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1 22:03:49| 人氣3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小研究生過笨蛋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最近因為許多的投入,才漸漸了解寫論文是怎麼一會事,以前看別人論文寫的爛會做很多批評,但爛歸爛,還是花了很多心血才能有那麼幾頁東西,畢竟一頁可能都要花上好幾個禮拜才能做出來,像我一個附錄的表格就搞了3個月,最後還不一定能放上去。原以為寫論文就像寫報告一樣,只不過要寫比較深入、比較久,直到現在才知道那需要花的心血遠遠超乎我的想像,並不是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文獻回顧,之後就能順順利利的接續下去,必須不斷的找尋、不斷的思考,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到底有什麼原因?

原本唸研究所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享受盡情研究一件事物到非常透徹的地步,對我來說好像很多事情都很有趣,像是研究「會填問卷並回寄的人,是不是住的離郵筒很近?或是有請小妹?」「為什麼人會住在那麼高的地方?是不是高度越高,居住的人就越多?」,後來我將研究的面向放在跟山林有關的事物上,希望能研究我所熱愛的高山,但從哪一方面去研究呢?歷史、人文、動植物、法規、效益、生態…等等,後來花了約1個多月的時間才跟老師討論出較可行的題目。

唸研究所的其中目的之二是希望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能夠做正確的判斷。從小學3年級開始看報紙,從那時起培養閱讀報紙的習慣,我很崇拜那些寫社論的人,他們總能夠寫出我不知道的想法,很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夠做到這樣,雖然現在發現報紙寫的不全是對的。但是一進入研究所,這種訓練就無時無刻不跟著你,老師不會再跟你說怎麼做會比較好,而是讓你自己去找答案,以說服老師你認為怎樣比較好,你要怎麼做?需要什麼?目的是什麼?做出來結果會如何?全部都得靠自己,因為老師自己也不知道,除非到緊要的關頭,否則老師都只是幫你點一下。也許老師會有自己一貫的想法,你所做的研究會順著那想法去進行,但你必須不斷提醒自己,那樣對嗎?為什麼呢?否則當哪天有人對你的研究提出質疑,你卻說不出所以然,老師還會變成旁觀者,一起欺負你說:「對阿,你為什麼這麼寫?這有問題。」雖然大部分老師並沒有這麼惡劣,但這也是訓練的過程之一。

小學、國中甚至高中下課前,班長都要喊:「起立、立正、敬禮」,全班就會說:「謝謝老師」,那時我總認為這只是一種例行公事,心裡並不會真心誠意去說:謝謝老師。但是現在,雖然上課不再有這種例行公事,但只要跟老師討論事情,結束時我總會真心誠意的說出這四個字,這是最近的感觸。因為在這半年我真的成長許多,說是更會做報告,不如說看事物的面向變廣了,以前一件事就只會做正向思考,不懂得旁敲側擊,浪費很多力氣卻不見任何功效,現在從較多的面向看同樣一件事,雖然不見的輕鬆,卻間接獲得更多的知識。

4月1日笨蛋節,我今天發現原來我離終點還有好長一段距離,我還停留在發現問題的階段,我花了很多時間去證明我的問題,但接下來才剛要開始,問題、文獻回顧、案例研究、檢討、建議、跟老師之間的拔河……還好長阿!

台長: eling
人氣(3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研究生碎碎唸 |
此分類下一篇:小小研究生摸大象
此分類上一篇:淡水暮色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