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26 11:58:36| 人氣3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Amazing Grace】關於「曉音」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Amazing Grace】關於「曉音」

我的名字叫做曉音。「曉得」的「曉」、「音樂」的「音」。每一次,我都必須特別這樣子補充說明。

在我還沒有出生之前,爸爸就說,如果生女兒,那一定要有一個「音」字。

可是,要叫什麼「音」好呢?....

那時,他想了很多個名字,「欣音」、「心音」等等,最後,在聖經裡的詩篇第100篇,決定了這個「曉」字,取其「曉得」之意。

從我懂事開始,總是一直在解釋我的名字。小學的數學課本裡,總是「小英」與「小明」在數蘋果,每每念到那裡,全班同學都會轉過頭來對著我嘻嘻笑,我總是覺得很不好意思,又有一點生氣,在心裡說:哎呀,你們這些人不懂啦!!!

當然,那些「老鷹」、「小鷹」 的嬉鬧,即使到了現在,還是常常會出現。

只有一些人會很羨慕我的名字,那些念音樂班的女生。我不只一次被音樂班的天之嬌女羨慕著:妳的名字好好聽喔!!.......我們教會有一個女生,叫做「音嘉」,因為她爸爸希望她當「音樂家」。我覺得,我的名字比她的高明多了。

但是,為什麼要叫這樣的名字呢?


爸爸是一個音樂天份非常非常高的人,而且是那種「與生俱來、無師自通」的天分,讓人驚訝、讚嘆的天份。

可是在那個年代,別說是鋼琴了,就連一台風琴都是莫大的奢想。所以小時候的他,就常常跑到音樂教室,偷偷彈風琴。無師自通。

他的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鋼琴老師,是何爺爺。那是在他畢了業、到台北工作之後,才開始正式學琴。

我不知道他是怎麼認識何爺爺的,我只知道,何爺爺是怎麼收他為徒的。

當時何爺爺正在彈琴,又大又長的曲子,這個從來沒有正式學琴的小伙子,站在他身後聽,竟然,可以分毫不差的為他翻譜!!你知道,「翻譜」也是要有功力的,你必須要聽得懂、還要跟得上正在流動的音符,你才能夠正確無誤的「翻譜」。

就是因為這個動作,讓何爺爺決定收他為徒。



所以,爸爸說,如果生女兒,一定要有一個「音」字。


我能夠回想到的最早的彈琴記憶,應該在五歲之前吧!是家裡的一台風琴,我坐在爸爸的腿上彈,他替我踩風琴的踏板。然後,是坐在長椅子上墊著的兩個大枕頭的上面彈,兩隻小腳懸在半空中,爸爸依舊坐在旁邊替我踩風琴的踏板。

很快的,爸爸和媽媽就決定要買一台鋼琴。我還記得,鋼琴運到我們家二樓就定位的時候,我們全家人的那種興奮的心情。鋼琴來了,可是我還是不夠高,還是坐在枕頭上彈琴,只不過爸爸不用幫我踩踏板了。


我的鋼琴,一路,都是爸爸教的。

每天放學回到家,吃過飯、洗過澡、寫完功課,就是要練琴,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我和弟弟,兩個人輪流,至少要彈一個小時。


你一定以為,這樣的小孩,彈琴彈得很開心、將來大有可為吧!!
....嘿嘿~其實並沒有。

也不是痛苦、也不是不喜歡,雖然我是很甘願的在彈,但是,小孩子嘛,誰會喜歡這樣很需要耐力、又有些許枯燥的事呢?!

雖不至於算是「苦差事」,但總是有一些「勉強」,有時甚至要媽媽施點壓力才會乖乖就範。但是至少我比弟弟甘願多了、認真多了。他都是跟在我的後面彈,很會摸魚打混呢。

印象很深刻的一次,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去拜訪朋友,我們小孩子在旁邊玩。那時我比較大了,開始會「偷聽」大人們在閒聊的話題。我聽見爸爸對他朋友說:「哎呀,不急,我不想給她壓力,等到有一天她自己開竅了、有動力了、有衝勁了,就會開始突飛猛進了!!」

我知道,他們在說我的鋼琴。


直到今天,爸爸還是三不五時就愛指著我,很陶醉的對大家說:「你看你看,她那雙手指頭,又細又長,足足可以跨十度音哪!從她剛出生的時候,就只看到那雙手又細又長的指頭在揮舞,就是要用來彈琴的。」(意思也就是說,女兒長得是圓的扁的他都沒看到,就光只看到那個Baby 的手指頭啦!)


只可惜,爸爸至今,還沒有等到那一天。我突飛猛進的那一天。



小學的我,並沒有念音樂班。都是在家裡跟著爸爸學琴。小學五年級的時候,我們教會的牧師娘,算是我的「表、表、嫂」(我表嫂的表嫂),很遠的遠親了。她是師大音樂系畢業的,主動說要教我彈琴。

其實,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我就是教會兒童主日學的司琴,那種兒童的詩歌,根本難不倒我。每年耶誕節的慶祝晚會,也一定會有我的個人獨奏節目。小學五、六年級,不但是學校樂團的一員,還是當時全校朝會時的樂隊指揮(彰化民生國小)。小小年紀的我,受到許多的稱讚。


