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14 20:33:51| 人氣1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詩人與農夫,創造美麗大生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詩人與農夫,創造美麗大生意
‧Cheers 2005/03/31

很難想像一個35歲做過總經理的大男人,到沙龍幫客戶洗頭髮。但羅浮並不是例外,每一個剛進萊雅的新人,都要經過類似的「發現之旅」。化妝或被化妝,洗頭或被洗頭,不論你是男生或女生,經理或小妹,都要實際操作,藉此了解產品、產業。

【文/編輯部、何琦瑜】

萊雅(L'OREAL)是全世界第一大化妝品集團,擁有17個全球性策略品牌,包括百貨公司高檔的 HR、蘭蔻、植村秀、碧兒泉,開架天后媚比琳、近年來非常積極的巴黎萊雅,以及強勢的專業美髮用產品 L'OREAL Professionnel 等。每個品牌都成功塑造了不同的個性和定位。他們是一個擁有極強的品牌資產和品牌經營know-how的公司。他們擁有3千位科學家的研發中心,近幾年來更運用多元化的品牌策略,連續20年獲利成長呈兩位數,全球景氣起伏,不減他們的成長力道。


《就是要美麗》一書,從財經的角度分析萊雅集團如何打造美麗產業。 其中「法國式」的品牌文化塑造過程,是最令人好奇的部分。以下即為該書關於企業文化章節的菁華。



(圖片提供/天下雜誌)

萊雅的通關密語:metier


羅浮35歲加入萊雅時,曾擔任外商顧問公司總經理,但是他加入萊雅的第一個工作,竟然是當「理髮師」。


他到萊雅的沙龍訓練學校,學了3個星期的洗髮、染髮、護髮,然後轉到真正的美髮沙龍,幫客人洗頭。「我拿了不少小費呢!」羅浮笑說。他現在是萊雅集團全球人才培育及發展部門的負責人,為了紀念他短短的「理髮師生涯」,辦公室還掛著一幅剪髮中的模特兒海報。


很難想像一個35歲做過總經理的大男人,到沙龍幫客戶洗頭髮。但羅浮並不是例外,每一個剛進萊雅的新人,都要經過類似的「發現之旅」。化妝或被化妝,洗頭或被洗頭,不論你是男生或女生,經理或小妹,都要實際操作,藉此了解產品、產業,親身體會自己或他人對「美」的追求。領導人歐文瓊斯說過,他要的萊雅人,即使是男人,也能很自在的在投資分析師面前拿起口紅試用,而毫不感到尷尬,以顯示對產品和產業的信心與熱情。


如果你問萊雅人的特色是什麼?或是萊雅對人才核心能力的定義,和其他集團最大的不同是什麼?無論用英文或中文,他們都會回答你一個意味深遠的法國字︰metier。這個字像一個暗語,出現在各種提及集團文化的文件,從不翻譯成英文或當地語言。但是每個人似乎都有一種解釋它的方式︰有人說它代表專業,有人說它代表美感。每個人都強調,萊雅人必須要有「對metier的敏感度」。


不斷練習與觀察


「我們討論很久,但是沒有發現很正確的翻譯,我們假設,到最後,每個萊雅人都能理解什麼是metier。公司的文化,可以完全透過這個奇怪的法國字解釋。很難寫一本『聖經』來定義什麼是metier。但我們可以把它當做一個暗語,有些神祕感,」在巴黎總部,法國人羅浮回答得也很「法國」。


對萊雅人而言,metier代表著必須透過雙手和不斷練習,才能累積而得的專業。就像製作小提琴或手工藝品的人,要經過多次練習才能成就這種 metier。對萊雅而言,這代表如何製作、設計出有品質的產品,美麗地展現在架上,使之能取悅消費者;如何深入理解消費者的欲望,即使消費者不知道是否想要,萊雅也能使他們想要。這是他們的metier。


在定義管理能力的文件上,他們寫下萊雅人應該具備的metier,包括︰


‧對美的高度敏感,同時要能表現出美感
‧對產品和客戶期望的高敏感度
‧對細節的注重,以及對產品品質的高度要求
‧對藝術與文化的品味,以及對多元的開放性
‧熟悉當代生活風格與時尚趨勢


在正式的員工訓練課程中,培養metier的企圖無所不在。羅浮舉例,行銷人員的課程中,他們會讓參與者每人拿一張白紙出去走走,一小時後回來要寫滿一整張紙的觀察:看到了什麼,然後那個「什麼」,代表了什麼意義。


「萊雅成功的關鍵,就是透過觀察,了解市場。通常萊雅人透過拜訪市場完成這個訓練。我們鼓勵任何人把觀察消費者後的心得,寫紙條給 CEO。但我們在課程上沒辦法這樣教,所以設計這樣的課,讓大家體驗『張開雙眼』的重要性,」羅浮說。


萊雅還有專門教metier的訓練課程。講師準備了兩大箱的蘋果和刀子,要求參與者在 45 分鐘內只練習一件事︰用刀削蘋果,削出完美的圓形。希望參與者從中感受到什麼是「經由練習而學習」,因為不斷練習所以更趨完美的過程,而不是一直看書卻忘了實作。


