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21 11:54:59| 人氣1,45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溫庭筠對詞律形成之貢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我國文化,源遠流長,詩詞曲賦,均能臻至登峰造極之境。唐詩句法規律,音節和諧,亦影響後代詩餘之發展。詞由詩演變而來,以詩之韻律為根基,填詞依詞譜,用字平仄極嚴,調名本於音樂,故稱之為「倚聲」。

  後蜀趙崇祚所編《花間集》為現今流傳下來最早之詞集,蒐錄當代詩人文士所作之「詩客曲子詞」,因仿作較少,以創境、創境之詞為多,故所收十八家之風格各異,深邃迷離。其中以溫庭筠為首,收詞六十六闕,最具代表性。

  庭筠上收唐詩殘局、下開詞學端緒,故在詩或詞史中均位居其要。飛卿雖致力於詩,然詩名竟為詞名所掩,實因其大開文人作詞之風。

  王國維《人間詞話》云:「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而溫詞特色,最善以細膩婉麗之文筆,寫出深遠惆悵之感;以詞藻艷麗,鉤畫鋪陳人物神態及自然景觀;以象徵手法創造意境,使文含蓄有韻致。史籍載庭筠通音樂、擅詩詞,其詞句詩律不合之拗折處,正符合其重視聲調「逐弦吹之音」之主張。前人論述庭筠之成就,多著重於題材及內容之新造,而少分析其音律之美,故在此就其生平及詞風論述其對詞律形成之貢獻。


一、簡述庭筠之生平:

  溫庭筠(西元八一二~八六六年),字飛卿,太原祈人。聰明穎悟,早負文名,以為功名如囊中物,然仕宦屢不得志,最後抑鬱以終。歷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七朝,經牛李黨爭與甘露之變。官位卑微,但結識之友人多為一時翹楚;有位至貴胄卿相,有文人雅士,文采風流,可見一斑。庭筠承襲祖業門風,為溫彥博之裔,早年家道中落,遂舉家遷徙江南。早年作品以樂府居多,大和六年(八三二)可能一度向劉禹錫學詩於蘇州,因而大量創作歌詞。就當時而言,唐詞形式自由富變化,然至文人手中,因慣於詩律之束縛,缺乏創新;迨庭筠出,以不羈之才,勇於嘗試,使詞之水準技巧多有所提升。

  大和九年(八三五)前往尚書省應進士試,庭筠為一紈袴子弟,旅食京華,曾結識李商隱與段成式,三人齊名,號「三十六」。唯風評不佳,加上仕隱衝突使其優柔寡斷,干謁權貴不得,於是返江南鄉居養病。大中初年為應進士再次入京,重遊長安,九年,謠傳多次擾亂科舉試場,又糾纏於朋黨間是非恩怨,開罪於當時權貴。大中九年後,因受沈詢譴責,故不再應考,任襄陽廵官,後前往荊州謀幕僚一職以維持生活。咸通三年(八六二)後,任國子助教,友人相繼去世,內心哀痛滿溢,疾病纏身,憂傷而死,卒年未詳。


二、以詩賦見長為根柢:

  庭筠詩有樂觀進取,亦有逃避現實之作,為一極有個性之浪子詩人。黃坤堯《溫庭筠》一書中提及溫詩創作中有三種對立,即為:理想與現實、美感與哀感、樂府與近體,此三種對立可助於對其詩作之認識。庭筠長於樂府,也在近體做嘗試,未有傑出表現,但不失平穩。《舊唐書.文苑傳》云:「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相傳他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案:唐以賦取士,其初韻數多寡、平仄次序無定格。故有三韻者,有四韻者,有五韻、六韻、七韻、八韻者。太和以後,始以八韻為長。見洪邁容齋續筆卷十三),時號溫八叉。在體裁方面,尚創作有關「齊梁體」一制之文,與聲律關係較小,與風韻關係較大,為樂府與近體間的緩衝,其後更將這風韻色澤之特徵擴大運用在詞體創作上。


