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8-02 16:53:09| 人氣2,13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范尼•孟德爾頌的音樂

推薦 9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有位讀者要我談談女性音樂家范尼孟德爾頌,這次就談她吧。

范尼孟德爾頌Fanny Cäcilie Mendelssohn-Bartholdy18051114日-1847514日),德國鋼琴家作曲家,指揮家,費利克斯•孟德爾頌之姐,大他6歲。由於與宮廷畫家亨賽爾(Hensel)結婚,因而婚後稱呼范尼亨賽爾(Fanny Hensel)。其弟費利克斯成名之後,則多稱呼范尼孟德爾頌-亨賽爾(Fanny Mendelssohn-Hensel),以表示她出自孟德爾頌家。19世紀前半,她與法國的路易絲法蘭克Louise Farrenc1804—1875並稱女性作曲家的先驅,而成為女性作曲家性別研究的對象。雖然她是以費利克斯•孟德爾頌之姐聞名,但近年來,她本身做為作曲家、鋼琴家的業績重獲評價,因此漸漸有人演唱或演奏她的作品。她的洗禮名Cäcilie,是由音樂的守護聖人聖則濟利亞Sancta Caecilia)而來。

她誕生在漢堡猶太人上流階級家庭,祖父摩西是著名的哲學家,父親阿伯拉罕是德國屈指可數的銀行創設者。母方家族又是大巴赫的次子卡爾·菲利普·艾曼紐·巴赫的資助者,也是其鍵盤樂器的學生,並在柏林與巴黎經營音樂沙龍。她母親也彈鋼琴與唱歌,善言語學。因此孟德爾頌家有音樂基礎,小孩們在家受禮教與語言教育外,還受音樂教育。尤其范尼與費利克斯,特別接受鋼琴、音樂理論、指揮等共通的音樂教育。

范尼6歲時,孟德爾頌一家人因拿破崙的法國軍隊佔領漢堡,而移居故鄉柏林。范尼與費利克斯之下還有一妹一弟,4個小孩由熱心教育的雙親聘請的家庭教師們,施予最高的教育。其中范尼與費利克斯顯出不平凡的音樂才能,接受曾得海頓與貝多芬稱讚的瑪莉比格Marie Kiéné Bigot de Morogues)夫人與有名的貝多芬作品鋼琴演奏家貝爾格Carl Ludwig Heinrich Berger )的鋼琴課,並學作曲與音樂理論於崔爾塔( Carl Friedrich Zelter)。

范尼的鋼琴演奏任誰都佩服,13歲時,在慶祝父親生日席上,暗譜演奏巴赫「平均律大鍵琴曲集」的前奏曲全曲而令人吃驚。她的第1首作品是14歲時作曲的歌曲,之後,她的作品以歌曲為多。尤多以歌德的詩為歌詞的歌曲,歌德也很喜歡范尼的歌曲,甚至於直接送詩給她。

誰都承認范尼的才華,但當時的社會,對上流階級女性所要求的,是「女性最重要的工作是主婦業,是要聰明賢慧的理家本事。」有很高的教養雖然可加分,但那是私底下的事情,因此對范尼也只要求成為弟弟費利克斯的好支持者。事實上,費利克斯也全面理解其姐姐的能力,有關音樂的問題,全都找姐姐幫忙。范尼也很照顧弟弟,對他的音樂作品提供具體的幫助。范尼與費利克斯留下極多的來往書信,范尼在其中經常給弟弟對作品的評語與意見。兩人之間形成親密而鞏固的關係,以至范尼説「費利克斯不會把得到的靈感不跟我討論就寫下去,因此他寫下歌劇的1個音符時,我已能默記全齣。」雖然如此,費利克斯還是不能積極贊同范尼以職業藝術家活動。也許他把具有相類似才華的姐姐視為競爭對手。

她父親嚴格禁止作曲與演奏自己的作品,説「音樂對費利克斯來説是可以做為事業,但對妳來説只能成為所謂教養的裝飾品。」還説「要努力當一家主婦,那是年輕女性的唯一天職。」她父親好像不是真正要她幫助弟弟,而是要她不要當職業音樂家。雖然充滿才華,希望當一個音樂家,但她沒有違背父親的意思,直到逝世前一年,她都以業餘身分從事音樂活動。

范尼的兒子塞巴斯蒂安談他的母親説,「我母親個子嬌小,是承繼祖父摩西孟德爾頌的身材,一邊肩膀有點傾斜,但不醒目。母親最美麗的時候,有又大又黑,表情又豐富的眼睛,誰都看不出她是近視眼。鼻子與嘴巴有點大,有一口美麗的白牙齒。⋯⋯母親的表情會反映所有情緒,因此無法違背心情講謊話。幾乎沒有人能夠像母親那樣徹底享受美麗的事物。母親會深深吸一口新鮮的空氣,然後説明説,這是最大的喜悅之一。」聽這些話,好像看到活潑而可愛的小精靈。不過,她的性格好像非常討厭不誠實又不正直的事情。

