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民眾已逐漸建立酒後不開車的觀念,但交通部道安會今日表示,統計近5年每日早上酒駕肇事案件,從11.8%上升到14.6%,可見大家輕忽「隔夜醉」的問題。歲末佳節聚會多,當心酒精殘留,仍可能觸法。

酒駕新制自2019年7月上路後,依據內政部警政署統計顯示,7月至11月取締件數及移送法辦數均下降,取締件數由7月8546件逐漸下降至11月6615件,降幅達22.6%,移送法辦件數從7月的4849件減少至4142件,降幅14.6%,但隔夜醉肇事仍屢屢聽聞。

交通部道安會執行秘書謝銘鴻表示,從統計發現,上午6時到中午12時,近5年來發生酒駕肇事事件,從11.8%上升到14.6%,有漸進式成長幅度,很多人晚上聚會不小心喝太多或吃了薑母鴨等含有酒精的食物,翌日早上體內殘留酒精成分甚至肇事,趁此機會呼籲國人不要呼籲「隔夜醉」的重要性。

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理事長吳克勤表示,今年促進會重點放在「酒精零容忍」,顧名思義,目的是矯正民眾對隔夜醉以及冬令進補食用含酒精料理可能造成的酒駕認知錯誤,進而導致遺憾發生,另透過網路宣傳,加深民眾對食用藥膳料理及飲酒後需充分休息的正確觀念。

肝膽腸胃科醫師郭東恩表示,喝酒不論濃度高低多寡,5至10分鐘就進入體內,需充足休息才能將酒精代謝完全,建議低濃度30%以下要休息12小時,高濃度30%以上休息24小時。

交通部與社團法人台灣酒與社會責任促進會合作,邀請網紅the Pierre劉沛拍攝「小心隔夜醉」宣導影片,提醒大家須達到一定的休息時間代謝體內酒精。

★中時電子報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中時 )



本文引用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103001884-260405

台長: alvarezhmf
人氣(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搞笑趣味(笑話、趣事、ku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