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5 03:08:01| 人氣4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死亡筆記]文學潮--女工悲曲與我媽的無聊故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家人難得碰面,閒聊過程中聽我媽說到她小時候的故事,其中有段故事我覺得蠻可以說來與台灣各階段那些沒有聲音的人來做個對比。其實會很容易發現80年前到現在,某個台灣人的社會現實是一直沒有改變的。

  我媽自從小學畢業之後,就得到大東紡織廠上班。那個時候她約莫十一、二歲吧,每天早上五點起床,從糖廠走路走兩個小時,七點鐘開始上班,上十二個小時到晚上七點,然後再走回去。賺那麼一點點微薄的工資補貼家用。試想才不過十一、二歲的小女生,天方破曉就出門,夜晚才能回家。如此一直做,做到成年自立為止。

  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因為不管是我們的教育或是媒體、資訊、書本都很少提及我媽她們4年級生,竟然有所謂的童工的遭遇。他們在課本或是文學裡面,都被描寫成如同呂后一般,唸初中、唸高中、唸台大,然後帶動台灣經濟起飛等等。人人過得富麗安康,幸福美滿,所有會被提及的他們的同輩,不是中小地主就是殷實的商人,以及有朝氣的中產階級。這也是外省族群老是在抱怨的說,他們都沒有大家庭、沒有祖產,沒有土地,只能靠國宅、眷舍與政府的微薄補助過日子,然後抱怨我們那些沒有文化的本省中小地主、土財主把他們踩在腳下。

  他們都忽略掉的是,當白色恐怖殺害10萬台灣的受過教育的知識份子之後,沿習自日據時期以來資產階級的作家與知識份子在替貧苦的、沒有聲音的底層民眾發言的傳統,就被截斷了。這其中有可能是因為當年的反共政策,以至於台灣近幾十年來所謂的階級意識被壓制的原因。

  但我覺得底層民眾在無力翻身的情況下,又被斷裂的歷史與詮釋所忽視,所造成的台灣其實幾百年來的階級壓迫的現實被淡化了。我們除了在少數如黃春明與王禎和、楊青矗的小說中能看出一點端倪外,其實被提及的並不多。而延續如此沒錢沒機會受高等教育來翻身的底層人民,其後代也延續其生活,這麼的過下去。

  10年前就有人提及國中中輟生與高職肄業的龐大人數青年佔人口結構的問題,後來也無人關心。那些多半都只是當蘋果日報一一的爆出無數慘絕人寰的新聞中的那些,陳文茜所謂的『鄉下無知的老太婆』、『愚夫愚婦』,那種不斷被詐騙、被愚弄,被泛藍的李慶安口中那些『有知識、有水準、都是些醫生、老師和平抗爭』所鄙視的,鄉愿的,那些不會在媒體上發言,不會被人詢問注視的平民老百姓。

  我媽的世代中的這些人,自己多半只有小學畢業(稍晚一點才有九年國教,我六阿姨就盛逢其會),而教出來的兒女除了少數供得起唸書而翻身之外,學歷不高,識字率有限(這我發誓是真的!我弟弟會寫的字不多,筆劃太繁複的他就看不懂,他的朋友也是,有的還看不懂英文字母與九九乘法表),從事勞力與底層的工作。而這些人的生活不曾被提及,他們的情慾與故事沒有人在乎。

  我們不都是看著朱天文、朱天心的散文,然後隨著這些被傳誦的時代定義,去懷念那所謂美好的過去嗎(比如侯孝賢的最好的時光。是啊,他與我媽同輩,包括朱天心、陳文茜,甚或呂秀蓮。怎麼他們的成長故事與我媽與她的親戚朋友們差十萬八千里ㄋㄟ)?還是說像我媽這樣底層的人的生活是假的,是不存在的呢?

  現在聽說台灣人很有錢,號稱只要肯做就餓不死。偏偏我知道的我們的這個世代,仍然被壓迫。也不用說被我們壓迫的外勞(他們的被壓迫也是因為台灣中下階層循著被壓迫的歷史記憶,繼而反而成為壓迫者。亦即呂赫若作品中所描寫的那種『雙重壓迫』的現象),光是像我的小學同學與幼時在鄉下認識的朋友,他們不斷的失業換工作,從一個工廠換到另一個,賺的錢僅供糊口,一沒工作就沒錢吃飯。而家庭裡也是父母顧不上自己,無力支撐。很多如同我們家連房子都買不起,甚至於有自己房子是一生最大的夢想。只敢想想,根本不可能實現。然後像我弟弟每天在鍋爐前面做12個小時,沒休假領2萬出頭的薪水(他的國中學歷連麥當勞都不雇用他),還要被老闆威脅要用外勞換掉他(因為他學歷低,怎麼賣力工作都升不上組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日據時代到現在都沒什麼改變。

  謝長廷說,我們不能讓想唸書的人唸不起學校(我其實就唸不起。媽的不讓我助學貸款,去死啦)...那麼沒有能力唸書家裡又沒有資產的呢?