范尼的活動以喜愛音樂者聚集的沙龍為中心,因此喜歡譜作小編制的室內樂曲,尤其是創作歌曲。她從幼小時就與詩人交流,一生愛好歌德與海涅,晚年也對艾興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1788 – 1857)與雷瑙Nikolaus Lenau18021850)的詩譜曲。范尼也善於外語,因而欣賞詩詞不限於德語,也親近法語、義大利語、英語等詩詞。她對詩詞的體會能力很強,因此善於用音樂表現詩詞中所包含的微妙的感情。其歌曲多以「渴望」、「喪失」為内容,似乎把她自己與社會斷絕、悲哀、孤獨等直接投影在作品中。

1829年,范尼與宮廷畫家威廉亨賽爾Wilhelm Hensel)結婚。亨賽爾常到經常演奏范尼姐弟作品的音樂沙龍或文藝沙龍,就在沙龍認識范尼。社會性別Gender)研究者認為,范尼嫁給當時還被認為是職工階級的畫家,而不是與她身分相當的貴族或知識人結婚,是對父親的一種叛逆。

1838年,她首次上台演奏鋼琴。演奏的是她弟弟的鋼琴協奏曲第1號。在這段時期,范尼的作曲活動又開始活絡。

夫婿亨賽爾是范尼音樂才能的最大支持者,經常鼓勵她積極創作,並把作品出版。在18475月去世的前幾年,范尼所以會積極創作與出版作品,有賴她夫婿的鼓勵很多,她是因為有支持鼓勵她的夫婿,才能脫離一時陷落的困境。

當弟弟發現J. S. 巴赫的偉大作品「馬太受難曲」時,她也跟弟弟一起指導管弦樂與合唱上演,促使這音樂史上的偉大事業得以成功。她也舉辦「週日音樂會」。這個音樂會原是他們的父母在他們還是孩提時期,為了發表費利克斯的作品而舉辦的。范尼把音樂會承接下來,包辦規劃、建構、洽商演出等等,還指揮自己組織的合唱團加以訓練,自己也上場彈奏鋼琴。這是學術氣氛很濃厚的聚會。由於能夠免費欣賞高品質的音樂,聽眾之間一以傳十,紛紛來場,最旺盛的時候,竟有超過300位的聽眾進入會場。

18475月,范尼為了在週日音樂會中上演弟弟的清唱劇「第一個沃普爾吉斯之夜」而演練時,忽因腦中風去世,僅得壽41。她的作品將近600首,其中以歌曲與鋼琴曲為多。其他還有管弦樂序曲、鋼琴三重奏曲、弦樂四重奏曲、合唱曲等。關於出版作品,先是受父親的阻擋,父親去世後又受弟弟的反對而無法實現。有關音樂的事情,范尼與弟弟自幼都互相支援,互相依賴,因此對范尼來説,弟弟的同意與支援比什麼都重要。後來因得夫婿與業餘音樂家朋友的鼓勵,剛滿41歲的12月,終於不等弟弟的同意,就發行歌曲集作品1費利克斯也只好祝福她。於是范尼就繼續編輯作品2到作品7歌曲集與鋼琴曲,依次出版。沒想到她在5月急逝,這時離她第一次出版不到半年。范尼的去世給費利克斯的打擊極大,他把范尼的遺稿整理成作品8到作品11,並交給出版社之後,也因腦中風去世,這離范尼去世不到半年的時間。(范尼的去世是1847514費利克斯是1847114)

雖然范尼有將近600首的作品,但其中極少管弦樂曲與室內樂曲,絕大多數是鋼琴曲與聲樂曲。現在特別有名的鋼琴三重奏曲,是去世後由費利克斯校訂出版的。

鋼琴三重奏曲d小調,作品11
(
Klaviertrio Würzburg) https://youtu.be/MwclelboKwI
(
Melbourne Opera Chamber Musicians) https://youtu.be/opUiPI_zhj8
(
Trio Brentano) https://youtu.be/DkMdWEdMNl4

范尼的許多歌曲,當初都以費利克斯的名字,以作品8與作品9出版。英國維多利亞女王甚愛其中一曲「義大利」,費利克斯謁見女王時,曾告訴女王其實此曲是姐姐范尼的作品。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范尼亨賽爾)作曲,作品83「義大利」(Italien)
(Donna Brown女高音, Françoise Tillard鋼琴) https://youtu.be/AJs0RUUzbJY
(
Judith Raskin女高音,George Schick鋼琴) https://youtu.be/KAUWSHnMmQ8
(
小川明子 女高音,山田啓明鋼琴) https://youtu.be/OSA029AGsY8
范尼的歌曲,常常在鋼琴部分多用很有動感的音型,或具有精靈感觸或幻想似的樂趣,這種趨勢常被認為與她弟弟很類似。然而,在抒情歌曲方面,她的旋律較她弟弟悠長,旋律所釀出的情緒也極為濃密。因此,范尼的歌曲重新被認為在舒伯特之後的德國歌曲中,有獨自的重要性。

