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25 19:32:28| 人氣8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每一次的緊張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70124 禮拜三 天氣陰晴 照片為香堇,好像一張臉

一件事,當你從來沒做過,卻必須面對時,總是沒來由的緊張,程度或分輕重。但解說這回事,儘管你做過許多次了,每一次卻依舊有著程度不等的心緒起伏。記得剛來梅峰時的第一個挑戰就是必須在兩個禮拜內熟悉當日隊的行程,並在驗收日對著所有解說員和小主管侃侃。我記得自己一直蠻痛恨這個場面的,因為我總是很緊張,繼而僵硬,而且老是覺得對著熟識的人講,有一種難言的障礙。

等到後來漸漸的,就像昨天畫油畫時老師說:「妳就把我以前教你的所有技巧,通通應用在這張圖面上。」尷尬的是,我早已記不真確那些曾習過的技巧,但也許它們已然融入我的生命肌理,無從察覺。解說也類似,當你在一個環境裡夠久,無形中也累積了不少知識和概念,無須臨時抱佛腳(多半無用),只要試著告訴自己「ㄟ,這主題你已經講過不下數十次了,有什麼好緊張的啊!就把你知道的通通講出來就好啦!」似乎稍稍得以緩解。

今天就是這樣。今晚我必須對著高冷地的學生講「春陽采風」的簡報,從好幾天前就開始緊張。雖然講過春陽采風的次數不算少,但因為它不像「梅峰四季」有個明確的主軸「春夏秋冬」,再加上對內容不若「梅峰四季」熟習和熟練,我每次總是講得很不順暢,自己也覺得效果很差。所以我其實懼怕著講「春陽采風」。

懼怕歸懼怕,時間並不會因此停駐。每次在面對一些特殊的專業團體,或是一些感覺「高難度」的隊伍時,我們總是很心虛,很緊張,很怕自己不足(解說員又有哪一天是足夠的呢?)。所以我們拚命看書。我“盡量”努力的往自己腦袋裡塞知識,卻發現那並不代表解說時能派上用場,我開始質疑自己迷信所謂“專業”的知識填充法。正在茫然無所適從時,W丟給了我一本由東華大學許世璋老師所翻譯的《解說我們的襲產》。裡頭翻譯了國外解說的一些概念,我覺得那些才是在填充知識之外,更重要的屬於心理層面的建設。

印象最深的其中一條要目提到:「你不是老師,你是學員的同伴。」我們都在學習怎麼當解說員,從錯誤,從模仿,從摸索…….。當在錯誤裡打轉的夠久,有時不小心可以闖進光明。但前提是你必須曾經歷過黑暗,才會珍惜光明的領受和反省。所以,秉持著某些信念,儘管還是覺得自己講得差強人意,似乎也稍稍改善了某些僵硬。

結束後,因為這幾天常常和他們一起拔草,所以今天一有人看見我就說:「看見妳就代表要拔草。」讓我也很哀怨,這週感覺很忙,大部分時間就是被綁在陪他們拔草上頭。不過我卻“偷聽”到了許多很好玩的對話,其中是他們在抱怨最近幾天晚上雲都好多,看不見星星。所以我特地借了光筆,想要晚上和他們一起認星。誰知道,不小心拿到的居然是簡報時用的紅點筆,真正的光筆還遺留在梅峰。真是豬頭芭!這卻未稍減他們的興致,我們用手指比劃,以手電筒的微光替代,東西南北的辨認著冬日的星座。那種從心而發的興趣和熱情,著實令我感動。

每一次的緊張,影響或大或小,但結果終究是美好的。發現自己沒有那麼糟,也沒有那麼好,擁有的或許單純只是一顆願意分享的心,知道自己還可以學習,還可以前進,夫復何求?

台長: 圓恩
人氣(83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解說員日誌 |
此分類下一篇:搭搭
此分類上一篇:這是一定的

小樂
那去能高的晚上也要教我認星星喔
期待ing
呼呵呵呵^^
2007-01-26 01:38:42
版主回應
可以啊!
不過好像會很冷耶!
老骨頭好像很久沒有在那麼冷的時候去爬山了。

圓恩
2007-01-26 06:25:50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