的習慣與需要,也可能創造許多意外驚奇和發現感悟;當你喜歡旅行,也想要出發前去時,「適不適合」只能淪為事前多餘的猜測,也顯得預設太多。就算是我真的很會認床,我也會去旅行,就是這樣,因為我想要去旅行。不管怎麼說,「適不適合旅行」這「歸類」是一個無法成立的前提。

想到一個朋友跟我說過,她說她開始旅行之後,就開始要自己每天不管在哪裡都要放鬆地「大學」,因為她知道她要開始好好地在外面「生活」,這是她的一個功課。這些話,給了我一些想法:人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在她騎著腳踏車、摩托車、搭火車環遍台灣回來時,我雖然不可能知曉她在旅程之中所有的細節,但她把她的手腳伸出去的那些動作裡,我在旁邊看著看著,總會微笑著想起這個朋友來。

有一個人曾經對我做過這樣的「分類」,那個某某某很不適合談戀愛,個性很強、很衝等等等等,我大概也被他歸在這一「類」裡罷;又有一個人對我說,他老闆說他很不適合「做田野」,我並不認為什麼樣的人「最適合」、「不適合」做田野,每個人都有和別人相遇時的相處方式和個性裡迴盪出來的東西,在什麼樣的「標準」之下,才叫「適合」呢?如在學術圈掠奪式的「標準」下,某些個性的人和「合適類」是永遠沾不上邊的,但那又「是誰的標準」呢?我也某程度上被歸類在「不適合養孩子、動物」那一類裡,當有人這麼說時,我總啞口無言,自己卻始終不這麼覺得;暫時接養過一隻貓的經驗,只是讓我更謹慎地看待這個問題,「適合或不適合」也不能這樣就說定的。

「適合不適合」或許是「歸類」裡最精簡的一種「分類」,除了方便查詢與下結論以外,我絲毫看不出它有什麼功用。

就像這「新聞台」的內容分類,每次我寫完一則,在那個管理介面上,要挑一個「類型」給填上去,每次都要猶疑很久,這是「星座命理」呢,「新聞」呢,「買賣」還是「交友」類,就是找不到一個適切的,後來我就只要有一點沾上邊的,就隨便給它歸一下類。「分類」永遠無法表達整體,也只是一個角度的切片。僅此而已。

認真想一下,我們也總不自覺地為別人做了某種「歸類」,常常輕忽了「歸類」底下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也許在我們「歸類」的動作底下,本來就有很多的不了解與獨斷,是屬於我們自身的。這世界上總有超乎我們想像力所及的人沒能讓我們認識到的,得以「歸類」的樣本是不曾足夠的;而「歸類」這個動作,又為什麼而來呢?「有趣的」與「無趣的」是那麼徑渭分明時,那一條鮮明的界線,有時會讓我感到有些焦慮。

雖然我的背可能比較適合睡榻榻米,也有很多生活細節上的大小堅持,但我還是覺得我很喜歡去旅行,超喜歡!也常常在這些過程裡感到很自在愉快呀!這些「適合、不適合」的「歸類」裡,並無法反映出人與這些「歸類的項目」之間真正會發生什麼樣的交集。

其實我也常在做「歸類」的啊!被別人「分類」時也感覺很不舒服啊!就是這樣啊!做人實在滿麻煩的,而我這「種」人更是麻煩中的極品,自己給自己「分類」一下好了!被親近的人說是「女王」好像也不無道理啊!呵!

會想要寫這篇,是因為過年前看了張清芳主持的那種訪談人物的節目,我還滿愛看這種「人物節目」的,因為有時可以看到除了平面表演之外,「側面」的一些其他重要的東西,關於一個人對於他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軌跡,也因此可以閱讀到很多不同的人生樣貌。那一天的來賓是李威,就是「吐司男之吻」的男主角,有些人你看他剛開始的演出,雖然有點齪,但是那種潛力是會被注目到的,就是人的那種進步努力的樣子,逐度發酵,我想李威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聽了他在節目裡談自己,張清芳跟他的對話,她一直提到自己好像在跟一個三十幾歲的成熟男人對話;我一直覺得張清芳訪談了娛樂圈裡這麼多人,為何她始終看不見「人」是無法這樣被「分類」的:寂寞的女人&寂寞的男人、成熟的男人&不成熟的男人、女人與男人的相互需求…。當對話始終停留在這樣的分類框架裡,我總覺得很可惜。於是,有了想要來談談自己和「歸類」的百-感--交-集。


P.S1:
昨天在電視上看到許澔平(?名字應該這樣寫罷)獵奇獵豔的那種旅遊經驗談,真的很想巴下去,一個人去了那麼多國家之後,仍然慣用那種「去一些落後國家」的字眼形容自己去過的地方,這令我很不解;而那些交換回來的戰利品又能夠代表些什麼呢?不過是個自大的傢伙,這種旅行「害客」,真的很糟糕!

P.S2:我好像看太多電視了



2003/2/5


台長: 我想要
人氣(2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