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7-17 13:37:30| 人氣8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0626(五)如何五年獲利8億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文轉載自金周刊

吳傳森,今年四十三歲,退伍之後就一直是銀行行員。但是,憑藉自己敏銳 的投資眼光,四十歲以前,就擁有一億元的財富。現在,他是聯發科技董事以外,持股最多的個人股東,全家擁有二千五百多張聯發技股票。從五年前以七百萬元的資金,在未上市投資華碩以來,他的投資報酬率近百倍。儘管股市下跌,每個人的財富都縮水了,但對吳傳森而言,長期投資帶來的獲利,絲毫不受衝擊。


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 百發百中的股王投資高手

在中部的銀行界,吳傳森的傳奇故事,連他的董事長、總經理都佩服不已。要有異於常人的投資報酬,勢必要有相當另類的投資哲學,很多人選擇「分散風險」,吳傳森的投資方式卻一直是「全部雞蛋放在同一個藍子內」。而這一個籃子,幾乎全部都是掛牌上市後的股王,從華碩、技嘉、廣達、敦陽、智原到聯發科,吳傳森可以說是百發百中的「股王投資高手」,從未失手。七月二十三日,聯發掛牌第一天漲停板,但是第二天就結束蜜月期,股價三一四打開的那一天,台中地區某券商賣出兩千五百張,不少投信、法人還誤以為台中哪一位市場主力或聯發科的大股東「倒貨」。原來,賣出這兩千五百張聯發科技的人,正是吳傳森及其家人。其中,他個人就擁有約一千五百張。「一千五百張聯科技的銀行經理」,乍聽之下令人難以置信,他不是什麼豪門世家之後,也沒有投信、法人專業投資的背景,只是一個慎選投資標的的小股市投資人。剛踏入社會不久,他還是一位向銀行借錢養家,薪水全部用來繳利息的年輕人。不過,從五年前一一O元左右買進未上市的華碩,到現在手中持有的聯發科技,市值五億多元,吳傳森的投資報酬率達一百倍,即使面對金融風暴、政黨輪替之後的經濟衝擊、九一一風暴,對他的投資也毫無影響。

吳傳森的投資哲學很特別,也很簡單,他看了巴菲特的投資原則,認為投資一家公司要看長期的市場競爭力,也要看經營者的道德修為,他認同華碩董事長施崇棠的樸實與敬業,投資兩年半,獲利十倍:也欣賞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的果斷與認真,也曾經在市後投資了一些。


三年前開始布局投資聯發科

以華碩為例,當初從未上市股中選擇華碩,除了經營者的誠信好、股東權益報酬率很高之外,因為華碩當初在主機板的技術水平也是最高的,更重要的是公司負責幾乎等於零、財務保守穩健。所以,從一九九六年下半年,他以手中的七、八百萬元,開始從未上市盤商分批買入已經鎖定相當具有未來性的華碩,成本大約在一一O元上下,抱了兩年多,一九九八年每一張配了一點五張,股本遂漸膨脹,華碩上市之後,大約在七、八百元左右全部出清,獲利十倍。由於感受到華碩的股本已大,且筆記型電腦遂漸取代個人電腦,他把華碩的獲利先後換到技嘉、廣達兩支股票上。因為兩家公司的競爭者又變多了,不到一年的時間便賣掉,手中的資金此時已有上億元了。
與好股為友 不炒短線

因為敏銳的嗅覺及專心的研究,筆記型電腦之後,吳傳森選擇了軟體業,他把資金分成三份,分別放在智原、敦陽,以及從事IC設計的聯發科上面。不過,因為聯發科的上市準備期比較長,智原、敦陽上市後他也先後賣出,全部的資金都放在聯發科技 身上。「軟體業的時代過了,接著應該是IC設計的時代吧!」所以,一九九九年中,他已經前往聯發科技參觀了五、六趙,也充分研究過這家公司未來兩、三年的前景、財務結構及盈餘成長率後,就開始了他在聯發科的投資布局。
從未上市盤商手中,吳傳森五張、十張,一步一步慢慢收購聯發科的未上市股票,當時,聯發科技在未上市從二百五十元左右一路漲到五、六百元,吳傳森不知不覺就愈買愈多,連同家中的兄弟姊妹、父母親加起來,總數一度超過兩千五百張,算是聯發科技董監事以外最大的個人股東。
一九八二年從文化大學經濟系畢業,當完兵後一九八四年考進銀行當行員。因為家境窮困,吳傳森還向公司借了三十萬元信用貸款做為家用,希望改善家人的生活。當時銀行信用貸款的利率相當高,大約一七%,那時每個月只有一萬多元的薪水,利息是吃重的負擔。


