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3-19 21:59:28| 人氣14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你實在沒什麼好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左起:海棉 剛哥 吳掁源 老芋頭
1996/平溪線
-----------------

而中國人對歷史所被容許的唯一使用方式是教誨式的,他們對歷史的興趣是狹窄的,道德式的,變形的,不好新奇的.因此,依我們的看法,攝影在他們社會中沒有地位.

論攝影/影像世界
-----------------
幾個星期以前我把照片送到爵士翻拍,順便就到二樓的藝廊上看展.展覽主題大概就是西藏的風景云云.映入眼的,是一幅幅20以上的黑白手洗照片,微粗的顆粒,稍大的反差以及偏褐的調子頗能反應出旅遊快拍的氛圍,欣賞漂亮的黑白手洗照片本身就是一項舒服的視覺享受.

和展覽本身不協調的,除了裱的框外,就是照片下面所給的標題和說文了.我特別注意到幾幅照片下列的文字 ”綿羊們在山谷下群集,純白的羊毛反射著落日,特別顯得金碧輝煌”,另一幅寫著 ”襯托身後的〔全國青年集合〕的看板,老漢卻已年邁了”.....這些文字全在講解圖像裏的訊息與符號,簡直是告訴觀者該怎麼看照片.使得我觀看圖像時那種可以天馬行空的樂趣全被這幾行字侷限了.

我不禁想到古時文人墨客看到好字畫時,總忍不住要落個款,甚至寫點評語在旁.幾百年下來,一幅作品就給塗的烏烏鴉鴉.過多的解釋,反而覆蓋了原作訊息. 

另外一個例子是98年夏天,誠品在西門圓環的天橋上所擺的一系列的台北照片文字展.一幅影像配上一小段文章,影像大到足以提醒觀者所有的視覺細節.與上者的差異在於,文字在這裏並不依附圖像而來,而是連著圖像在時代上的共通點獨立發展成完整的作品.在這裏文字並不侷限影像.  

我也很喜歡現在國家地理雜誌在忠孝復興站的影像裝置展.圖像與文字以一塊塊的立方體呈現.同一幅影像可以切割成二塊以區隔或突顯前景,不同篇幅的影像與文字以立方體的擺置突顯出觀看次序的動線. 

論攝影中提及,即便是一百支殘酷的越南紀錄片也比不上一張 ”逃離燃燒彈轟炸”來得懾人.當然,只要不加說明.

台長: 劉小黑
人氣(14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