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9-17 02:00:04| 人氣5,511|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太王四神記之四】高句麗(上)--修正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00年后,高句麗,肅慎星降臨,談德出生(374 A.D.)。

看完「太王四神記」,對《高句麗》這個國家忽然有興趣起來,網上隨便敲了敲,沒想到《高句麗》的生前死後比談德的颯颯英姿還要精彩,決定先交待一下《高句麗》。

首先,《高句麗》跟《高麗》是不一樣的,我原本以為《高句麗》簡稱《高麗》,《高麗》從頭到尾都統治著朝鮮半島,不然,高麗棒子是從打哪傳出來的?都怪「東方出版社」故事書沒寫清楚,《薛仁貴征東》打的《高麗國》,原來是談德《高句麗》的後代子孫啊!

但其實也不能怪「東方出版社」,「唐書」寫的就是「高麗」國,所以,是中國自己史書寫的稀哩糊塗,搞到二十一世紀雙韓與中國為了《高句麗》,口水戰至今未歇。

兩個朝代,兩種姓氏,《高句麗》姓高,《高麗》姓王。所以談德全名叫《高談德》,劇中他們三代禁衛軍那個頭頭也姓高,可見也是皇族身份,非常符合中國皇宮文化。《高句麗》滅亡二百年後,《高麗》建國,但是《高麗》的國父王健,並不是《高句麗》人,而是三韓的新羅人,王健採用《高麗》國號,是希望把他的王國建成像《高句麗》那樣的強國,《高句麗》全盛時期可是曾經佔領大半個遼東半島。可惜,《王高麗》畢竟不是《高句麗》。可見,《高句麗》曾經有過的輝煌,是誰都千方百計要認他當祖先,管他住中國還是北朝鮮!

<<神話年代>>

西元前2333年,真行,連確切的年代都有,天神桓雄與熊族女人生下檀君王儉。桓雄的傳說與電視劇演的差不多,桓雄率眾三千以及風伯、雨師、雲師在太白山的神壇樹下建立神市,教化子民。與熊族女人的相遇當然沒有像電視劇那麼悲情與戲劇化,但當時的確有熊族與虎族的傳說,桓雄也的確與熊族女人結為夫婦,生下檀君王。但棲梧、嘉真就純粹是戲劇家言,不要太認真了。

檀君王長大後建立《古朝鮮國》,並定都王儉城(今北韓平壤附近),史稱「檀君北韓」,意思是《寧靜晨曦之國》。也就是玄高對著小秀芝妮講上一世故事的最後交待那幾句話。不過檀君的北韓與現在的北韓統治的土地是不一樣的,檀君的北韓應該是在中國東北的境內比較多些,與朝鮮半島的關係沒那麼深。

檀君王也還是神話的一部份,因為他統治了古朝鮮1500年,最後退位成為山神,那不是神話是什麼。所以檀君王還是屬於上天之力。絕奴部族長在火葬長子時,祭文上講的就是回到壇君王身邊,很類似我們是炎黃子孫是一樣的道理。

檀君王存在的年代與中國上古堯舜同期,一直到中國的商朝。我看大長老的靈感應該就來自壇君王,人家掌權1500年,後來變成山神,這座山是長白山的機率大些。大長老則活了2000年,最後被談德一掌打的灰飛煙滅。照理說,大長老應該幫高句麗寫歷史才對。談德最後就不該殺他,廢了他一身武功,讓他在火天會好好反省寫「高句麗史話」,就不用讓現在的韓國人跟司馬遷老爺子打的火熱,還不讓人家說明。結果是蚩尤成了老韓,打敗黃帝,成為中華文化之祖,讓日本人都克不下去,跳出來打抱不平。

當然啦,是真的沒有火天會與大長老這些故事的。

檀君王之後,是所謂《箕子朝鮮》與《衛滿朝鮮》,他們共同屬於古朝鮮時期,後面這兩個王朝與中國密不可分。箕子是殷紂王的叔父,因勸諫紂王被囚。周武王伐紂成功後,釋放箕子。根據司馬遷史記記載,箕子帶著商代的禮儀與制度到了朝鮮半島北部,被當地居民推舉為國君,並得到周朝的承認而成為諸侯,史稱《箕子朝鮮》。但這段歷史缺乏考古學證據的支持,現代韓國歷史學者不承認這段歷史。但據特殊文獻(非史書)記載,箕子朝鮮存在近一千年,西元前一世紀才被衛滿取代,年代自西周建國至春秋戰國末年。

