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8-05 22:58:47| 人氣4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壓不扁的玫瑰--楊逵(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壓不扁的玫瑰----楊逵(一)

楊逵(1905-1985)

楊逵,原名楊貴,又有筆名楊建人。台南縣新化人,生於一九○五年十月十八日,出生於工人家庭,家境清寒。是台灣文學日據時代重要的作家。第一篇小說<送報伕>獲得東京《文學評論》第二獎(第一獎從缺),是台灣作家進入日本中央文壇的第一人(後有龍瑛宗)。楊逵不只是一個文學作家,更是農民運動與文化運動的戰將。於日據時期,加入文化協會及農民組合組織,並身兼特別活動隊、政治、組織、教育重要幹部。除此之外,更擔任《台灣文藝》雜誌的日文編輯,並自行創辦《台灣新文學雜誌》。楊逵可說是一個努力將文學與社會運動結合的實踐家。他痛惡強權統治,自稱為「人道的社會主義者」,終其一生不斷在於不平等的政權對抗,日治時時期共作十次的牢,而民國期間也因政治因素作了十多年的牢,然而,楊逵始終堅持理念,如一朵壓不扁的玫瑰,令人敬佩。一九八五年在台中逝世,享年八十歲,與葉陶合葬於他們共同經營的「東海花園」。

一.體弱多病的幼年與刻苦的青年時期

由於自小體弱多病,故楊逵有「鴉片仙」的外號,家人為了替他沖喜,特別娶了童養媳。因為身體狀況欠佳,楊逵一直到九歲的時候,才進入公學校就讀。而在他就讀公學校的期間,台灣發生了交吧年抗日事件,楊逵在家中親眼目睹了日軍為鎮壓革命運動的砲車,從他家門前經過。此時,他幼小的心靈便感受到殖民統治者的強悍及強權的作風。待楊逵較大時,讀了一本由日人所篇寫的《台灣匪誌》,在裡頭便包括此一事件的記載,看到日人醜化台灣歷史的做法,使楊逵內心受到極大的衝擊。他說:「我決心走上文學道路,就是想以小說的形式來糾正被編造的『歷史』,歷來的抗日事件對我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一九二二年楊逵考進了台南的州立二中,然而二年後,為了拒絕與童養媳結婚,自台中州立二中退學,於一九二四年時,帶著身上僅有的六十塊錢,渡洋去日本求學。留日期間,他進入日本大學專門部文學藝能科夜間部就讀,由於家境貧困,楊逵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在這段期間,楊逵做過許多工作,而這些實際的工作經歷正是他小說創作的來源,如他的首部小說<送報伕>正是由他本人所現實經歷所轉化而成的。

然而,在日這段時期,對楊逵最大的影響便是接受到左翼思潮。根據林梵的《楊逵畫像》中所說:「影響楊逵的首先是日本的社會主義…..」楊逵在日本的時間,正值日本經濟低迷之時,也同時是日本勞工、學生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楊逵就在這樣的風潮中受到左翼思想的薰陶,並參與其中。他組織文化研究會,參加勞工運動、政治運動,研讀社會主義的著作。一九二七年,楊逵加入了台灣留學日本的政治組織「社會科學研究部」,並在同年因為參加朝鮮人反日的演說會,首次入獄。出獄後,響應台灣農民組活動,束裝返台。


二 行動的文學家

返台之後的楊逵,並沒有停下他的腳步,反而更加快他的步伐來推展台灣的社會運動。他一回台,便加入了台灣文化協會所舉辦的巡迴民眾演講。而這一年,有是文化協會左右爭執分裂的時期,面臨如此的狀況,楊逵毫不猶豫地便加入強調工農運動的「農民組合」。而這樣的選擇,也正是影響他一生的關鍵所在。參加農民運動,也讓他遇見一生相持相伴的葉陶。

一九二八年,楊逵當選了台灣農民組合中央委員,同時也加入「特別行動隊」,負責了政治、組織、教育等工作。行動中的楊逵,實際的去參與農民運動,他是一個實踐者,絕非空談夢想的人。從他在這年分別在竹山、梅山、新化等第被捕的經歷來看,就可以知道,楊逵對於自己理想的堅持是奮不顧身的。然而,因為與簡吉的意見不合,他與葉陶兩人以「戀愛墮落」名義趕出農民組合。不過這一年的實際運動經驗,對楊逵有非常大的幫助。