每天做功課 認真察訪公司

一九八七年還清借款之後,吳傳森開始以僅有的少數積蓄購買封閉型基金,後來,他養成了每天做功課的習慣,從工商日報、經濟日報到各種財經雜誌的訊息幾乎都不放過。另外,他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就是利用假日看公司,每一家所投資的公司,他幾乎都不厭其煩地「察訪」無數次。
今年四月間,茂矽股價還在二十六元上下的時候,一位從美國回來的朋友,手中握有一千多張總成本三千多萬元的茂矽股票,因為賠了三、四成,捨不得賣。在私下聚會的場合,吳傳森建議他先認賠殺出,將剩下的兩千多萬元投資當時二百六十元左右的聯發科技。可是,這個朋友很猶豫,也覺得聯發科的股價太高了,他對DRAM的未來比較有把握。結果,現在一千多張的茂矽嚴重縮水,剩下幾百萬元,如果換成聯發科技,總市值已經超過五千萬元了,這個朋友後悔不已!

「江山代有股王出」,現階段,吳傳森認為聯發科的股本並不高,公司仍然具有相當的競爭力,他認為未來兩年仍有不錯的表現。所以七月掛牌第二天賣出他就後悔了,又分 批買回來。


遵守巴菲特投資原則 買華碩獲利十倍

「下一支股王在哪裡?」因為吳傳森投資股王的傳奇經驗,很多朋友或同事經常會問他,他只是很低調地說:「目前還沒有吧!」不過,他對目前市場上的生物科技熱潮並不看好,不但研發的成本高,獲利也不可能像聯發科技一樣,毛利五、六成,等於是賣兩顆IC賺一顆,「現在哪裡找得到獲利這麼好的公司?」
如果把手上握有的聯發科技股票換成現金,吳傳森已經可以無憂無慮地過退休生活。不過,十幾年來,他依然在銀行過著規律的上下班生活,開著五年多前買的富豪汽車。他的投資眼光也獲得長官的賞識,一九九九年獲得推薦調派銀行信託部擔任科長,負責證券投資研究,也剛好符合吳傳森的興趣。而這一份「月薪八萬元」的固定工作,也是吳傳森用來鞭策自己最主要的動力。股票投資上的獲利,對他的生活方式並沒有任何改變,個性保守、低調的吳傳森,還是選擇當一個默默耕耘的銀行行員。在股市投資上,資金、膽識與見解三者缺一不可,要有異於常人的獲利,更要有不同的見解,吳傳森的投資哲學,就是用心、小心,選到了好股票就要「不動心」,與好股為友,不炒短線,才能有倍數的獲利。至於選擇準上市股票為投資目標的原因,吳傳森說,是因準上市公司已經申請核准上市,距離上市目標不遠,財務報表公開,看準目標,迅速下手,就可放心買著放,不必天天看上市盤面。只要選好股,自然不太會受大盤影響。至於所謂的股市名嘴,他從來都不相信。累積一定的財富 之後,他也不像一般人有自行創業,再創一片天的雄心。吳傳森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對於一些戰戰兢兢、踏踏實實經營公司的人,他的投資,就等於是支持這些人。只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能夠累積這些投資獲利,吳傳森的心得是「全心投入」,選擇投資標的、自我挑戰,自然就有收穫


吳傳森的股王投資學

即使在股市闖蕩數十年的老手或是投資報酬率績優的創投公司,要從未上市股中尋找「股王」,已經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了,更何況要「百發百中」命中,吳傳森五年獲利百倍的「奇蹟」,除了用心、小心,選了好股不動心三大訣竅之外,最特殊的投資方式是他不厭其煩地「察訪」公司。之所以稱為「察訪」主要是因為他並非以專業投資人的「特殊身份」,直接打電話約公司拜訪,而是私下「探訪」。對於已經從許多報章雜誌、書面資料「相中」的好公司,吳傳森經常是利用周休二日的時間到公司門口張望,碰到從公司走出來的員工,就私下和他們聊天,問一些公司接單、營運狀況,是不是趕工加班、生產線的進度等等。有時候他會以「小股東」的身份表明來意,公司的主管還會主動邀請他入內參觀,像華碩、廣達、聯發科技,吳傳森都去了好幾趙。一般投信法人、創投公司都是透過公司安排才去參觀,吳傳森認為,這樣的方式其實看不到公司真正的一面,許多公司的財務報表也一樣,表面上做得很漂亮,實際上問題一堆。
由於他所選擇的股票投資,幾乎都是以準上市公司為主,除了評估比較公司近兩、三年來的財務報表、親自看工廠之外,吳傳森另外一些考量的原則是公司形象佳、股本小、產品有獨占性及前瞻性、會照顧小股東,產品又具有世界性的市場及創新研發的能力,有了這些特徵,幾乎就接近投資的「股王」。

台長: 全國未上市股票參考
人氣(8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 個人分類: 證劵 |
此分類下一篇:投資觀點-謝金河:東風壓倒西風—錢會往亞洲跑
此分類上一篇:太陽能產業動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