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9-23 11:14:25| 人氣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抱怨的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抱怨的信
回馬國一週了,心裡出現很多抱怨的聲音,抱怨執行長沒有呈報問題,抱怨輔導長沒有溝通聯繫,抱怨住壇人員沒有注意傳真紙用盡,抱怨講員不夠盡心準備課題,剛才要去吃早餐時,還抱怨我媽動作太慢。看到自己心裡的抱怨聲,不僅沒有自我反省,更會指正他人,糾正某些人的抱怨太多,沒有用愛心與耐心待人,週二在新山區培訓,看到隊輔去泰北的心得,心得裡面對配合的夥伴有許多抱怨,自己當下覺得很訝異,一再強調隊輔要化性,要縮小自己,剛到泰北時對輔導員講話,特別提示不要耍個性,把自己的脾氣毛病放下,用心在小隊身上,結果大家還是只看到他人的不是,相對的我只會要求大家,不會要求自己,修道修心到底如何下工夫?修道如何應用在生活中?辦道的過程中,如何察覺自己的起心動念?如何在日常的紛擾與不安中,練出自己的火侯?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都是我們一再重蹈覆轍而不自覺,每每為了一些小事瑣事,讓自己心浮氣躁,無法平心靜氣,這是值得我們用心去探討的!
抱怨的背後是什麼?就是分別比較,分別你的我的,喪失了平等心,比較好壞、對錯,忽略了平常心,最大的問題點,還是出自於自我保護,保護自己的利益,維護自己的面子,堅持自己的觀點,突顯自己的評價,加上非理性想法的推波助瀾,常用完美主義與應該主義兩把尺,去衡量他人的過失,去判斷事情的歸屬責任,不自覺地陷入人心用事的模式,蒙蔽了自我的良知與理性的反思,對自身健康而言,怨─恨─惱─怒─煩的情緒,會在體內製造毒素,長期的累積會造成肝功能失調、細胞病變等問題,因此我們強調心靈環保,就是要排除內心的毒素,恢復清淨的心田;對自我修持而言,過多的不滿與抱怨,會腐蝕我們的道心,因為看不慣─想不開─放不下,當初熱切向道的初發心,就被人事的困擾、是非、衝突,慢慢的消耗殆盡,不知不覺的用人心辦道,又回到過去自以為是、計較得失的框框,形成各自為政,無法同心同德的共事!
對團體成長而言,只要有一個人抱怨,另外有一個人呼應,就會破壞士氣,瓦解團隊的合作態度,因此同心是育樂營的精神,不僅任勞更要任怨,才能全心投入於服務。每位夥伴應該要放下抱怨的心,碰到不能接受的問題時,心裡出現不平的念頭時,情緒反應感覺不舒服時,先主動去澄清問題的因果關係,了解他人的立場與想法,再自動反省自己,問一問自己盡心了多少,配合了多少,找到化解抱怨的源頭,尋到平衡點,再者如果聽到他人的抱怨,記住絕對不要當傳聲筒,那只會讓情勢更加惡化,先同理對方的反應,引導他用感恩惜緣的角度再思考,轉化對方的抱怨為建設性的建議,不再停留在是非的圈圈裡,讓我們走出負面的陰暗,向抱怨告別! 副營主任2000/10/19

台長: 俞講師
人氣(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