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05 21:50:33| 人氣8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堂課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天講到「傳統法律中的儒家精神」這個單元

論語裡有個故事 爸爸偷了羊 兒子去檢舉 孔子並不認同這種行為

他的理由是親親相隱 「父為子隱 子為父隱」

在儒家的觀點裡倫理大於法律或權位

你可以不向昏君效忠 但是人倫親情卻勝於一切

所以有人覺得這就是華人社會的法治精神不夠的原因

用了海角七億做例子 我問

如果是你 你會幫爸媽洗錢嗎

你會舉發他嗎

大家沉默了

因為很掙扎吧

掙扎是為了那筆鉅額的金錢? 也可能是為了難以割捨的親情?

因為聽說有些孩子曾經在吃到飽火鍋店A了人家的罐裝飲料

我又問

20年後你帶小孩到吃到飽餐廳,你還是會麼做嗎?

你的孩子說「爸媽怎麼可以這樣」時,你是不是會告訴他小孩子不要管這麼多

如果你還是這樣,那麼有一天你的孩子行為有了偏差,你也不要意外

也許有人覺得孔子頭腦不清

其實

儒家對人的價值有無限的肯定

所以對人性有種更深刻的期待

因此你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

才面對是否要檢舉父母的掙扎

而是你會不會在面對這個誘惑時拒絕

並同時勸阻你的父母沈淪

自我的生命價值

不是用父命或母命難違一句話可以推卸和否定的

這堂課突然有很多感慨

不知道算不算替孩子們道德良知的樹苗灌溉了一點水份

台長: 艾芹
人氣(8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園丁手記 |
此分類上一篇:肩膀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