衛滿為西漢燕王盧綰北走匈奴後,其部將衛滿帶領舊滅掉箕子朝鮮(西元前194年,漢惠帝元年),在王險城(今平壤一帶)建立衛氏政權,是朝鮮半島歷史中最早得到考古及文獻證明的國家。

說到燕王盧綰,此燕王得回溯漢高祖劉邦當泗水亭長之時,盧綰與劉邦為同鄉好友,楚漢相爭,官就做到太尉,劉邦建立漢朝,大封天下,盧綰被封為燕王,封地就是今天的北京。之後劉邦卻又以叛亂罪名誅殺韓信等功臣。狡兔死,走狗烹。盧綰坐立難安,漢高祖11年(西元前196年)與陳豨叛亂,劉邦在攻擊盧綰時,與大臣誓曰:「非劉氏而王者,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盧綰攜家人奔走匈奴,一年後(西元前195),死於匈奴。而漢高祖劉邦也在這一年掛點。

衛滿朝鮮的國力非常強大,漢武帝於西元前108年,滅掉衛滿朝鮮,在朝鮮半島北部設立樂浪、玄菟、臨屯、真番四郡,史稱《漢四郡》。

這段歷史大家夥兒國中應該都背過吧。因為漢四郡與《高句麗》緣起有密切關係,因此再多說明一下。

漢四郡並存的情況只存在了二十多年,西元前82年,漢朝罷《真番》、《臨屯》二郡與《玄菟郡》的東部地區,併入《樂浪郡》,《玄菟郡》治西遷至《高句驪縣》,漢四郡走入歷史。之後的東漢、曹魏與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與《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樂浪郡》南部,原《真番郡》轄地為帶方郡,並為魏、西晉所承繼。

中國王朝漢朝、公孫氏、曹魏和西晉對這一地區的先後統治,一直持續到西元四世紀初晉朝陷於內亂,才被《高句麗》所取代。
資料來源:高句麗,維基百科。

<<前三國時期>>

接著朝鮮半島與中國東北地區進入一個非常混亂,群國林立的時期,北有《扶餘國》、《沃沮》與《東濊》;南有三韓:辰韓、馬韓、弁韓,也是墊定《大韓民族》那個《韓》字的重要時代。

《扶餘國》是古東北亞民族所建,沃沮、東濊都是扶餘國的兄弟民族。《高句麗》與《百濟》的王室都來自扶餘,而扶餘國現址為中國東北吉林周邊,最後被高句麗滅掉(西元前二世紀到西元494年),歷時約七百年。

《沃沮》除了部份土地跨越鴨綠江到朝鮮半島北部,大部份也是在中國境內。他一直沒能形成一個獨立的國家,早期管轄權在漢四郡和高句麗之間搖擺。西元一、二世紀成為《高句麗》太祖王藩屬,第五世紀初期,《高句麗》好太王將《沃沮》完全納入《高句麗》版圖。

《東濊》在今朝鮮半島北部,一直是《漢四郡》和《高句麗》的藩屬。後被《高句麗》好太王吞併。《高句麗》從此稱霸朝鮮半島北部和當今中國東北的大部分地區,東濊部分南部則與新羅融合。

<<高句麗>>

三國時期:高句麗、百濟與新羅。《高句麗》並沒有像電視劇演的這麼偉大,成為天與地的中心,也沒有統一朝鮮半島。但他的確是當時東北亞一霸,而《高句麗》的霸業,是在談德手中完成。

「高句麗」(“句”讀作“勾”),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西元前37年至西元668年,共計705年的歷史。

《高句麗》建國之初僅在渾江、鴨綠江中游(遼寧,吉林與北韓交界)佔據一小片地方,西面為漢朝的遼東、玄菟二郡;南為樂浪、帶方二郡;北面是扶餘,東邊有沃沮。《高句麗》大約於西元第五世紀初兼併了上述四郡,扶餘等地也先後被征服,其後向西與南擴展,鼎盛時期疆域西至遼河(今遼寧中部),東南擴展到朝鮮半島的北部與半島南部的百濟、新羅兩個政權接壤。


