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5-07 14:57:52| 人氣13| 回應0 | 下一篇

體制轉行對國民黨的衝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體制轉型對國民黨的衝擊
陳茂雄
巴紐烏龍外交風暴的話題本來只圍繞在金紀玖與吳思材兩人身上,可是五月五日起了重大變化,行政院副院長邱義仁改列被告,禁止出境,甚至於還有其他官員也涉入弊案。該案的關鍵在於金紀玖,若是他逍遙法外,該案就不可能真正破案,然而選民對弊案都會以「自由心證」來判定。在司法層次,第一家庭還未被判罪定讞,可是多數選民已經判定他們有罪,造成民進黨的立委與總統選舉大敗。這一次巴紐外交風暴又重創民進黨。
多數選民認定民進黨弊案連連,一般人評估,除非中國國民黨再度分裂,否則二十年內民進黨沒有機會執政,所以民進黨的執政要依賴中國國民黨分裂。由總統大選的運作可看出中國國民黨內部合作無間,但不能代表選後就不會分裂,選前是在野身份,沒有政治資源分配的糾葛,選後就不同。該黨於五月七日提出「黨政協調機制」草案送中常會核備,它可看出該黨在行政體系、黨部、國會的權力分配還找不到平衡點。中國國民黨內部對賴幸媛發飆只是借題發揮而已,他們真正的目標還是準總統馬英九。
二000年民進黨贏得總統大選後,總統、國會議員、黨部的三角關係並沒有出現衝突的現象,權力中心集中在總統府。因為民進黨出身民主政黨,黨部的功能算是選舉的機器,沒有左右行政體系或國會議員的能力。在國會方面,民進黨的國會席次居弱勢,都自顧不暇,哪有能力與總統爭權。民進黨執政時,總統掌握全部政治資源,黨內的三角關係並沒有出現明顯的衝突。中國國民黨的背景完全與民進黨不同,衝擊是逃不掉的。
蔣家統治台灣時代,並非透過民主程序取得政權,而是以軍隊、特務掌控整個國家,而政黨又掌控軍隊與特務,中央黨部因而變成國家權力中心,形成「以黨領政」的架構,行政官員及中國國民黨籍的國會議員都依中央黨部的決議推動政策。李前總統執政時代雖然已民主化,權力由人民授與,不是由軍隊與特務掌控,可是「以黨領政」的制度還是沒有改變。
下野後的中國國民黨已失去政權,當然無所謂「以黨領政」的架構。今年中國國民黨贏得總統大選,總統的職位是人民直接授與,與以前由軍隊與特務支撐國家大權的架構完全不同,要恢復「以黨領政」是不可能,可是黨內的大老不願意輕易放棄分配政治資源的權力,所以黨、政之間的權力鬥爭是免不了的。
準總統馬英九是獲得七百多萬公民的支持,屬強勢總統,可是黨籍國會議員也不是弱勢,佔了四分之三以上的席次已經可以隨意決定國家大事。原來中華民國憲法的架構是總統掌握國家大權,行政院若覺得立法院的決議窒礙難行,可以請總統提出覆議,除非超過三分之二的立委堅持原議,否則決議無效。可是修憲時將立法院對抗總統所提出覆議的門檻降低,變成全體立委的二分之一,使國會有機會對總統的施政掣肘。
中國國民黨「以黨領政」時代,行政與立法都聽命於黨中央,可是「以黨領政」的體制消失後,國會議員會有自己的主張,總統需要有二分之一以上的國會議員支持才能平穩施政,若黨內多數國會議員抵制,又沒有獲得在野勢力的奧援,還是會形成跛腳總統。
(作者陳茂雄為中山大學教授、台灣安全促進會會長)
2008/5/7(蘋果日報)

台長: 老大
人氣(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