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28 10:55:45| 人氣92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媒體素養加油站:媒體進入校園的因應之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刊載於「小小媒體觀察家」:http://www.mediawatch.org.tw/literacy/?p=71

文╱ 鄭智仁(台北市萬芳國小教師)

常常在演講的場合中,最後Q&A的時候,學員會問及如何應付媒體進入校園的問題。的確,隨著新聞報導炒作衝突的趨勢,記者的觸角盡可能蔓延到各種有可能出現爭議話題的場域,校園也無法置身事外。尤其近幾年對於學校管教方式的討論,讓校園體罰的事件每每成為鎂光燈與攝影機的焦點,反而是對於校園正面的報導,例如有哪些教學創新,或是其他辦學績效的資訊是偏少的。

當記者進入校園時,大部分校方其實是左右為難的。一方面站在教育者的立場,要保護學生的隱私權與受教權;一方面卻又不敢阻撓採訪,怕得罪記者而被負面報導事件。然而,校方真的只能那麼無奈嗎?其實不然,這種情況也是可以預先設計好SOP(標準作業程序)來面對。

不論發生的事件多麼具有爭議性,學校方面對於媒體進入校園,應該基於保護學生的立場,把握主動的位置,而非被動的應和記者的要求。從法律的層面來看,「兒童福利法」第二十五條明訂:「任何人不得剝奪或妨礙兒童接受國民教育之機會或非法移民兒童至國外就學。」記者在採訪學生的過程中,甚至在校園內走動搜尋拍攝對象時,一定會對學生的上課造成影響,校方可以依此規範記者在校園裡的行動。此外,每一位被拍攝者都擁有法律保障的「肖像權」,學生也不例外,所以記者在徵得學生的同意前,不能隨便任意拍攝。「肖像權」的權利除了校方應該為學生伸張之外,也應該教育學生,讓學生明白自己的權利。

不過,如果只以這樣的方式消極的拒絕媒體進入校園,並不能讓學校與媒體雙贏,反而可能增加採訪過程的衝突,導致記者以負面的角度報導事件。所以,校方也應該設有公關機制,由一位發言人代表學校對事件進行公開說明,讓媒體有報導的材料。當然,媒體不會只想聽到校方的說法,一定會試圖採訪學生或學生家長,獲得另一方的意見。這時,學校也要提醒家長對學生的保護,盡量由家長接受採訪,如果一定要採訪學生,也要謹守禁止拍攝容貌的原則。

總結而言,當媒體要進入校園採訪新聞時──

一、校門警衛先不要直接放行,趕緊通知學校行政人員處理。

二、問清楚來意之後,請入會議室稍待,由學校發言人統一說明。

三、通知家長(如果媒體不是家長所找)到校參與說明,並先提醒保護學生原則。

四、要求記者拍攝畫面時,遵守「不影響學生上課」與「尊重肖像權」的原則。

台長: 小鄭老師
人氣(92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美國黑金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5 03:39:5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