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09 12:41:15|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从影片《狗仔队》观美国的新闻自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内容提要:
他们是名利的见证者,他们也是浮华背后阴暗世界的探索者,他们似乎从来就不需要睡眠—— 狗仔队。美国影片《狗仔队》(Paparazzi)透过四个狗仔队队员对男主角博•拉莱米在生活当中的激烈搏斗,反映了狗仔队对于新闻自由的迫害。究竟美国的自由民主与人权对于美国的新闻媒体是否有不必要的限制?是否因为太自由的人权而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为了理清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发挥新闻自由的理性引导作用,有必要对这个问题进行再探讨。本文着重于探讨狗仔队与美国新闻自由的一种关系,看看现代美国新闻自由扭曲的状态及如何防止其更进一步的恶化。
关键字:美国新闻自由、狗仔队、美国民主、限制、扭曲


《狗仔队》:当代扭曲的媒体
长期以来,一些人由于没有理解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或者由于对当今世界及新闻事业的现实不够了解,以至思想上存在着某些误区。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盲目崇拜美国的新闻自由,总以为美国是新闻自由的乐园;二是认为新闻自由就是想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
回顾《狗仔队》的剧情,男主角博•拉莱米(科尔•豪塞尔饰)是一名刚刚上位的年轻电影明星,他的生活看上去似乎无可挑剔:美丽端庄的妻子,活泼乖巧的儿子、蒸蒸日上的事业和加州名也让他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他成为了一队四名狗仔队摄影师的目标,这些人希望能从拉莱米和他的家人身上得到好的照片,然后提供给那些八卦小报。现在,无论拉莱米出现在什么位置,这些狗仔队高变焦的摄影机都瞄准他,这些马布利海滩豪华的海滨别墅,他得到了上帝所有的偏袒。 但花无百日好,他赫赫的名声都严重地破坏了这个幸福宁静家庭的生活秩序。[1]
早见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德“议程设置功能”的大众传播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导和信息传达活动已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salience)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2] 其实“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既是认知层面上的效果。所以狗仔队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掌握了受众对新闻信息的最初需求,拼命挖掘许多小道消息及黄色新闻。狗仔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就如剧中四个狗仔队摄影师为金钱不择手段的行为一样,从现实环境中选择出他们认为重要的部分或方面进行加工整理,赋予一定的结构然后再提供给受众。虽然狗仔队按照传播的渠道传达信息给受众,但是狗仔队“再构造”的社会信息,对现实环境的客观反映,都会影响到人们对周围环境的判断与认识,间接促成违法新闻自由的罪魁祸首


香港的狗仔队与美国的狗仔队:同是黄色新闻的主人

当我们谈起美国的《狗仔队》,自然而然想到离我们最近的地方----香港的狗仔队。近年来,香港的狗仔队因为报道一位著名女星的裸体照而备受舆论的监督及谴责,因此“狗仔队”二字响透国内外的新闻界,新闻自由的限制也更加受到关注。以下几点简要说明香港的新闻自由状况。

首先是新闻媒体的登记很宽松,尤其是对办报刊的登记,有钱即可办报纸、办刊物。

第二是新闻采访很自由,新闻记者满天飞,社会各界基本上是理解、支持、配合的,除了个别媒体总是以偏概全或者不怀好意,又或专门捕风捉影,甚至制造假新闻的‘狗仔队’才惹来公众的议论。

第三是新闻编辑和传播很自由的了。既没有像某些宗教色彩很浓的国家或地区的苛刻道德审查,也没有世界普遍存在的严格政治检查。有些香港的媒体不管是非黑白,欲怎说就怎么说。自由过头了,甚至还自我标榜‘新闻自由’的美国和英国也自叹不如。

香港与美国的黄色新闻与狗仔队的关系很相似。两个国家都是受到西方媒体自由思潮的影响。当自由缺乏限制,会产生极大不良的后果。美国的小报记者的薪水不高,所以环境的压迫令他们慢慢步向

其实,自由与不自由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也就没有绝对的新闻自由。所以,美国新闻既自由,又不自由。对于符合社会进步,符合美国整体利益和人民大众要求的新闻自由,要坚持、要发扬光大。对于打着新闻自由招牌,妨碍真正新闻自由,违背法纪,散布道德沦丧、妨碍社会进步及破坏美国的繁荣稳定的人和事,要坚决反对及制止。要严管,并且认真管住。这方面,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国的各党派、各界有识之士和广大民众也应该有义务和责任。


