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7 23:31:02| 人氣474| 回應0 | 上一篇

﹝深度﹞報導:八卦風潮下的台灣媒體新樣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卦風潮下的台灣媒體新樣貌
 
    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理事長 趙 怡

    東森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資訊編輯中心經理 陳嘉彰




傳統英式八卦新聞的特色

  傳統的英國小報(如太陽報、鏡報等)又稱量報,與內容標榜純淨的「質報」有所區隔,在台灣最典型的例證就是《蘋果日報》。

  香港社會以中華文化為根基,卻很早接受英國文化的影響,不過,同時也顯現英國小報的特有作風。香港報紙所呈現的羶色腥內容特色經歸納有以下幾點:

  1.版面編排上摻雜大量的廣告,甚至是頭版全版廣告。如成報、明報等。部分版面的廣告內容大於新聞內容,如東方日報、蘋果日報、星島日報等。

  2.在新聞處理上經常小題大作,或運用大量誇張、聳動的報導方式。

  3.對於車禍、鬥毆、兇殺等意外新聞的處理手法顯得可議,而清楚刊登,連血流滿面的照片也不做任何處理(如馬賽克)。如太陽報、東方日報、蘋果日報、成報等。

  4.對於犯罪新聞的過程描述過於詳細。如太陽日報、東方日報、蘋果日報。

  5.闢有情色內容專版,內述文字露骨煽情。如太陽報、東方日報、蘋果日報等。

  6.刊登情色廣告,清楚刊載從事色情服務小姐的花名、照片、價錢及聯絡辦法,如太陽報、東方日報、蘋果日報等。

  最後一點,由於「狗仔文化」盛行,跟拍、偷拍成風,喜好挖掘名人隱私公諸報端。經常報導名人緋聞八卦,登載知名女星的走光照等。



由文人辦報轉為商業辦報

  電視新聞一定得要羶色腥才有觀眾收看嗎?學者McManus曾在1994年針對不同於往昔新聞產製模式的市場導向新聞學(market- driven journalism),提出了「商業新聞產製模式」,指記者以往所遵循的新聞價值與報導準則,已漸被以「服務市場」(serving the marketplace)為基礎的市場驅力新聞學所取代。

  台灣早年處於政治戒嚴時期,電子媒體為半公半民的經營體制,平面媒體雖屬寡占,卻具有「文人辦報」、「正派辦報」的特色;與今相較,在這個時期,儘管新聞的報導受到政府的管制,卻也因此保有潔淨端正的報導內容。

  然而,2001年五月台灣「壹周刊」創刊,2002年4月報業燈塔中國時報創辦人余紀忠先生過世,2003年5月《蘋果日報》登臺……,幾件傳播界的大事,牽動著媒體產業的變化,形成明顯的分水嶺,自此由「文人辦報」時代過渡為「商業經營」的時代。

  在此風潮下,國內的媒體表現,不論在報導的內容,編輯的手法,呈現的樣貌上,都有巨大的轉變。

  在雜誌方面,《壹週刊》登台前,島內的雜誌媒體即已預先「壹周刊化」。其中,由於「中時報系」的三大報紙與《時報周刊》相互支應,整合戰力,在雜誌出刊前,以新聞處理方式率先刊出其內容,形成社會各界討論的話題,進而刺激讀者購買該份雜誌的意願。而TVBS則以電視廣告預告雜誌內容,以娛樂性節目探討相關議題,來促進雜誌的買氣。

  在報紙方面,香港傳媒《蘋果日報》大舉登台,事前該報運用嫻熟的市場行銷手法,承續姊妹產品《壹周刊》的口碑,塑造了未上市先轟動的氣勢,重重地衝擊「後余紀忠時代」的台灣報業生態,導引《中國時報》、《聯合報》採取降價行動。台灣《蘋果日報》出刊後的編輯走向如同預期,仿效了香港「量報」版面規劃,並有「議題取向一窩蜂」、「新聞內容羶色腥」的現象。

  而在電視的部份,由於新聞競爭的日趨激烈,SNG連線採訪方式的盛行,及電視談話性節目的風行,使得電子媒體一窩蜂追逐「八卦新聞」,諸如2001小鄭與莉莉的「老少配」、2002年璩美鳳「偷拍光碟」事件、鄭余鎮、王筱蟬緋聞;2003年薛楷莉「削凱子」事件、許純美「老少配」;2004年陳勝宏的「偷拍與劈腿」事件、2005年的「倪夏戀」等等,媒體幾乎年年都以「壞女人」為劇本,炒作驚世駭俗的新聞題材。

