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9-09 11:40:46| 人氣2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超有型 EMPORIO ARMANI● 關懷的力量 ●超有型 EMPORIO ARMANI●

關懷的力量

●超有型 EMPORIO ARMANI●

商品網址: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zoe7.web/products/0010528068

你(妳)可以擁有幸福、快樂、健康、富足的人生,因為你(妳)絕對值得擁有這一切美好的事物!

商品訊息描述:

很難得有一本書
教我們如何真正關懷他人
並且,找到人生的意義


父母關心孩子,愛之深責之切,但如何真正幫助他成長?
老師關心學生,但是要如何教導,引領他找到自己的路?
對於公司裡的同事,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常常忘了關懷……
一般人忙碌了大半輩子,才幡然醒悟,我這一生為何而來?人生有沒有意義?


本書的作者米爾頓.梅洛夫,是美國的哲學教授、作家。

他的這本小書《關懷的力量》,於1971年首度出版,是極少數專門討論「關懷」這個概念的一本書。四十年來,本書深深影響了教育、醫療護理等領域,甚至一些企業人士也很推崇它。而本書的文字之美,也創造出一種讓人安心、反思的情境。

從近年來傳出許多教育問題、校園霸凌的問題,不管是為人父母,當老師,或在家庭、公司裡,我們常常會忽略了關心他人的細微之處,而人又是最敏感的。或許這本充滿啟發的小書,可以讓我們靜下心來,好好想想如何關心別人。

作者認為:關心一個人,最重要的意義就是幫助對方成長和實現自我。比如說,一位父親關心他的小孩,他會尊重這個孩子是個獨立的存在,而且有成長的需求。他感覺到孩子需要他,並回應他的需求而去幫助他成長。但是,關懷並不是利用他人以滿足自己的需要,關懷不是一種手段。

關懷是一個過程,在此過程中,人會與他人產生聯繫,關係得以發展,而透過彼此信任,關係的品質會改善而且深化,友誼也會隨之出現。不論是父母關心他們的小孩、老師關心學生、心理治療師關心他的病人、或先生關心妻子,都具有同樣的模式。

然而,我們也會關心一個想法(idea)、一個理想(ideal)、或是我們所在的社區(community),就如同作家會關心他的著作、音樂家關心他的作品,這些也是關懷的行為,而具有同樣的模式。

關懷的行為落實在生活裡,可以為他的價值觀和日常活動建立起秩序,因而他的生活會有一種穩定性出來,他能夠在這個世界上「就定位」(in place),不會四處漂泊、沒有歸宿。他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意義。

一個人能在這世界上找到歸宿,不是靠著征服、解釋、欣賞,而是透過關心別人,以及接受別人的關心。

作者簡介

米爾頓.梅洛夫(Milton Mayeroff)

美國哲學家、作家。他自1963年起,於紐約州立大學科特蘭分校(University of New York College at Cortland)哲學系任教,直至1979年9月因車禍過世。

他的思想源頭是杜威(John Dewey)、佛洛姆(Erich Fromm)、馬塞爾(Gabriel Marcel)和羅傑斯(Carl R. Rogers)等人的著作。

他的傳世之作《關懷的力量》(On Caring)於1971年出版之後,對於教育哲學、醫護倫理學等領域產生極大影響,包括影響到女性主義教育學家諾丁(Nel Noddings)的關懷倫理學研究。又由於本書綜論人生的意義,文字優美洗鍊,受到諸多讀者的喜愛,1990年被收錄於HarperPerennial出版社的「世界觀點」(World Perspectives)系列出版。

譯者簡介

陳正芬

專職譯者,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會計碩士。譯有《QBQ!問題背後的問題》、《奢華,正在流行》、《C型人生》、《假如你明天當上主管》、《用心飲食》、《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葛林斯班的騙局》、《你的錢,為什麼變薄了》、《定價思考術》、《發現你的經濟天才》、《達蜜經濟學》等。

商品訊息簡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