但是,事實的真相,只有我爸爸、我的鋼琴老師、還有我自己知道。我,並沒有認真。就是那種有一點勉強、不是真心的努力用功、被人家推著屁股走的那種態度。


小學畢業,我去考了台中曉明的音樂班和員林大同國中的音樂班。我很沒用,考到哭出來。

並不是因為我的程度不夠,而是因為我被那些音樂班小孩的「陣仗」嚇到了。西樂的、國樂的,樂器一個比一個大,家長幫忙扛樂器、老師忙著在幫她們做最後衝刺。會遇到什麼狀況,她們早就演練好了。

而我,只有一支單薄的長笛,和一個不懂音樂的媽媽陪著。唉,那時的我,真的很沒用,還沒上場打仗就氣短了。

一關一關的考試,我記得好像有十幾關吧。主修自選曲、主修指定曲、副修自選曲、副修指定曲,還有好幾關是「隨機抽題目」的,一個人進到琴房,有一個老師幫妳在准考證上蓋章,然後拿籤桶讓妳抽籤,抽到哪一調就開始彈,大調、小調通通都有。

我是個肉腳,我都嚇傻了。


後來,成績出來,其實,我的總分只差了一點點。如果當時可以再鎮定一點,如果沒有哭出來的話,應該是會考上的。


爸爸媽媽,很失望,很傷心。甚至,他們當時還一度興起了要讓我「重考」或是「用錢把我送進去」的念頭。....你能想像嗎,一個小學畢業的小孩,在家裡練琴一年----「重考」?!

後來,幸而是我的鋼琴老師對爸爸說,「不要逼她,音樂這種東西,當興趣可以很愉快,真的要走這一條路,是非常非常辛苦的。」或許,也是因為捨不得讓我吃那種苦頭吧,爸爸才終於打消了這個念頭。

我想,他那時也破碎了那個心願吧,希望我念音樂班、走音樂這條路的心願。


國中之後,我就沒再好好的、認真的練過琴了。琴,還是有在彈,但都只是玩玩、唬唬人罷了。其實,就沒再認真練過了。



這些,是遺憾嗎?......

現在二十六歲的我再仔細去回想,其實,這一切,並不是遺憾。反倒,是一種感恩。

因為當年我們家的經濟,其實,並不允許我念「私立學校的音樂班」,那是每年以「百萬」計算的花費。我知道,如果我真的考上了,爸媽不管說什麼也會拼命供應我。但,我很慶幸,事情並沒有那樣。

如果真的走了音樂這條路,我的生命會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關在琴房裡;我會錯過生命中許許多多有趣的事、有趣的知識;我可能會變成一個除了彈琴之外什麼都不會、什麼都不懂的柔弱小女生。那,是多麼可惜的事啊!

上帝很奇妙,給了我一條完全不同、讓人跌破眼鏡的路;給了我一條非比尋常的訓練之路,來鍛鍊我、塑造我。

走到現在的二十六歲,我要細細的把 神在我生命中的恩典,一件一件,仔仔細細的寫下來。


Dec.25.03

************************************************************


很奇妙的,現在的我,有一股莫名的動力、莫名的衝動,拼命拼命的-----想練琴。

以前大學時,考完了大考,同學們一個一個都不支倒地、在寢室裡呼呼大睡,而我卻要一個人抱著琴譜去練琴,才會覺得壓力釋放、暢快淋漓!....雖然還是常常會去彈琴,但那些都只是好玩、享受、暢快的遊戲罷了!並不是真的下苦功夫的用功。而鋼琴,是需要下苦功夫去苦練的東西。

但是,現在那種打從心裡深處冒出來的「想要再好好練琴」的渴望,竟是那麼深刻、那麼強烈!!....我想,這就是爸爸所說的那種動力吧,突飛猛進的動力。

不是出於勉強、不是出於父母的期望,而是自己非常非常想的渴望。更何況,我真的知道自己血液中所流動的那一股愛音樂、愛彈琴的天分,是無庸置疑的。

嗯,我想再給自己幾年的時間,好好的、認真的,苦練一番。

不!應該是說,好好的和黑白琴鍵,再相戀一場吧!!


Apr.09.04


註1:

我的爸爸和媽媽,是在彰化正心幼稚園的教堂裡認識的。兩個沒有鋼琴的年輕人,去教堂裡借鋼琴練習,認識的。

註2:

關於何爺爺的記憶,我只有一個。那時弟弟已經出生了,大約是會爬會走的年紀,我也不過是三、四歲吧。爸爸帶我們一家人去台北拜訪何爺爺。我只記得,何爺爺拿了高級的巧克力球給我吃。我一個人站在外面陽台旁邊吃巧克力球,大人們在客廳裡面說話。

很奇怪,為什麼他的每一顆巧克力球裡面,都有一個又大又硬的「籽」呢?我邊吃邊吐「籽」,還順手將它往陽台下用力的扔出去,覺得很有趣呢!

等到媽媽發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我不知道已經扔了多少顆「杏仁果」了。哎呀,小孩子哪裡會知道那是「杏仁果」啊,那樣又大又硬的「籽」、根本咬不動,明明就是像水果裡面的「籽」嘛!!!

(小時候的我,打死都不肯吃「蛋黃」,因為我堅持:那是蛋蛋的「籽」,不能吃!!)


************************************************************

最後:

寫下這些,並不是要自誇什麼或炫耀什麼,只是真實的記錄心情、紀錄事情罷了。對於彈琴這件事,其實我對自己還沒找回信心呢~~


謝謝每一個到這裡來的人,謝謝每一個因為這個新聞台而認識我、關心我的人。

台長: Ein
人氣(32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