美国狗仔队控制新闻自由的两种力量


美国是比较特别的国家。相对于其他国家如英国新闻事业渐进改良之路、法国新闻事业起伏曲折之路、日本二元化变通之路[注1]与德国强迫性的外部植入之路[注2]等,美国在新闻媒体的自由民主的发展道路上比较平坦且突进。

美国社会的新闻自由主要被两种力量所控制。一种力量是大财团。美国媒体大都属于私有,被财团、企业所操纵。例如美国的这些巨头办媒体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资本的趋利性决定了其新闻媒体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摆脱资本和集团利益的束缚与制约。这种制约也必然会埋葬他们所宣称的“绝对的新闻自由”。

美国社会控制新闻自由的另一种力量是政府。以美国为例,从第一任总统华盛顿起,就十分重视对新闻舆论的控制。在随后的200余年中,其控制舆论的政策从未改变过,只是随着白宫主人的变换因人而异罢了。尼克松总统就曾经坦言,现代总统必须学好驾驭舆论的艺术。由于新闻体制的原因,在多数情况下,政府并不直接控制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而是通过政策倾斜、利益交换、政治压力等来影响媒体及其幕后老板,通过媒体老板左右新闻记者和新闻报道。当然,政府也会通过新闻发言、信息封锁等做法来影响和左右媒体。这些做法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则非常隐蔽。

在《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一书中,作者艾英戈和金德认为,美国电视新闻表现美国社会和政治时有4个特点,其中之一就是作为“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的速记员”。[3] 为了追求客观公正和获得固定的官方信息,多数时候仅转述政府信息。虽然美国媒体仍然将客观性奉为职业意识形态,但在实际工作中,新闻界的人员与政府成员之间越来越熟稔。记者变得更加依赖于政府官员和机构,后者变成了他们的简要信息来源。对于政府官员来说,也需要记者帮助他们与公众和其他精英相互沟通。这样的变化也为政府的“隐蔽宣传”在制度上提供了可能。所以形成了媒体与政府相依相存的关系。

虽然有两个强大的势力左右美国媒体自由的发展进程,但是,由始至终,新闻自由还受到社会伦理和道德等方面的制约,必须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和承受限度。

首先,任何新闻自由都具有一定的阶级性。新闻自由是人们通过新闻媒体实现的言论出版自由,而思想、言论、出版等表达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和近现代西方各国争取人权斗争的核心问题。新闻自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一开始便具有阶级性,它必然受到阶级关系的制约,而且这种阶级关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世界上不存在超阶级的新闻自由,任何新闻自由都代表了一定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最先竖起“出版自由”大旗的英国人约翰。弥尔顿(J.John.Milton,1608年-1674年)提出“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具自我修正的属性”。[4] 此外,在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对新闻自由作出巨大贡献的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对弥尔顿的思想提出“人是受理性支配的,是可以在公开而自由的观念市场上寻找到真理的”[5] 此两种思想引导了美国资本主义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

其次,新闻自由必须受到宪法和法律的制约。在法制社会,法律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尊重法律是一切行为的底线。而宪法和法律在赋予人们新闻自由权利的同时,也对新闻自由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规范和限制。比如,法国《人权宣言》在强调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规定“在法律限制内,须担负起滥用此项自由的责任。”[6]、中国宪法在规定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的同时,第五十一条也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7]

再次,新闻自由必须遵循新闻报道的基本规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新闻的真实性。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媒介的立身之本。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必须把事情的真相原原本本地报道出来,使人们对客观世界产生理性的认识,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指导人类的各种活动。最早对传播得社会功能作比较全面分析的是H.。拉斯韦尔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的“三功能说”概括为“环境监视功能、社会协调功能和社会遗传传承功能”。[8]因此,新闻自由权利的行使必须以其真实性为原则和界限,不能想报道什么就报道什么,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



参考文献:
[1] Tom娱乐《狗仔队》简介:http://ent.tom.com/1002/1318/200492-95425.html
[2]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出版社,214页
[3] 《至关重要的新闻:电视与美国民意》http://xz.blogchina.com/64/2005-03-29/20307.html
[4]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66页
[5]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67页
[6]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08页
[7] 新闻传播法教程,魏永征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0页
[8]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出版社,113页

注释:
{注1}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42页
既是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对立和并存的社会结构。具体到就是以往的封建因素和近代的资本因素在国家近代历史上长期并存于对立的现象。
[注2] 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第八章176页

台長: Hui
人氣(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