一九二九年,原本打算與葉陶返回新化結婚,沒想到卻雙雙在二月十二日時被捕(212事件),而此次被捕,也是楊逵第九次被捕。楊逵後來戲稱這是一場的官費蜜月旅行,他與葉陶人被鎖鏈拷在一起,渡過他們新婚的最初的日子。同時,於本年,他在彰化巧遇賴和,而正是他文學的轉折點,經由賴和的介紹他大量了閱讀台灣本土文學的作品,使楊逵更深刻的領悟到文學運動對民族解放的重要。就在賴和的鼓勵之下,楊逵開始了他的文學生涯。

一九二三年夏天,楊逵終於完成了他第一部的小說<送報伕>。賴和看見此部小說甚為高興,馬上發表在他主編的刊物《台灣新民報》(前身為《台灣民報》,一九三二年由週刊形式改成日刊形式的《台灣新民報》)。而本篇小說,在一九三四年時,入選為東京《文藝評論》第二獎(第一獎從缺),是台灣作家進入日本中央文壇的第一人(後有龍瑛宗)。這樣的成績,不僅帶給楊逵本人很大的鼓勵,也對後來的創作者起了很大的激勵作用。而這部小說除了得到台灣及日本兩方面的鼓勵之外,也獲的大陸學者胡風(為大陸著名左派的作家,於東京大學應慶大學讀書,並積極參加日本共產黨吉普羅文藝活動。)的讚賞,翻譯成中文刊載於《山靈-朝鮮台灣短篇集》。

一九三五年,楊逵被聘為《台灣文藝》雜誌的日文編輯。後因與另一位主編張星建意見不合,楊逵遂與葉陶拿出一生的積蓄,聯合賴和、楊守愚、吳新榮、賴明弘、郭水潭、葉榮鐘、陳瑞榮、王詩琅等人,在十一月創辦了《台灣新文學》雜誌,此雜誌中文由賴和主編,日文部分則由楊逵負責。創刊號發行三千本,從創刊號到一九三七年底,共發行了十五期及《台灣新文學報》兩期,其中自第十期起,《台灣文藝》已宣告停刊,這時時期只剩《台灣新文學》雜誌在獨撐台灣文學命脈的延續工作。而《台灣新文學》雜誌的結束也象徵台灣三○年代文學的結束。

一九三七年,經日警入田春彥的幫助,在台中經營首陽農場,兩年內發表了不少的文章,如<鵝媽媽出嫁>。

第二次大戰過後,楊逵將首陽農場改名為「一陽農場」,並與葉陶一同發行「一陽週報」。並曾任《和平日報》、《力行報》編輯。

一九四七年,因二二八事件,楊逵與葉陶兩人被判死刑,然因行政命令的更改,兩人改為服刑一百多天的牢刑。

一九四九年,因撰寫一篇一千字不到的<和平宣言>登載於上海的《大公報》上,而觸怒了當時的省主席陳誠,被判了十二年的牢獄,送至綠島服刑。

對於此事,楊逵說:

我領過世上最高的稿費,我只寫了一篇數百字的文章,就可吃十餘年免費的飯。

一九六一年出獄後,楊逵在東海大學附近買了一塊荒地,並開拓成「東海花園」,於此隱居。

在七○年代末期,擔任美麗島雜誌的顧問。在發生美麗島事件的前後期間,朋友曾警告他要小心自己的安危,然而,他仍不改他堅持抗拒強權的精神回答說:「我已經很老了!要關我也關不了幾年了!」

一九八五年三月十二日在台中去世,享年八十歲。與一生相守的伴侶葉陶和葬東海花園。


enci 2002/8/5

參考書目:

《復活的群像 –台灣卅年代作家列傳》 林衡哲 張衡豪 前衛

《左翼台灣》 陳芳明 著 麥田

《日據時代台灣小說選》 施淑 編

《台灣放輕鬆6-文學台灣人》 總策劃 莊永明 作者 李懷 桂華 遠流

網站:台灣文學步道---楊逵 http://www.south.nsysu.edu.tw/sccid/liter/12.html

作家身影---楊逵 導演 吳秀菁

台長: enci
人氣(4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