  值此同時,新聞的產製也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且到了鉅細靡遺,侵犯個人隱私的程度,再來是轉由談話性節目的「深入」頗析與推論,塑造成為街談巷議的口水話題。

  過去的雜誌內容多為承接報紙或電視新聞的後續,用意在強化深度報導。換一個角度來看,部份不適合出現在電子媒介和報紙尺度規範下的內容,才會留待雜誌空間表現。畢竟,報紙內容屬於普遍級,雜誌的讀者分屬不同的族群。但在近日的緋聞戰中,報紙、電視與雜誌幾乎是同步作戰,甚至成為其他類型媒體爭相引用的對象,這樣的景象,與報禁開放之前實有很大的差別。

  換句話說,在近來傳媒的激烈競爭中,若干傳統的媒體操作特性已被改寫,轉而代之的,是一種新整合型態的媒介操作手法,一切以追求商業利益為目的,卻似乎在過程中忽略了社會責任。

  也因此,原本以善盡第四權監督機能自詡的媒體,被戲稱為社會的亂源之一,《天下雜誌》甚至諷以「弱智媒體」!



台灣「傳媒八卦化」的現狀

  媒體內容造成的負面影響,廣義而言主要有色情、暴力、血腥與不雅、靈異、八卦、跟監、偷拍,或甚至傳遞灰色思想、不當價值等,對於整體社會的長遠發展是負面的。淨化媒體內容的工作說來沉重,執行上則更顯困難。

  進一步分析《壹周刊》的內容,其以政治議題為主的部份,含括時事、財經、優質生活與科技﹔以名人休閒為主的部份,包括娛樂、名人、美食、旅遊、居家、生活、文化及情報等。而以上這些內容,在同類型的雜誌中早已規劃有版面,甚至電子媒介與報紙上類似的報導亦經常可見。

因此,從市場區隔的角度來看,《壹周刊》為求在市場上生存,勢必無法捨棄「狗仔隊」的路線,運用偷窺名人隱私的報導,期與同類型的雜誌有所差異化。

《蘋果日報》亦然,或許情色的題材礙於法令,無法持續,不過,在其他類的「黃色新聞」上,則由既有「鹹濕」的「香江口味」逐漸地本土化,走出「台灣蘋果」的風格。例如版面上滿佈未經查證的聳動標題,文中經常運用露骨且驚悚的字眼﹔內文則對犯罪內容的描述巨細靡遺﹔而在最引發爭議的照片編排上,則大量採用慘不忍賭、血淋淋的照片,及公佈影視名人難堪的走光照片等。

不過,持平而論,《壹周刊》、《蘋果日報》也有伸張正義、彰顯社會光明面的報導。例如,《壹周刊》在「劉冠軍案衍生的國安局秘密帳戶洩密」事件裡扮演掀黑幕、揭弊案的角色,而遭查扣;《蘋果日報》提供小市民申訴不滿的管道,並主動挖掘台灣社會既存的光怪陸離百態。這些取材,相當程度也能夠讓潛藏於社會陰暗角落中因循苟且、不公不義的現象攤在陽光底下,受到公眾的檢視和評論。但是,驚世駭俗、引發爭議的題材與內容卻仍是其報導的主體,並且激起本土的媒體群起效尤,形成一股「八卦旋風」。

  然而,報紙有別於雜誌,向屬闔家觀賞的「普級」產品,不用加封套限制閱讀年齡,也沒有限區陳列;電視在近年的蓬勃發展下,更是深入家戶,曾為國人最主要的休閒育樂工具,假使這些有違社會善良風俗的內容,隨意地擺放街頭任君選購,或直接透過SNG的轉播,傳達給沒有辨識能力的人,絕對會影響到我們下一代兒童與青少年的價值觀,徒讓媒體識讀教育的推廣成效大受影響。



「八卦」!有所為,有所不為

  過去,每逢重大的新聞事件發生,若有處理爭議,不乏會有自律及他律組織於事發當時或事發之後發表讜論,提出批判,要求媒體自制。

  近年來,在輿論的支持下,除了原有具媒體自律功能的的新評會外,「傳播學鬥陣」、「無線電視民主化聯盟」、「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等監督聯盟陸續成立發聲,藉由投書、座談會、街頭活動的方式,希望扭轉這股「歪風」。但是,成效卻相當有限。其間,媒體業者也曾以經營壓力為由提出申辯。

