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5-25 17:12:09| 人氣1,3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恐慌性自我毁滅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恐慌性自我毁滅

/林玉鳳

 

        “我建議快啲將路環啲山鏟平,開發山體,建多啲公屋,等大家都有得住,咁咪安居樂業囉,咁我就讚個政府做得好嘞。”最近不是一次聽到這類說話,有些在電台節目中聽到的,也有在街上被人拉着要當面跟我說的,還有人在臉書的貼文留言提出這種意見的。

               第一次聽到這種意見,是幾周前在電台的直播節目中有觀衆打電話進來說,當場嚇了一跳。澳門的公共房屋數目不夠是真的,政府應該多建公共房屋也是對的,但路環是澳門的市肺,是澳門目前唯一保存良好的完整綠化帶,對澳門人的身體健康和生活素質都很重要,所以我不同意因為建公屋而把山體破壞,而且澳門目前還真的沒到人口爆炸到需要毀山林起公屋的地步。

             坦白說,連續幾周在寫不同地方的房屋政策,其實也希望和大家討論一下我們真正的房屋問題現狀,因為現時社會上瀰漫着“上不了樓”的情緒,已經由憤怒演變為恐慌。而且,這種恐慌已經影響了我們的正常判斷,居然讓有些人覺得毀滅自己生活圈的山林,也是合理的事,並發表近乎在訴求自我毁滅的言論。

             澳門的房地產價格是天價,普通人不容易負擔,房屋價格脫離居民的購買能力,這些都是事實。可是,有一件事一直困擾着我,就是為什麼今天的樓宇空置單位數量,不可以為樓價降溫。如果大家有印象,應該記得九十年代初,因為內地的宏觀調控政策,澳門的樓價突然暴跌,而且一跌多年,令當年澳葡政府要推出“四厘利息樓宇補貼計劃”,刺激私人物業市道,這個政策,還一直延續到回歸後的首幾年。當時新聞常說的是“澳門有三萬個空置樓宇單位,所以政府決定……”,翻查統計局的資料,過去十年,澳門其實每年都有超過一萬個空置單位,為什麼樓價不曾下跌?那些長期空置的單位,有政策可以處理嗎?讓空置單位重回市場,是不是比鏟平路環更有建設性?

    (買不起樓的年代 · 九)

 文:原載20151210日《澳門日報》“筆成氣候”專欄

圖: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7/D7D6582DDAC6F1420B7063C7397ABD8C.jpg

台長: 小鳳
人氣(1,3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思考城市 |
此分類下一篇:對財富徵稅
此分類上一篇:社區服務換宿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