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4 13:52:46|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天下沒有用口水沖出來的康莊大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是不會用"電腦特技", 不然, 劉文雄說的這句話, 要鑲花邊加五彩金光!!!
XX配, 或OO合, 我沒啥意見, 幹好柴米油鹽基礎活! (不幸的四歲女娃就是一例)

突然想"吐絲":
空嘴嚼舌講千丈,
全然不費功;
投身入髒幹一寸,
自愛多寒齒!

(註: "空嘴嚼舌"是台語, 髒指"骯髒"的政治(政治不髒, 是人髒), 自愛指潔身自愛者.)

===========
2005.01.14  中國時報
橘子變色 超越藍綠
劉文雄

橘子加了兩片綠葉,就會變成芭樂?大家的想像力也太豐富了。

親民黨在政黨合作上的立場,從去年十二月廿八號新聞稿以來,一直沒有變。即在國家路線上會與國民黨密切合作,但在民生議題上,不排除與任何政黨合作。外界用權力交換的思考模式來看待親民黨,其實是近三年來習於藍綠對決思考模式的結果。

正因為藍綠對決的思考模式,主導了近三年來台灣所有的媒體報導與政治運作,才使得社會與族群裂痕加深,使得整個台灣停滯不前。所有的改革議題,不論藍綠, 都被蓋在「忠誠」的大帽子下,不得提出,也無法實現。從國親合作開始,親民黨就提醒國民黨要儘速處理黨產問題,但是藍軍要以大局為重,所以最好別再提。民 進黨內也不乏有識之士,對雜耍式的外交與低迷的國內經濟感到憂心,但也被耳提面命,不要影響選情。因此所有的問題,都被簡化為藍綠的輸贏問題和選票問題, 所有的政黨都在內縮,都在向基本教義派靠攏,政治議題主導一切,民生議題消失不見。

我們要問:藍綠對決才是台灣的正途嗎?如果是,那為什麼大家都在講和解?大部分民調都顯示民眾厭惡政黨惡鬥?如果藍綠對決不是台灣未來應走 的道路,那為什麼大家還要用橘子到底該藍該綠,吵個天翻地覆?為什麼一個政黨想走自己的路,就會被懷疑一定是要去與他人搶位分贓?親民黨最近好像在林森北 路逛街的良家婦女,眼角一瞟,就有人來問她要多少夜渡資。

但親民黨必須認清,非友即敵,兩極對立,不論在國際關係與國內政治上,從來不是進步的動力,而是破壞的主力。當兩強僵局形成,造成停滯與破壞之時,第三方的平衡者(Balancer)自然浮現。

當英國擔負歐陸「平衡者」的時候,是整個西方文明進步與擴張最快的時候。當德國發展海軍,將英國變成敵人的時候,歐洲經歷的是連續五十年的 戰亂與仇恨。立委選舉的低投票率顯示得很清楚,更深的對立,其實是在縮減政黨的影響力,大家需要的是能引導整體進步的競合關係,而不是造成停滯的對立。

也許有人認為,兩大之間難為小,其實現在的台灣,處處都是第三勢力生存的空間。在國家問題上,維持現狀的人數最多,但聲音最小;在民生問題 上,藍綠兩大,一律右傾資本家,缺乏左派的社會關懷;在社會身教上,藍的缺乏堅持,綠的缺乏誠信;在修憲與制度問題上,政黨的利益已經蓋過了國家體制的考 慮…。危機就是轉機,缺失就是商機,這些問題,正是第三者的著力點。

換句話說,平衡者之所以能成為平衡者,正是因為他占住了改革、理性、共利的硬道理。他只有有限的野心,所以他能比任何勢力看得更清楚,處事 更公正。十三到十五世紀的威尼斯,憑藉他高度知識與商業化的社會,與公正無私的態度,成為當時義大利各王國的裁決者,連教皇都要聽從威尼斯人的裁決。

現在的滿天謠言,其實是因為大家一時脫不出藍綠二元思維,而親民黨在開始動作前,又沒有充分的時間做好思想準備。我們要認清,一個平衡者, 本來就不必,也不應對任何陣營宣誓效忠,因為他不是任何人的附庸。平衡者本身,必然要承擔兩方的嘲弄與謾罵,面對兩面不是人的風險,因為平衡者的存在,使 得沒有任何強者能夠為所欲為,自然會遭到強人們的怨恨,這是平衡者必然的宿命。這些苦難,都是親民黨要走自己的路,所必然要經歷的荊棘。

第三條路,不可能用撿的,不可能用換的,不可能用投靠的,天下沒有用口水沖出來的康莊大道。第三條路,是披荊斬棘開出來的,是各項事件、法 案、與實績當作石板,一塊一塊的鋪出來的。大家為什麼不開始練習,在藍綠之外思考,在輸贏之外思考,讓人民生活的利益,超越政黨的利益,重新成為政治議題 的核心?

大家都已經鬥累了,為什麼不讓自己,多點思考的彈性,讓大眾多一點選擇呢? (作者為親民黨籍立法委員,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

台長: eric2634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