  觀察今日台灣社會,因為政治的解禁,容許多元價值的存在與相互激盪,致使原本單一化的社會價值體系崩解,然而新的社會秩序仍有待建立。並且,在政權輪替的過程中,我們的社會早已顯透出種種的不適應症,媒體為社會體系的一環,自也難以置身事外,因此產生了種種的問題。

  由此,歸納台灣近來媒體表現問題叢生的原因應為:1.社會情勢急遽轉變。2. 傳播科技日新月異。3.文化事業轉為民營。4.媒體市場競爭激烈。5.傳媒業者欠缺自律。6.傳播教學實務脫節。7.相關法令修訂不及。8.政府傳產政策偏誤等等。



  面對這樣的情勢,有何解決之道?我在新聞局長任內,曾經提出「內容嚴管、經營鬆綁」的政策主張,因為「衣食足而知榮辱!」藉著政府主動修訂放寬法律的約制,讓業者在既有的市場規模下,有更寬廣的經營空間;相對地,則同時要求業者強化新聞內容的自律工作,還給社會大眾一個優質的媒體空間,只可惜這樣的理想尚無充分的時間加以實現。

  坦白說,在此一傳媒高度競爭,市場廝殺瞬間勝負分明的情況下,競走偏峰往往是業者引為提高利潤的必勝法典。然而,爭取閱聽大眾的認同,是否一定要內容羶色腥?高品質或潔淨的內容是否就真乏人問津?媒體主管炒短線,求近利的策略是否真能長久?仍是一個相當值得探究的問題。近來,「東森幼幼台」的節目成功地行銷海外,「生活智慧王」廣受好評,給我們許多的鼓舞,這就是節目內涵只要品質優,就能獲得觀眾青睞的絕佳範例。

  筆者認為,為了下一代,媒體淨化的工作應持續進行。藉由政府主管機關來敦請業者改善有其必要,眼下對於媒體內容的監督工作,宜採多元並進,鼓勵代替懲罰的做法,輔以新聞從業人員的在職進修及媒體識讀教育的全面推廣,應可漸收成效。當然,民眾的共同參與及持續監督是最為有效的方法,政府與學者專家則應持續關心,視良好的個案為典範,提供業界參考,對於偏離正軌的報導方式,與業者進行理性客觀的溝通,達成共識,期使業者克盡社會責任的同時,亦能追求永續經營的目標,以創造多贏的局面。

  平心而論,在新聞專業與自律的基礎上,任何媒體要以羶色腥的內容作為銷售的重點,都必須留意社會中道力量的反撲。民眾的好奇心也許只是一時。畢竟,從事新聞工作與商業活動是有其差異存在,新聞工作者仍需時時以心中的那把守門之尺為念。

  果如此,「八卦」或許不會在你我的生活中消失,但是,因產業經營的脫困,而體認到所被賦予的社會責任,進而自我要求,調整內容,促使媒體在處理該類議題的技巧更趨嫻熟、細膩,考量到收播大眾感受與權益,這才是整體台灣社會所共同期待的,也才是媒體產業發展與提升新聞報導品質的未來。


(本文發表於2005國際媒體與傳播研究學會,IAMCR)


參考資料

Etymology Online,(2001)http://www.etymonline.com, entry for “tabloid”

McManus, J. H.(1995)A market-based model of news production. Communication Theory, 5(4):301-338.

The Crucible-Yellow Journalism(1999), http://www.pbs.org/crucible/journalism.html, Great Projects Film Company.

陳嘉彰(2001)港報內容亂象可為我淨化新聞之殷鑑,<國政評論教文(評)090-150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嘉彰(2001)寫在壹週刊出刊後,<國政評論教文(評)090-136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嘉彰(2001)寫在壹週刊發行之前,<國政評論教文(評)090-125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嘉彰(2002)失焦的新聞鏡頭,<國政評論教文(評)091-149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嘉彰(2002)落實媒體的第四權監督機制,<國政評論教文(評)091-045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陳嘉彰(2003)「蘋果的滋味」,<國政評論教文(評)092-051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黃浩榮(2002)八卦新聞經濟學。台灣媒體觀察基金會。

楊順美(2002):《市場導向與媒體組織結構因素下的新聞專業》。台大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 怡(2003)有線電視受困於市場秩序與產業發展的糾葛,<國政評論教文(析)092-004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趙 怡、陳嘉彰(2003)從產業發展看傳媒規管體制,<國政評論教文(析)092-037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瞿文芳(2001)由八卦新聞談公眾人物的隱私,<國政評論教文(研)090-013號>。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轉貼自: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4/EC-B-094-025.htm

台長: 媒體是社會亂源
人氣(4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