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8-26 22:15:08 | 人氣7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的台灣想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0-1 【導讀】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經濟學思想大師 凱因斯說:「觀念可以改變歷史的軌跡。」
嚴長壽多年思索:「台灣的價值在哪裡?」「台灣的新競爭力在哪裡?」
本書是他長久以來,對台灣這塊土地永不灰心的想像與期許…


嚴長壽進入社會的第一份工作是送貨小弟,但是,二十八歲卻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
認識嚴長壽多年的朋友都知道,他有很強烈的淑世理想,不論環境如何惡劣,他都相信一個人、一個社會的品質是可以往前走的。這是他可以如此樂觀地走下去的原因。

這本《我的台灣想像》是他長久以來對台灣這塊土地的想像與期許,許多文章在下筆之前,甚至醞釀了十年之久。這裡面的每篇文字,點點滴滴記述下他這幾年思索的心跡,猶如卑南溪那苦心追索出海口的汩汩溪水,他也不斷思索著:「台灣的價值在哪裡﹖」「台灣的新競爭力究竟在哪裡?」

他希望這本小書,足以做為過去十年來思維的刻度,在回顧之中,我們能尋回台灣那遺失的光榮感與向上之心。不管遇到什麼挫折或困難,嚴長壽總是希望將自己在國際上所觀察到的、所做過的、所努力的,能夠讓台灣的未來更具前瞻與生命力。



【內容導讀】

永不灰心的美好想像
~嚴長壽/財團法人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本書作者


我的第一份工作:送貨小弟

原本我也以為自己應該還可以吧,沒想到出社會之後,整整六個月找不到工作,果然是前途無「亮」,覺得未來黯淡極了。剛退伍的時候,我分析自己的狀況,覺得不大可能繼續讀大學,就算考上大學,家裡的環境也讓我必須半工半讀,所以我決定還是應該直接去做事。沒想到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後還是靠朋友幫忙,才找到一個工作。

那位朋友是我的鄰居,在學校裡高我一班。我當兵的這段時間,她在念大學,我退伍的時候,她也畢業了,在美國運通做電腦終端機操作員—二十幾年前,電腦在台灣還是非常罕見的東西,這在當時是不得了的工作。她跟我說:「我們公司規模還很小,現在就缺一位送貨的傳達,偶爾也要打掃打掃辦公室,不知道你要不要?」簡單地說,就是要找個「小弟」。我想了想,既然找不到事,什麼都可以,總得有個開始吧,於是我就去了。

沒想到這個工作真難做!難的倒不是送貨、打掃這些基層的工作,真正難的是:每天你都要在你以前的同學面前,替她清理字紙簍、收拾桌子上的茶杯、還得替她洗杯子。
當時我不禁問自己:怎麼讀過大學跟沒讀過大學,會有這麼大的差距?我在學校的時候也不覺得自己比人家差呀!為什麼現在我得伺候她?現在回想起來,她真的是我人生中一個非常重要的貴人。因為她讓我體會到:真的已經沒有退路了。這樣的刺激跟對比,讓我必須努力突破現在的狀況,而當時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工作當成學習」。

別讓自己看不起自己

我決定不要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一般的小弟都是穿T恤牛仔褲加球鞋就到處跑,我卻決定穿西裝褲、皮鞋、打領帶,最起碼讓自己看起來是一個端莊的年輕人。白天工作沒有時間唸書,我就利用晚上勤學英文,重新去讀以前沒有讀好的書。

我知道只要「有機會去做」,就是一種學習,不放過每次學習機會。思考轉了個彎之後,真是豁然開朗。我能夠完全接受那些原來不想做的事情,別人叫我做事,我都非常高興,因為又有了一次學習的機會。

到了五點半,有的人趕著下班,手上的事情做不完,我就說:「你教我,我幫你做,你可以早點下班。」我曾經替同事撥過一支兩三個小時都打不通的電傳(因為下班時間正是大家搶國際線的時候)、也曾經替一大疊五百張傳票蓋章,不久便漸漸發現我很受歡迎,因為同事都覺得我「很好使喚」,什麼事情丟過來,我都願意做。但是我把它當成一個學習的環境,而且當你真的去做的時候,會發現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

從這樣的哲學出發,我的學習領域變得非常開闊。我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待到晚上十點、十點半左右,但是我很樂意,因為它給我一個真正學習的環境。也因為這樣,我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無意間被我的老闆發現公司裡有這樣一個認真的員工,也無意間被隔壁辦公室的老闆發現我在用功。

當時辦公室的隔壁是環球航空,他們的總經理經常也留到很晚,我常常會在盥洗室遇到他。有一天他就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我是傳達。他又問:「每天看你留到很晚,你都在學什麼?」我說:「我在學航空公司票務。」他馬上說:「我們現在需要一個初級票務員,入取後會先要到夏威夷或倫敦的票務中心去受訓,你有沒有興趣?」他說受訓回來可以有六千塊的月薪,而我當時的月薪只有兩千塊。

在那個出國還很困難的年代,對一個年輕人來講,可以出國受訓、又有這麼高的薪水,許多人大概都會被吸引,決定要去吧。我跟他說:「你給我一點時間,讓我想一想。」

那天回家,整夜睡不著,覺得忽然要面臨一個好大的抉擇。但是我很仔細地檢討自己,發現那位總經理雖然認為我的英文還可以,我卻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好,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此外,我也覺得現在這份工作還有很多可以學習的地方。最後我還是跟他說:「我並不覺得自己可以勝任這樣的工作。」婉轉拒絕了。
懂得判斷每次「機會」

重複這段故事,主要是想跟各位說:在生命過程中,你會被給予很多機會,但是有的時候,「機會」會變成一條不歸路。當你做到超越自己能力所及的事情,要再回頭,往往已經回不來、下不來了,反而創造出更多的失望。所以我必須要讓自己的每一步都踏得更扎實,而回絕了那個機會,回到原來的工作。