  這就是某個視角看出去的台灣現實。也是蘋果日報每天都會刊出的家暴案與失業自殺的眾多現狀。內政部統計台灣有5分之1的家庭每年存不到2000元新台幣。我跟我唸台大準備到國外唸書的同學講,還被他嘲笑。他說那是因為他們每年賺200萬,花掉199萬8000元的原因。

  雖然就我看到的,我會認為是真的沒錢。不過當我不斷的看到部落格上各式各樣的菁英與學生們,高談台灣經濟與社會文化的時候,我總會有個錯覺,我是活在與他們全然不同的地方,雖然兩個地方的名稱都叫做台灣。

  想起我媽說的,他們那個世代在後龍鄉下,小孩或窮人生病了看不起醫生,一一死去。有瘋查某(我媽的用語,不是我)被男人不斷的帶去性侵害,然後懷孕了自己不知道,在上廁所的時候生下小孩(當然小孩是死定了的)等等。

  跟近日蘋果日報上的某些報導怎麼又那麼相似ㄋㄟ?

  真是一個天堂樂土啊!!Ilha Formosa!!我想起當我試圖跟別人述說這樣的故事與現況時,都會被嗆回來說:誰叫他們不努力!你整天只會抱怨!把說這些事情的時間拿去賺錢就好了!管他們那麼多幹麻!他們自己不努力窮死了也應該的!天生就是有高低之分!!...

  也許吧,在這資本主義的時代是如此。

  下面轉貼偶然讀到的台灣前輩詩人楊華的一首詩,而且詩的內文竟然與我媽的過去是如此的貼近。我相信也與現在的很多勞工是相近的。之前我當大樓管理員的時候,也是天方破曉去上班,而夜晚才回去,賺一點點的錢。而那時的天空給我的感覺,竟如同詩中的描寫。這首詩非常符合我所認同聶魯達的文學理念,為廣大人民發聲的那個最高道德概念。

  套句聶魯達的話:

  『詩絕不是徒然吟唱的』






  女工悲曲(楊華)

  星稀稀,風絲絲,
  淒清的月光照著伊,
  搔搔面,拭開目睭,
  疑是天光時。
  天光時,正是上工時,
  莫遲疑,趕緊穿寒衣。
  走!走!走!
  趕到紡織工場去,
  鐵門鎖緊緊,不得入去,
  纔知受了月光欺。
  想返去,月又斜西又驚來遲;
  不返去,早飯未食腹內空虛;
  這時候,靜悄悄路上無人來去,
      冷清清荒草迷離,
      風颼颼冷透四肢,
      樹疏疏月影掛在樹枝。
  等了等鐵門又不開,
  陣陣霜風較冷冰水,
  冷呀!冷呀!
  凍得伊腳縮手縮,難得支持,
  等得伊身倦力疲,
  直等到月落,雞啼。



注:

本詩得用台語唸,音韻與氛圍才美。

呂后:即呂秀蓮。

呂赫若:與呂秀蓮沒有任何關係!台灣第一才子。我的偶像。他的作品呈現出地主階級知識份子對台灣貧苦大眾的階級壓迫的關注。他也因為投身於共產黨的台獨革命,而死於國民黨的追捕之下。

楊華:台灣日據時期社會主義詩人。一生貧病交加。中年時不想給妻子小孩負擔,於西元1936年自殺而死,享年36歳。

陳文茜:台灣最無恥的女人!!我會如此評價她,是因為她自以為自己很有文化水平,而鄙視我們這些中下階層的無知民眾。套句李敖代她的文茜小妹大的班時,說她的缺點:你如果叫她去菜市場跟賣菜的阿婆握手,她是不會握的。因為她瞧不起那些人。

朱天文、朱天心:中華民國外省籍小說家。是姊妹。朱天心的古都一書,已然成為台灣文學與華文文學中不可被忽視的經典。

黃春明:台灣鄉土文學小說家。我覺得他的作品沒什麼深度就是了。

王禎和:我的偶像,台灣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死了。

楊青矗:台灣工人作家,作品以女工的悲慘遭遇為主。曾參加過國際文學會議等等。


圖為網路抓來的--主題是 : 超人的阿媽

台長: 傅紀鋼
人氣(4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