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0-11 22:35:45| 人氣1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001上課札記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上課內容】

一、同學分享文章內容『如果讓我重做一次研究生』

二、老師回應:

(一)大量閱讀主要在尋找架構,架構清楚後,才能有所取捨。

(二)架構隨時都因為思考及時間而改變

(三)web2.0平行結構

web2.0­­­­-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eb2.0&variant=zh-tw

台灣web2.0入口網站

http://www.web2.tw/

時代,更個人化網路內容登場

http://ad.cw.com.tw/cw/web2/intro.htm

web2.0國際研討會

http://www.itmag.org.tw/bloger/web20pages/index.html

web2.0與教學的相遇http://www.netvibes.com/johnlin#%E8%AA%B2%E7%A8%8B%E5%A4%A7%E7%B6%B2%E5%8F%8A%E5%85%A7%E5%AE%B9

(四)APA格式(一種出版格式)(America Psychology Association)

1.至博碩士論文尋找參考文獻的APA格式(比較幾篇論文來學習)

2.教育研究研討會徵稿

 

(五)楷模:老師、同儕、網路

(六)show and tell 心得報告:靠語言或文字表達出來、簡短的時間內說出自己的想法

(七)art education藝術教育的目的:

1.education through art(普通教育):普通教育都能夠讓學生有效地創造出自己的創造力,其中以藝術教育最廣泛

2.education on art(專業教育):專業訓練

3.DBAE:藝術史、美學、藝術評論(智能)、藝術創作(技能)

4.藝術教育再分成心理學、社會學、哲學

(八)論文裡面有跨領域的三角形(例如:藝術、教育、美學)

(九)U型理論U-curve of graphic development

      藝術家的發展曲線

學童繪畫心理發展階段『U 形理論』

知名心理學者 Howard Gardner 及研究者 Jessica Davis 曾指出~~

兒童繪畫的美感品質在五歲開始逐漸衰退,八~十一歲間跌入谷底,而部分特別在藝術學習努力者,則可在十一歲之後出現回復現象。學童繪畫表現的發展並非不斷向上攀升,根據Gardner19801982)的發現~~學童約在五、六歲時會呈現自在、生動、獨特、吸引人的特質,但在國小四、五年級,約是中、高年級的階段,會有明顯的下降,這下降時期就是〝創作的潛伏期〞,創作以固定模式的寫實形式較多,經過中、高年級的階段後,資優少年和藝術家會逐漸突破固定和寫實的限制,再度表現出自在、生動、獨特的性質,此發展過程正是所謂的『 U 形趨勢』(WinnerGardner1981

-- http://tw.myblog.yahoo.com/jw!yEMKbGvDQU5U1sg6u.4-/article?mid=103

 

(十)L型理論

       一般人的繪畫發展曲線

(十一)數位藝術

(十二)閱讀、建構架構

(十三)node、tools、attitude

(十四)文章是給自己一個誓言

(十五)心得報告只需要交聚在某個點即可

 

【個人思考】

一、個人認為『藝術教育的目的』為何?

二、web2.0是什麼?

 

台長: yaping
人氣(1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