她的鋼琴曲多為形式自由的小品,採用歌曲樣式,由單旋律與伴奏音型構成的單純寫法,並依據19世紀初流行的「浪漫曲」形式。不過,范尼在這形式中加入巧妙的轉調與會使人留下印象的旋律,使作品形成她獨自的區塊。這就是「無言歌(Lied ohne Worte)。這種作品透過弟弟費利克斯有名的作品傳開來,並形成新的音樂範疇。現在有許多研究者認為創作無言歌的是范尼。亨賽爾夫妻在旅居義大利時,與正在羅馬留學的古諾交往,古諾後來説,范尼曾説:「無言歌是我想出來的。」

范尼也創作鋼琴奏鳴曲與鋼琴組曲,不過這些作品較接近舒曼的作風。她的「鋼琴奏鳴曲g小調」表面上分成幾個樂章,實際上所有樂章都連在一起,而且還使用循環曲趣,因此是在預告李斯特的「鋼琴奏鳴曲b小調」。組曲「一年」(Das Jahr)雖是性格小品集,但使用奏鳴曲式、輪迴曲式、無言歌等新舊各種曲式與音樂範疇。這組曲的特徵,就是組曲中的各曲,比弟弟費利克斯的鋼琴小品有較大的規模,使用有結構性而複音音樂精密的寫法。

(組曲「一年」,Olga Andryushchenko鋼琴使用1840年製鋼琴演奏) https://youtu.be/hCy1CDrUtes

范尼寫了不少歌曲。下面6首以弟弟費利克斯作品82、之3、之12,作品97、之10、之12出版。
「鄉愁」(
Das Heimweh)、「義大利」(Italien)、「慈萊卡與哈天」(Suleika und Hatem,二重唱)、「盼望」(Sehnsucht)、「喪失」(Verlust)、修女(Die Nonne)

費利克斯孟德爾頌(范尼孟德爾頌)作曲,作品9盼望(Sehnsucht)
(Barbara Bonney女高音,Geoffrey Parsons鋼琴) https://youtu.be/nHtKp7IsLGw
這首初期的作品,受她老師崔爾塔的影響,會看到簡單的反復歌形式,以及巴赫似的頑固低音、對位法、復格技法、聖詠技法等。

太早的墳墓(Die fruhen Graber1828),作品94
(Susan Larson女高音,Virginia Eskin 鋼琴) https://youtu.be/AaJYb-VxA-I (演唱92「距離」(1823)、之4「太早的墳墓」、之5「五月之夜」(1838))
到中期,旋律的振幅變得較大,感情表現更為豐富。鋼琴伴奏也很有獨創性,一方面襯托聲樂旋律,另一方面有時跳脫伴奏界線而彈奏同一旋律,或像獨奏曲自由行動,充分表現出她鋼琴名家的演奏技巧。

為什麼玫瑰花是白色的?」(Warum sind denn die Rosen so blass1837),作品13
(
Barbara Tisler女高音,Mechthild Winter鋼琴) https://youtu.be/OzDW5l28uq0
到後期,范尼愈現出她的原創性,音樂愈成熟。歌曲多採用應詞歌形式,在大調與小調之間曖昧的搖擺,用好幾個轉調表現歌詞感情的變遷。複雜而富有微妙陰影的和聲,好像在表現經常感覺到的心裡的糾葛。
夜裡徘徊者(
Nachtwanderer1843),作品71
(Claudie Verhaeghe-Micault女高音,Jean Micault鋼琴 ) https://youtu.be/lU1IEPNaJaY

山的喜悅(Bergeslust1847)作品10是她生涯最後的作品。歌詞使用艾興多夫Joseph Freiherr von Eichendorff)的詩。旋律有不少8度音跳躍與上升音型,巧妙的表現出向廣大天空大聲吶喊的高揚感。歌詞最後兩行「思緒與歌聲達到上空」正暗示即將走向天國的她本人。
(Barbara Tisel女高音,Mechthild Winter鋼琴) https://youtu.be/R1wLfcH6Kqg
(Bibiana Nwobilo女高音,Christopher Hinterhuber鋼琴) https://youtu.be/Epoc-ytOwl0

以上各歌曲歌詞,大多可以在「歌曲網」(The LiederNet)Composer: Fanny Mendelssohn-Hensel (1805 - 1847) ( https://www.lieder.net/lieder/get_settings.html?ComposerId=5037)上找到原詞與英文翻譯。

范尼亨賽爾,雖具有豐富的才華,卻只能退居業餘音樂家的地位。但是她還是腳踏實地繼續活動,在音樂中建築她的世界。她徹底追求自己所要的美,她的這種熱情,好像無法關在樂譜中而滿溢出來,聽她的音樂,似乎有這種感覺。

 

台長: 雲翁
人氣(2,130) | 回應(0)| 推薦 (9)|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音樂賞析(音樂情報、樂評、歌詞、MV) | 個人分類: 音樂家 |
此分類上一篇:貝多芬喜歡搬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