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1-03 16:38:59| 人氣14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雲門九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九歌第一次上演時,是一九九三年,我八歲,第一次在中正紀念堂戶外公演,是一九九五年,十歲,當林懷民自美國歸來,創立雲門舞集,我還不知道飄浮在宇宙的那個角落,那麼多年後的今天,我才開始接觸這塊所謂的華人之光。雲門對我來說,一直像是高級精品店櫥窗裡,可遠觀不可褻玩的上等服飾,因為知道買不起,只好晾在一邊單純欣賞就好,我一直認為,文字以外的藝術,舞蹈、繪畫、音樂等等,自己的感受力是很低的,沒有辦法理解他們所要傳達的意涵,在這方面的素養總是荒煙蔓草的荒蕪一片。
  二○○七年夏,當我即將大學畢業的時候,在文化快遞上看到雲門的消息,睽違多年的九歌即將在年底重新上演,一名帶著面具的神女臥倒在荷花池畔顧影自憐,那時我緊盯著那張圖片久久不能自已,覺得很美很美,有股令人著迷的神奇魔力,但是又如何呢?年底的時候,自己大概已經身陷囹圄,變得麻木不仁了,又不可能為了看一場表演而延畢,就算再怎麼想一探究竟,也只能暫時擱置,按照既定的行程,畢業入伍還債去了。
  我常在想,如果有朝一日要開始接觸雲門,九歌必定是最適合的入門款,不為別的,就為了那張神女的劇照,為了九歌背後蘊藏對於神人關係的探討。最近逛書城時,看到蔣勳寫的《舞動九歌》,快速翻過一次,抓個大概,深藏已久的九歌魂又開始蠢蠢欲動,尤其蔣勳對於雲中君與山鬼的解讀更是讓人心癢癢恨不得立即一睹為快,把下午的課蹺了,跑去西門町找九歌DVD,很好,要八八八,去五大唱片,八七八,差十元,想了一天一夜,豁出去買了,兩天之內看了兩遍,還上了雲門官網去看賞析和林懷民說《九歌》,本來還想找《喧蟬鬧荷說九歌》來看,跑了不少書店總找不到,只能作罷。
  跟軍中同袍聚餐回來,關起房門,戴上耳機,打開光碟機放進光碟,第一次的雲門九歌之旅開始了,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把舞蹈轉成攝影的翻譯過程,總是不可免的少了某些東西,多了某些東西,即使如此,把九歌從頭到尾一幕幕看下來,很驚人,同時也相當不舒服,有一種很沉重的東西壓在心裡,悶悶的,關掉電腦,沉澱一下,回想著迎神、東君、司命,一直到湘夫人、雲中君、山鬼,最後的國殤、禮魂,神與人間的愛恨情仇種種糾葛,淨化與操控,重生與死亡,然後一切歸於平靜無限綿延的燈河,我並沒有失望,也沒有如我所預期地被拒於千里之外,即使仍然不免由蔣勳的文字切入,但我依舊真真切切地感受著,以及與之俱來的,那股悶悶的情緒。
  我想在看九歌的過程中,有兩點是不能忘的,一個是人在神人關係中扮演的角色,另一個是現代與古代的差異,東君可敬,司命可畏,湘夫人可憐,雲中君可憎,山鬼可悲,五幕神祇代表著許許多多人對神的情緒,難以割捨的,偉大美好的寄託,為此,人甘願成為卑劣的螻蟻芻狗,聽候差遣,即使有苦難言,只能無聲吶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終究是需要去思考這些主觀投影的種種情緒,如果人不在,神也不在,神是人的一部分,有些人意識到這種弔詭的矛盾,前撲後繼地與之抗衡,於是滿目瘡痍,那些早夭的生命,化做緩緩流淌的光之河,從古自今,見證著神人交鋒的美麗與哀愁,寧靜而壯闊,真實而悠遠。
  不能再屁了,討厭把東西說死的感覺,這樣只是另一種專斷,基本上我是無神論者,又是諸神論者,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九歌裡的原始崇拜風格,在《傷心咖啡店之歌》裡馬蒂認為:體會中最根本的意識就叫做神,我想他對現代的神人關係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那是一個難以言喻,難以捉摸的存在,與之同生,與之共滅,於是乎,萬事萬物都有一個小小的神在裡面,擁有小小的光芒,小小的溫暖,把這些微弱的光芒溫暖聚集起來,就是那條光是看著它就覺得很平靜的光之河,神與人,同時用多汁血肉去浸淫共舞,用西裝革履去冷眼旁觀,然後是「一切衝突,一切翻騰之後的一切抵消,一切彌補。因為平衡了,圓滿了,寧靜了,所以虛無。」
  馬蒂說那是神的虛無,不管是人的虛無或是神的虛無,神祇從未降臨,生命充滿遺憾,而人生下來就是為了走這一遭,在有限的時間裡去盡可能地經歷,感受,然後添列光之河中的一員,帶著神的祝福流向無限永恆的未來,千辛萬苦推翻神的時代,我們擁有人的時代,但是潛意識中,我們依舊信仰著神,追逐著神,可是再多的衝突再多的否認都是徒然,因為根本上無需去做這樣的價值判斷,價值掙扎,神與人從一開始就是無法分割的一體成形,只需要去接受感受它的存在,如同經驗感受那些不請自來現實中的一切,然後,很平靜。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樣想的,但是我希望擁有的就是那樣的平靜。

台長: barluce
人氣(14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