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03 10:57:59| 人氣1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還是囈語~追悼上個太平盛世的某些質素:關於「神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過了而立之年,總得要面對此人生階段需面對的
一些階段性問題。立業~仍在打拼中!成家~亦
尚無意願。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發財夢可得寄望
橫財!而成家願中,唯一令我卻步甚至極端反感
的一事就是~拍婚紗!這大概是未來踏進婚姻生
活前置作業唯一被排除在外的!

婚紗照~其實戲劇的體現預先揭示了這個世道婚
姻生活的某些異化特質:首先,尤其對新娘來說
,這可能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讓最多人驚豔的場
合,因為婚紗禮服公司的化妝師總有辦法輕易的
將新人妝點的連他們自己都認不得自己,打從毛
片開始直到正式的婚紗照組出爐,新人即開始一
段與自身形象異化疏離的過程。若拍攝結果令新
人滿意,當然所有的評價不外是:「新人很上相
」或將原因歸咎「此婚紗公司的攝影師夠專業」
所以「拍得比本人漂亮」!而若是拍得令人難以
接受,其過首推「攝影師」、再來是「化妝師」
、或甚遷怒「天氣」,甚至還可怪咎到拍攝當天
自己心情不好身體不適而演出失常,最後所有理
由都用盡了~也許才會淡淡的說:「我(們)不
上相」而稍稍釋懷。

底片上傳譯的影像既是本尊,何來「上不上相」
?或「拍得比本人美或醜」?之類的問題。而就
攝影本質探究,相機只不過是以光學原理單純的
將物像直烙在底片上。而攝影捕捉的是所謂剎那
的片段,與現象在時間之流中不斷演繹是種相違
的經驗。每個影像是片段孤立的存在,是種真實
現象與其擬像某種曖昧的聯繫與對話。所以當「
不上相」的提法可被接受,那正反應真實影像人
與其擬像間的某種疏離,是種對自身形象甚至是
自我認同的異化~而唯一可能產生此自我認同錯
亂的情事,大概肇因於某些「外力」,其中最大
的禍首不外是過當的梳妝。

新人如何調整來自各自生活原有的習癖以面對兩
人甚至是兩個家庭結合後的婚姻生活,似乎才是
新人步入婚姻時面對的第一要務。但在「結婚」
這一系列的過程中倒是最被輕忽,而那些形於外
的象徵性儀式倒成為結婚過程之全部:忙著決定
喜帖的式樣、寄發喜帖。同樣的~決定喜餅的式
樣,然後發送喜帖。接下來則是定酒席,同樣的
~還是得決定菜色、價碼與席開桌數。最後,當
然是戰戰兢兢的數著禮金,盤算著婚宴的盈虧~

而目前最多的結婚公開儀式有:一般路邊的「辦
桌式」以及在N 星級飯店或餐廳宴客。而這種喧
擾的場合實在很難與結婚典禮的莊嚴性相襯。飯
店或餐廳裡常有好幾個廳以備嘉期好日給眾家新
人舉辦婚禮,在這奇特的場合與空間裡,即使賓
客走錯了廳參加錯了婚禮,其實也不打緊,在這
兒~主人最在乎的是可能是所開桌數是否座滿、
所到賓客所包禮數是否豐厚,當然還會提防緊盯
是否有全家十數人僅持禮金一包,意圖撈夠本之
陣仗出現。也就是說~人場夠了即功德圓滿!而
宴席會場最好能邀到達官政要出席儘管只是蜻蜓
點水敬酒即離去亦無妨,或有高官名人所贈之賀
匾以顯雙方家族之政商實力與人際脈絡雄厚。而
參加婚禮者在乎的不外是婚宴菜色、品頭論足的
定是新人容貌是否匹配?禮服是否亮麗?等瑣碎
八卦~