三、發展出之溫詞特色:

  唐末文人所作之詞,多囿於故習,按樂府詩之法填詞,庭筠則注意到民間的長短句體,注意音律,重視歌詞內涵、風格技巧。溫詞中依體制可分為聲詩體與長短句體兩類,前者未能打破詩律束縛,後者則為施人所獨創,亦是溫詞創作之主體。他吸收民間作品精髓,結合傳統詩歌創作技巧,使詞風深醇雅正,無怪乎張惠言論溫詞特色為「深、美、閎、約」了。

  就內涵而言,多託意於閨婦兒女之情,表達自我志趣及抱負,尚有對現實社會的不滿。除有反戰意識,亦有紓發懷才不遇之感,菩薩蠻十四首之三可顯現出孤寂自憐之態。

  就表現技巧而言,以意象運用最為重要,塑造某種景象以感動讀者,使之激發共鳴。由於描述物品的移位和變換,頗似電影中蒙太奇手法之運用。由字句之纖豔,建構出深沉鬱積之實境,如同屈原以佩服芬芳自比,託喻諷諫。結構方面,似多用連章體裁,例如南歌子七闕,其中第一、三、六闕為女生獨唱,第二、四、七闕文男聲獨唱,兩兩成對,互相贈達,而第五闕為合唱,在整其中富變化之美。

  就聲律而言,可由平仄及用韻中推敲。南歌子七闕、定西番三闕、荷葉盃兩闕的平仄全同,因此可看出溫詞的嚴謹及穩定性。若為了歌曲所需,會利用拗字來變化,造成曲子的韻律感。在用韻變化極大,常以平韻為主,雜以仄韻,與諸家不同。字句修飾和聲律和諧,加強詞之文采和聲情。葉嘉瑩在《唐宋名家詞賞析一》以「水精簾裡玻璃枕,暖香惹夢鴛鴦錦」中上聲為韻所形成要眇、遙聲之夢境感,稱譽聲律的運用極佳。在章培恆、駱玉明合著《中國文學史》中卷中亦曾引《河傳》為例,解說其句式錯落參差、韻腳密集多變,節奏轉換複雜之形式具有與詩不同的韻律美,以見作者用律之細心。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他嘗試較多新形式寫詞,是當時使用新詞牌最多之人。由於本身通音律,自然對於詞中音節、韻律變化之要求較為嚴謹。


四、溫詞對後代之影響:

  溫詞有助於詞藝術特徵的形成,葉嘉瑩在《唐宋名家詞賞析一》一書當中更指出溫詞有下列三項特色:標舉精美的名物、託喻之作與傳統有暗合之處、留白不說明,以予讀者想像空間,唯在題材上較為單薄。此外,溫庭筠把晚唐詩歌層次豐富、涵義婉深之特色帶進詞中,使詞之色彩綺麗、意象多變;語言精準、結構緊湊,加強音樂節奏的韻律感,無論是在詞的內容、形式或聲律上,均開拓後代詞的境界。


參考書目:

1.馬楊萬運撰《中晚唐詩研究》下,台大中研所博士論文,民63
2.劉開揚著《唐詩通論》木鐸出版社,民72
3.葉嘉瑩著《唐宋名家詞賞析一》大安出版社,民77
4.游國恩主編《中國文學史》上冊,五南圖書公司,民79
5.淡江大學中文系主編《晚唐的社會與文化》,民79
6.黃坤堯《溫庭筠》國家出版社,民81
7.章培恆、駱玉明合著《中國文學史》中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民89
8.汪中注譯《新譯宋詞三百首》三民書局,民90
9.劉大杰著《中國文學發展史》華正書局,民91
10.江增慶著《中國文學史》,五南圖書公司
11.汪中〈新聲清綺晚唐詩:談李商隱、杜牧、溫庭筠〉孔孟月刊,第19卷第11期,民70年7月,p.64~p.65
12.沈謙〈溫庭筠的詞〉中國語文,87年5月,p.28~p.34

台長: blueful
人氣(1,45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