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4-09 23:47:27| 人氣51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糖衣與木乃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許綺玲在幾年前翻譯了羅蘭巴特令人印象深刻的《明室》,然後又是班雅明的《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有趣的是,台灣學界對於這兩本重要的攝影理論的研究亦始於翻譯之後;實在費人猜疑,那票以代言外文學界中的主流/偏流小論述揚名的「進步」學者,何以沒有在翻譯之先就挾之以自重?這本書顯然是許綺玲的文集,其中泰半已經發表在《台灣攝影》雜誌的專欄,單篇來看每篇似乎都很豐富、各自表述攝影再現/顛覆現實的特質與力量;整體而言,許綺玲似乎脫不了巴特談論的範圍,而且總是在談論「巴特的談論」,我們可以把這本文集當作「明室」的增殖、衍申,甚至一種解說、註腳。

巴特對攝影的談論與班雅明、宋塔最大的不同,不僅只是他優美的文筆、文學家性格的寫作特色,然而亦在於目的不同;班雅明、宋塔所做的是一種知識的探求、而旁及攝影所源的生命經驗、生活感受,而巴特則是由攝影所喚起的生活感受、所賴之構成的生命經驗而觸及攝影的特殊知識意義,如果說前者所試圖建構的是一種美學的新向度(甚至是對這種「墮落藝術」的批評),後者則自身就是一種溺美。

正如巴特所言的,《明室》是嘗試不落俗套地追憶母親,它的主要內容是來自於母親遺留的「冬園照片」,「冬園照片」中包含母親年幼的照片、作為少女的照片,「她們」與巴特記憶中的母親差異是如此地大,以至於當他看著那些照片的時候,不免感到驚恐、失落。

他意識到母親擁有著他未曾參與的生命,然則他又有一種強烈的欲望想要把「她」收束到自身擁有的記憶之中,他嘗試著辨識母親那雙綠色的眼睛,說著母親裹在一身世故的都會姑娘的服裝之中,那種服裝已然死亡、過時,「服裝終會銷毀,好像心愛的人再次死去」;然而藉由這些照片,巴特彷若「在時光之流中溯流而上」,終尋回了那個「原原本本的她」。

許綺玲從巴特對「冬園照片」的書寫中抽繹出「暴力的糖」的意象,用此當作她整本文集對攝影的隱喻,糖被農家用來醃製當季的水果,如此水果原本應該早已腐朽、死亡,卻藉由糖而被保存下來,就好像被裹在糖衣裡的木乃伊一樣;同樣的,在照片裡鮮活地存在的親人影像,不正是這被糖包裹起來的屍體嗎?本然已經消逝的,藉由攝影術留存下來了,正如糖漬的水果失去原本新鮮的香甜,被糖侵略性的甜味掩蓋、保存起來,叫人覺得遙遠、心痛,卻又不能不看,因為除了這個,你已經失去了所有與她的聯繫了(過了季節你還想吃鳳梨的話不也得買罐浸在糖水裡的鳳梨片嗎?)。

「糖」是暴力的,「攝影」也是暴力的,宋塔在《論攝影》一書裡面也認為:照相機可以很寬厚、但它也擅于殘忍;那攝影到底如何暴力呢?如果我們引用班雅明的概念,意即他把攝影當作是機械複製時代的產品,而這些可以一再複製、而且可精確複製的「藝術品」普遍缺少著時間與空間的「在場」,因此不同於「真跡」的藝術價值(在照相裡頭它只是單純地再現視覺所見的畫面,既沒有藝術充分發揮現象背後的對象真實性、以及主體靈光顯現的意義的作用,亦提供機械複製、鞏固私人所有權、強化既定文化架構的媒介,故它自身就是沒有價值的、異化的)。

在這個意義下,抽離事物的在時空中的真實存在性、而捕捉、描繪一種擬真的圖像,甚至以它取代真實存在性、以為透過攝影可以把經驗存錄下來、隨時翻閱回溫,這是暴力的、是異化的;這有一種自大的創造者意志的幻想。

巴特在《寫作的零度》鼓吹「作者已死」,認為作品有自己的生命,作者的意志無法主宰讀者對文本的閱讀,這與他反對「攝影的暴力」出於同質的「反造物」心態,很多人認為由此開展了後現代意義游離、去脈絡化的談論。

但是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巴特在《明室》一書中採用的觀點,我們就可以發現正如許綺玲所說,巴特是透過胡塞爾的現象學方法試圖從個別的、片段的存有出發(照片),先對其存而不論、透過存而不論顯題化,然後進行現象學還原、意即開展視域、描述、結合普遍性意義與時間空間的關係,最後抽繹出既包含著如實如新的「脈絡性描述」與意義探尋的「結構性描述」的本質意義,意即由片段的母親的影像、「此(曾)在」,發見母親作為意識對象的整體性,以及自身作為一個探尋者、所獲得的內在時間意識流的整體性與通暢。

如此巴特就不認為(攝影)作品本身是沒有特定意義的,重點是如何探尋的問題;在相機後面的那雙眼睛具有意志、試圖把「所見」成為「我之所有」,而觀看者亦試圖藉由觀看,把攝影者眼中的影像變成自己的;這是一場永恆的拉鋸戰,作者或許在閱讀的那一剎那已然隱形,卻未曾消亡。

許綺玲說明巴特在《明室》中隱然有個「轉向」,然而可能性卻隨著那場死亡車禍消失了,這似乎相當符合這裡我們對《明室》主要觀點的分析;在這個意義上,《糖衣與木乃伊》作為註釋算是成功的。

然則我認為這是一本「可悲」的作品,一個外於那個精神傳統的國家的學者嘗試用巴特的文體寫作,卻處處見絀,顯示出那種仰望大師身影而永遠無法企及、無法模仿的悲哀;當然這還是一本好書,雖然作為(模仿)博物學文體的小文章,總是會出現知識未殆、譬喻未精的情形,但仍算是一本開展攝影多重社會文化潛在意義的、小巧、可口的作品。

台長: agnespoe
人氣(51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