又如在紐約,講師會花半天的時間,帶行銷課程的參與者去體驗紐約著名的創意大本營蘇活區。在法國的員工訓練課程中,他們帶參與者去看展覽,還請專門研究繪畫和創造力的教授來談創造力的過程。


因為萊雅所從事的美麗產業,一部分需要理性與科技,另一部分需要「幻覺」,或是創造「幻覺」的能力。產品的成功,不可避免地,有一部分要靠個人的天賦和直覺。「例如鮮綠色包裝的卡尼爾果香洗髮精在美國非常成功,你怎麼解釋個現象?是因為氣味、顏色、成分,還是價格?如果重新創造一個產品,你又該怎麼組合這些元素?」羅浮舉例。這是為什麼在萊雅的正式和非正式訓練中,都看重「感性」的潛力。「這是使萊雅和其他公司不同之處,」羅浮說。


所以歐文瓊斯最常形容他要的人才,是「詩人和農夫」的綜合體:頭頂在雲端,有想像未來的策略能力,但又能腳踏實地,管理進出貨、庫存、業績……種種繁瑣而必要的程序。


美與誘惑,美與創造


萊雅訓練中心有一門很受歡迎的新人課程,叫「Future of Beauty」,充分展現了「詩人和農夫」的概念。他們不但請投資銀行家從數字和財務的表現,探討美麗產業未來的潛力,以及實際競爭業態;也找研發中心來談美麗產業背後的科技力量;還請了研究歷史和藝術的專家,來談「美」在不同時空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定義。最後,他們還會找人來教烹飪,讓學員從煮菜的過程中,感受顏色、氣味、形狀的組合,屬於美與誘惑的metier。


「我剛來萊雅 3 個月很不適應,本來想辭職,上完那堂課,才讓我決定留下來,」台灣萊雅公關經理張盈芳說,因為這個行業和公司,遠比她想像中更開闊而迷人。


對美感與藝術文化的重視,深植萊雅人的血液中。如果你聽到萊雅人說︰「你看起來像個銀行家,」千萬不要高興。那是愛美的萊雅人對「不美」的一種說法。


台灣萊雅人力資源部總經理郭秀君,經常穿著一身寶藍、正紅或艷黃,一雙手塗了 5 種不同顏色的指甲油,鮮豔得讓人無法不看見。她常自嘲,剛從外商顧問公司轉行到萊雅時,為了擺脫過去嚴肅的形象,她開始嘗試穿各種很花俏的衣服。當時的法國總經理還將她列管,要求她「不要再穿花了,」並教她︰「先一次穿一個顏色開始,直到我說你可以穿第二種顏色」。


拜訪萊雅巴黎總部,隨處可見的藝術品,是萊雅鼓勵高階經理人幫助年輕藝術家和失業藝術家的「收藏」。每一年,他們會選擇 25 位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收藏、展示,做為集團對美與創造的承諾。他們也和法國博物館研發中心合作,針對羅浮宮的埃及古物收藏品,研究埃及人使用化妝品和香水的起源;他們贊助凡爾賽宮修復路易十五的浴室,從浴室鑲金的壁畫中,探索 18 世紀的西方皇室如何描繪「沐浴」帶來的愉悅感。他們目前最新的計劃,是要徹底研究「美的歷史」:為什麼人類愛美?「美」帶給人類的實質益處是什麼?從社會、心理、宗教等各層面探討。


集團高階經理人到各地拜訪市場,除了通路外,最常去的地方是博物館,那是他們理解文化的捷徑;和巴黎總部的萊雅人談天,很難不談到電影。全球消費品事業部總裁哈邦(Patrick Rabain)是個電影迷,他看到部屬的第一句話不是問業績,而是:「那部……電影你們看了沒?」


在台灣,電影、文學、美術、建築、設計……,所有藝術都被視為「不切實際」、沒有「生產效益」的「邊陲活動」;但是在萊雅,他們知道藝術和文化是他們的謬思女神,是使他們的metier更精進、更難被超越的關鍵。


一位曾在廣告公司工作的台灣萊雅前任行銷經理比較,討論廣告呈現、模特兒代言人等視覺元素時,美式風格的公司會用很多市場調查的數字,來檢驗視覺表達的是不是對的概念;而萊雅總是先問:你覺得美不美?他們不避諱主觀的判斷,對「美不美」的討論很多。


和萊雅合作多年的廣告公司也說,萊雅的主管對細節的要求很精細,他們會檢查廣告文案裡的字距、標點符號。他們常說:「這字太大,不夠美。」聽起來很主觀,也很抽象。但是同屬法商的陽獅廣告董事總經理鄭以萍解釋,品牌的塑造本來就很主觀,常常是「感覺對了,就是了」。「如果你的品牌要從功能和技術的層次,提升到文化的層次,你必須要容忍抽象,容忍某些看不懂的情境,」鄭以萍說。


就像是metier,一個不能被翻譯,只能意會的萊雅通關密語。


【2005年3月 Cheers雜誌】

台長: 好書棒
人氣(1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