當都市化的大旗藉「都市更新」為名的規劃過程
中,其作法常是建立在粗暴的對既有都市紋理的
破壞毀滅中。都市中可以作為集體記憶的開放空
間或建築物日漸消逝,這種現象在無歷史涵構制
約的開發中國家的都市發展裡,更是推演到了極
致。當「新的」即被意識型態化或神話的被視為
「進步」與「現代」的意象時,舊有的勢必被當
成保守八股甚至是反動的箭靶等待剷除,這些老
朽~在都市地景存在的價值,似乎只單薄的剩下
等待被剷除與替代。因此當一個人年紀漸長,他
會發現在他的都市中可供其追憶憑弔的場景已了
了無幾?而人的記憶是時間、場景與情境糾結下
的產物,若錯失其一,此記憶就留有空白與遺憾
,因為這是張永遠無法再被拼湊完全的記憶拼圖


於是,爺奶倆很難以「空間」做時間軸心回溯到
從前向孫兒輩訴說這他倆過去生活的點滴,因為
空間場景已殘破敗缺。當然其中那個曾是見證爺
奶婚禮的空間:也許是過去的某家大飯店、餐廳
或是在某條路邊街巷舉辦的婚宴酒席,時至當下
也消散在時間之流中。先是場景在記憶中消逝,
然後是場景理的人物也灰飛湮滅,最後徒留家族
相本裡的相片供後者憑弔~

誠然,神權、專制封建時代中,為了彰顯宗教與
王權的建築觀在目前以無存在的正當性。但極端
戲劇與諷刺的是,在愚昧時代為了鎮嚇黎民以換
取專制政權的正當性或對宗教的極端臣服,而在
建築空間營造上所體現的超尺度、神秘性、永恆
感與神聖性,似乎是這世道的空間觀裡所欠缺的
質素。也許對某些未知的力量懷存敬畏,對政治
的圖騰保有頂禮膜拜的刻意距離,因此彰顯這些
懷懼感的空間或建築,會在時代的變遷中留下,
例如宗教性建築如教堂、廟宇或是政治性建築等
等。而至理性主義成為主導人類的主要思維後,
一切關於神聖性的有形無形象徵開始被質疑被摧
毀,取而代之的是人類樂觀的以工業革命後博發
的科技樂觀主義:人向自然爭討!人與上帝爭鋒
!最後甚至還取代了諸神~

但人類也才不過坐穩主宰者的寶座幾個世紀,卻
終究難掩許多的錯失與悵然~人類還是體驗到了
自己的有限與極限,於是,開始懷念起那個未知
的主宰,開始想到自諸神前退位。

回到空間議題上,神聖性的空間也許其存在的原
始空間意涵時至今日已與當初被築建之始有別,
但「空間意義」其實是種創造與再定義的過程,
絕不是一個封閉、不能被書寫的架構。人類歷史
裡某些空間或建築,其初始的某些意義與價值仍
可能會在現代滯留與浮現出新意。

於是,我開始將目光集中在紀念性建築物、注意
到宗教建築,它們有種落難遇劫後的莊嚴滄桑之
美,其用來恫嚇小民的超空間尺度感、神聖莊嚴
似乎已暫留在歷史的某個角落裡,也許哪天?人
們基於某種情緒或寄託念及其重要性時,會再度
召喚它現身吧?我猜~歷史,或說人類價值觀念
的循環其實是件很有意思的課題!不是嗎?

僅在初秋以此拉雜亂文獻給~在各婚紗外景勝猛
擺POSE的新人、留小馬尾髮型的攝影師(綁小馬
尾幾乎已成此間攝影師標準之髮型)、一旁拿打
光版背行頭的攝影助理、往來駐足觀看品頭論道
之閒雜人等,當然還少不了在各場景中曝光率極
高,專司獻出身軀擔任新人座駕的白色馬匹兄~
您們辛苦了!最後還奉上一句刻薄的疑問?我說
新人啊~這繁瑣磨人的結婚過程所發生的摩擦,
會不會種下日後分道揚鑣的遠因啊?那時新房牆
加洗放大外加裝裱精緻的婚紗照,該要誰留下或
帶走啊?

註:本文並未留下任何伏筆或暗指:在下個太平
盛世時,結婚新人會回流到教堂?廟宇?舉辦婚
禮~

台長: 豬生狗養貓帶大
人氣(1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