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0 20:54:18| 人氣2,28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從拉杜爾談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惠佩的關係
喜歡上Georges de la Tour這個畫家

這是一個和梵谷一樣,終其一生都沒得到世人認同的十七世紀法國畫家
比梵谷更悲情的,是他死後孤寂了兩三百年,才得到後世的讚賞
藝術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經得起時間考驗

蔣勳闡釋la Tour的畫,說他「超越時代的美學風格,融合著宗教的莊嚴神秘與世俗平民的樸實」、說他的畫「喜歡在畫面安排燭火,利用火光的向度,透視出畫面由強烈明暗造成的複雜空間與層次,也利用火光的幽微,動觀了畫面人物內在生命的詭祕與神奇」
而這幅畫裡的老人右手拿鞭子;左手拿十字架
有點像丹‧布朗《達文西密碼》裡鞭打自己以求上帝天聽的修道士
畫中右下角的骷髏象徵死亡;攤開的聖經則象徵生命、靈魂、以及至高無上的精神

生與死
一直是人們努力參悟的生命課題
弘一大師圓寂時的偈語如此寫到:「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余何適?廓爾亡言。花枝春滿,天心月圓。」
「執象而求,咫尺千里」或許就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吧!
所以不再執著、不再強求
所以順其自然,讓船到橋頭自然直

奧塞美術館二十年難得出借的米勒來台展出
為了<拾穗>、為了<晚禱>,起了個大早
誰知九點不到,歷史博物館前人龍漫長地叫人無法想像
不想在驕陽下曝曬一小時的我只好下回再起個比今早更早的大早
(誰叫我才決定一切不再執著?)

雖然有點乘興而來敗興而歸,卻覺得台灣人真是可愛的緊!
明明經濟不景氣、明明星期假日可以賴在床上等到日照三竿
為了米勒、為了藝術、為了吃不飽餓不死卻絕對不能割捨的人文氣質
這些人就這麼集體往南海路前進!
或許
這也是參悟生命的一種修行方式吧!

台長: COS
人氣(2,28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Becky
好像有名畫家的作品
都是在死後才得到世人的認同

我想或許是在那個時代
人們思想還比較保守的關係吧
2008-08-13 18:24:31
版主回應
但是
真金不怕火鍊
不是嗎!
2008-08-17 00:38:5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