很幸運地,半年後我的老闆就派我去當機場代表,接待國外來的團體,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更多外界的事物。當時我看到許多來自於世界各地的國際領隊帶團到世界各地旅遊,非常嚮往,於是我又有了新的目標,就是做一個tourescort(國際領隊)。

在這樣的過程裡,我始終都有一個努力的目標,這是我非常幸運的地方。在人生的際遇中,你隨時會碰到各種機會,有很好的工作等你去做,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你必須先真正地認識自己。我是在無意間發掘了自己的缺點與優點,也了解到我很喜歡「服務」這個行業,很喜歡跟人接觸,所以我選擇留在這個行業繼續成長、繼續發展。

「英雄造時勢」的時代

現在是一個「英雄造時勢」的時代。在這樣高度競爭的環境,所有的企業都在縮減、裁員、效率化,而企業吸收資訊的學習方式又是那麼寬廣、多樣,一個年輕人要靠自己摸索學習,已經不容易成功了。現在必須要靠很多有經驗的人,無論是學校老師或者社會人士,幫你整理出所有學習的內容,才有可能創造出學習的捷徑。在這個環境下,「讀書」絕對是最快的學習捷徑。

後來,我已經在美國運通主管許多業務,當時美國運通在台灣的業績已經有四五年都沒有突破,主要是因為他們沿用美國的那一套做法,比台灣市場所能接受的程度早了太多。我在公司接受了四五年的訓練,又是本土出身,所以了解問題所在,於是向公司提出建議,認為應該做一些大幅度的改變。那時候我的老外主管還很猶豫,我就威脅他:「你不讓我這樣做,我就要辭職了!」他深怕我離開,就答應了我的提議。

沒想到那些做法真的讓公司轉虧為盈。當時美國運通公司正在嘗試本土化,也就是研究在亞洲找個試點,提升一個在地人才,培養成未來領袖,於是在我當時總經理的大力推薦下,美國總公司就把我的老外主管調走,讓我接他的位置;成為美國運通有史以來第一個亞洲本地出身的總經理,那時候我才二十八歲。
在美國運通的八年半,是我學習的過程;到了亞都飯店之後,則讓我有了實現理念的機會。亞都飯店的投資人當年是美國運通的房東,那時候台灣還沒有很多旅館,亞都的董事長想建旅館,就來請教我。我看了他建飯店的計畫,覺得不大好,就建議他找國際的管理人才。沒想到當時政府鼓勵興建旅館,有十幾家飯店同時都在興建,許多國際管理人才看了亞都的地點和環境,都覺得比不上別人,就回絕了他的邀請。發生這種狀況,我也很過意不去,因為當初是我建議他找人的。於是幾乎在他半強迫的情況下,答應過去幫忙管理這個旅館。

沒想到我這麼一個從來沒管過旅館的人,也把亞都管得還不錯,不僅替台灣旅館業創造出新的方向,也讓亞都在後來的十幾年,都是台灣旅館業的領導者。這要感謝我在美國運通受的訓練,讓我能夠從顧客的期待中,找到他們需要的服務....



【作者簡介】

嚴長壽
民國三十六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杭州。一歲時,跟隨家人到台灣。
二十八歲當上美國運通總經理,三十二歲成為亞都麗緻飯店總裁。自從踏入美國運通,便把「以觀光旅遊讓台灣和世界交朋友」當成一生職志,直到今天,初衷不變,積極參與台灣的觀光國際事務,無怨無悔。
一九九七年,嚴長壽把自己的奮鬥故事寫成《總裁獅子心》一書,成為出版史上「最暢銷的管理勵志類叢書」、金石堂書店「一九九七年最具影響力的書」,獲「一九九九年金書獎」,本人更獲得「一九九九年度菁鑽大章」。二○○二年,出版《御風而上》,二○○八年,出版《我所看見的未來》。二○○九年,與企業界、文化界友人共同發起成立「財團法人公益平台基金會」,實現以「正面」行動取代「消極」呼籲的承諾。二○一一年,出版《教育應該不一樣》,風靡華人社會。二○一二年,擔任「台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董事長。希望透過優質教育,帶入國際資源,以改寫偏鄉的宿命。



【目錄】

第一個想像:台灣青年人的未來

進德修業
學校沒有教的人生智慧
青年人的全球視野
未來,是自己的責任
救失業,更要救台灣青年的未來

第二個想像:台灣 找回在地價值

慢遊.花蓮
花東高-潘朵拉的盒子
快速,只讓機會加速離去
百年之後 我們將被如何述說?
人人都想占據「海岸第一排」
開放博弈,誰準備好了?
博弈、自決… 離島下一個想像?
澎湖如何改變「暴飲暴食」的旅遊模式
阿里山建纜車,讓遊客留在山下

第三個想像:台灣 要有文化自信

留不住產業,遑論競爭力?
美食,一門生活的藝術 從牛肉麵節談起……
要整併的文化觀光 ──還是整倒的文化觀光?
開放觀光,豈止限於陸客?
文化自信還沒準備好?
金融風暴下的文化危機誰來救?
從自行車產業看觀光行銷
活化青邨,別再糟蹋中山樓
我所看見的未來

第四個想像:台灣的未來在人文與教育

誰教一流廚師去擠博士之路
談被扭曲的技職教育
國際人才匱乏的嚴重危機
辜老每周五的人生課
愛.迴游
金錢,不是唯一的價值
夙昔典範,深耕台灣未來
職場倫理

http://www.books.com.tw/exep/assp.php/vip--(af000026029)/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3448

台長: Alibuta
人氣(7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