《高句麗》的人民主要是居住在中國吉林附近的扶餘人(包括沃沮人和東濊人)、靺鞨人及古朝鮮遺民。由於高句麗的特殊地理位置,國土橫跨今日的中國吉林省的東部、遼寧省東北部和朝鮮半島的北部。所以各國都聲稱高句麗是自己的原始民族,到了二十一世紀,打到天翻地覆。

西元前37年(漢元帝建昭二年),扶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但到底是先有高句麗才有高句麗縣,還是先有高句麗縣,才有高句麗,兩國歷史學家並沒有達成一致看法,這也是《高句麗》口水戰之一,但已經是最小的一件事。朱蒙又做鄒牟王或東明王,談德劇中使用的天弓,前身即為朱蒙使用的《鄒牟神劍》,其來有自。

高句麗建國與發展過程中,一再受挫於東漢、曹魏、及鮮卑慕容氏(前燕、后燕、北燕,東北的民族,都很強悍!)西元第四及第五世紀,中國因五胡十六國及南北朝的分裂,高句麗得到發展契機,談德繼位後,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攻下遼東半島。南朝宋文帝元嘉四年(西元427年),長壽王(談德子)遷都平壤,成為東北亞大國。

隋朝建國後,高句麗拒絕對隋朝進貢,隋煬帝因而三次遠征高句麗,卻引發隋朝內部大亂,隋室因而亡國。唐朝繼起,高句麗對於唐朝仍然採取敵視態度。唐太宗決心征伐。西元668年(唐高宗總章元年),唐朝和新羅聯軍俘虜高句麗寶藏王高藏,高句麗亡。(chinesenewsnet.com)

參考文獻:

朝鮮半島,維基百科。
高句麗,維基百科。
雅虎知識,台灣。
舊河順阿川第二個家:韓國的祖先並非高句麗http://tw.myblog.yahoo.com/jw!8_k4CzuTEhRg1mBj9z2r7NI2/article?mid=494&pk=%E9%AB%98%E5%8F%A5%E9%BA%97

待續…..

台長: 謝敏
人氣(5,511)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看電視 |
此分類下一篇:【太王四神記之四】高句麗(中)
此分類上一篇:【太王四神記之三】桓雄vs.棲梧vs.嘉真(下)

老賈/賈忠偉
中韓對於高句麗問題的爭議,或許可以從時間的遠近來看。
將時間拉長到宋朝建立之初:之所以會將朝鮮之高麗國錯誤地看作是高句麗的繼承者,和中國史書的錯誤記載有一定關係。綜觀這些史書記載,《舊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將高氏(朱蒙)的高句麗寫入王氏高麗傳的,《宋史》則是「王建承高氏之位」一語的始作俑者,這3部史書的記載直接影響到了以後的幾部史書。
就近代來說:最先就高句麗問題向中國發難的並不是韓國,而是1920年前後的日本。當時日本剛併吞朝鮮,意圖謀取中國東北,於是日本帝國主義御用學者提出:「中國文化從明代始入侵滿洲」,好讓高句麗與朝鮮正式連結,合理化的讓日本完整併吞滿州。
北韓與南韓在1945年解放分開獨立之後,分別進行了高句麗史的研究,其共同的特點是認為高句麗僅是朝鮮歷史上的國家,並且認為漢朝四郡本來朝鮮之地,高句麗曾經抵抗過中國的侵略。但是北韓學者認為,朝鮮史學只以新羅為主體的敘述是錯誤的,高句麗-新羅/百濟-新羅-渤海-高麗…才是朝鮮歷史的正統,這種史學觀點被認為與北韓希望確立朝鮮半島北方為「正朔」有關。而南韓在建立後的20年內,主流史學界對高句麗問題並不重視。但是進入70年代以後,隨着經濟起飛,國力強盛,慢慢的也興起了一股「高句麗熱」。在南韓軍方出版的歷史讀物當中,也藉著重新詮釋的高句麗史來聲稱要-追憶起「我們民族在滿洲原野馳騁的榮光」以及「民族獨立和雄飛的歷史」。
而2002年中國大陸正式開始的『東北工程』則完全引爆了中韓兩國的宿怨情仇。
2009-03-09 18:28:07
美國黑金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07 09:03:3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