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5-07 20:34:08| 人氣9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筆記】大和、櫻花、《武士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新渡戶稻造(1862-1933)期許自己成為東西文化交流的橋樑,所以其《武士道》是以英文寫成的。這在當時的中國與日本,均致力於西化、改革、維新的潮流中,可說是一種「舊時代文化光芒的最後閃耀」。

✽✽讀近代史,我們知道甲午戰爭的慘敗,除了粉碎清朝的改革幻夢,亦證明了日本的明治維新似乎略勝一籌。但是,中國和日本終究還是一同被捲進了歷史洪流中,隨著近代西方列強的民主、科學、工業腳程,在大步前邁之際,拋下了舊時代的種種包袱。就這個意義來看,甲午戰爭的勝負雙方都是「輸家」,在近代西方的船堅砲利和資本主義前俯首稱臣。

✽✽作者自述會寫這本書的動機,是由於他的外籍妻子總會要他解釋某些想法或習俗在日本廣為流行的原因。看到這裡,腦中浮現二個來自相異文化圈的人,正為了生活中的價值觀差異或細微瑣事,一再溝通甚至吵嘴的情景——這的確是有趣卻再真實不過的情景。不過幸好作者和妻子都是基督教貴格會的教友,在篤信基督為一家之主的共同信仰之下,想必仍能盡力與彼此和睦、在基督裡合而為一了。

✽✽老實說,初讀本書還真有點窒礙。原因是作者引用極多西方著作來陳述他的觀點,意圖藉著西方人熟悉的文化詞彙與觀念,向其介紹日本的武士道。只見他前一句莎士比亞,後一段希臘神話,再夾雜著大量的引經據典,呼~對並非在西方文化成長的我,真的是眼花撩亂。不過,有幾處談及孔孟儒學,才比較有熟悉的感覺。

✽✽武士道雖說是「日本土地上固有的花朵」,但其某些基本精神卻可說是相當「普世」的。仁、義、禮、勇、誠、榮譽、自制等美德,在舊時代中,於不同的土地上開出不同的花;在日本,武士道『就像盛開的櫻花,樂於在清晨第一陣風吹起時,飄散死亡』。本書大部分篇幅都集中在此,對於日本文化細緻之處有意探究者,可以詳讀。

✽✽書末,作者述及武士道對過去與未來可能的影響時,作了一些個人推論,我覺得頗有意思:

✽✽首先,作者認為基督教傳教士對日本,僅在「道德教育」一事上產生影響;而導致傳教失敗的原因之一,在於『大部分傳教者完全忽略了日本的歷史』。他認為當代西方傳教士應該從當地的歷史文化著手,因地制宜,不應該套用既定的傳教模式,更不應該「嘲弄」一個國家文化的過去。作者還引用Jowett(1901)的一段著名的文字:

✽✽『人們把這個世界分割為異教徒(heathen)和基督徒,而不考慮隱藏在異教徒中的善,或混雜在基督徒中的惡。他們拿自己最好的部分,與他們鄰居最壞的部分相比,用基督教的理想來對照希臘或東方的傾頹。他們沒有公平的標的,卻主張累積所有自我推崇的話語,然後貶損其他形式的宗教。』

✽✽其次,他認為日本的武士道,大約在一八七○年廢止封建制度時劃下句點(西方的騎士精神則大約於十六世紀中);歷史證明了一個立基於好戰、傾向鬥爭之國家,從來不會不朽(如羅馬)。而人卻還有一種神聖的本能,那就是「愛」。

✽✽『但武士道及其他的武家道德,都全神貫注於解決眼前的實質需求,過於強調實際而忽略了愛。』(頁二○一)

✽✽最後,他認為基督教將是唯一能對抗當代功利主義與物質主義的道德體系。相較於希伯來先知們特別重視執政者、公眾人物與國家的道德行為,基督教(作者似指新約聖經)的道德則著重在個人以及與其他信徒的關係上。簡單地說,舊約與新約就是「整體觀」與「個別觀」的對比(此為作者心中的道德架構區分)。

✽✽新渡戶稻造心裡明白,個人主義的思潮日漸興盛,武士道等舊時代道德體系雖將逝去,但其精神卻必不死。而將攀附在任何可附著之處,找機會崢嶸頭角。

台長: 走刀口之人
人氣(9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